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蛋白尿组(31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MP?7水平,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糖尿病肾损害的加重,血清BMP?7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糖尿病患者的GFR显著升高,而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GFR却显著降低;相关分析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7和GF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BMP?7与99mTc ?DTPA肾动态显像GFR测定联合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或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作为一种成骨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是维持肾脏正常发育的重要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BMP-7在慢性肾脏疾病中有重要的抗纤维化作用。本文主要就BMP-7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BMP家族中的一员,属于转化生产因子β超家族,是肾脏维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保护因子,在肾脏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BMP-7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认可,如何提高体内BMP-7水平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尧  樊均明 《四川医学》2006,27(9):906-907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OP-1)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它不仅能够维持和促进正常肾组织的发育、形成,而且与肾脏纤维化、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等关系密切。BMP-7在肾脏高度表达,能够减少血管钙化,改善钙磷代谢,同时具有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形态发生蛋白-7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梓华  黄云剑 《西部医学》2009,21(3):462-464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肾脏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BMP-7依靠其复杂的生物学调节作用与肾纤维化、缺血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移植后肾病、IgA肾病以及慢性肾病的并发症均有密切关系。在多个肾脏疾病动物模型中,给予BMP-7能减轻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重组BMP-7有望作为药物治疗慢性进展性肾病。  相似文献   

6.
耿峻  吴兴勇  何健  钟伟 《西部医学》2009,21(7):1141-114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Tcm-DTPA肾动态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肾疾惠患者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并测定双肾GFR值,将GFR值与患者血清BUN、SCr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60例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图像清晰,能较准确反映双肾血流灌注及功能状况,且GFR值与血清BUN、SCr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是集形态和功能一体的核素显像,且通过测定GFR值,能较准确评价分肾功能,可早期发现肾脏受损,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较其它方法更为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酸肾病(PAN)鼠肾小球Wnt/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BMP-7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0只嘌呤霉素氨基核苷酸诱导的大鼠随机分为PAN组和PAN+BMP-7组(BMP-7组),每组各10只。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 30微克/(千克.次)。另设正常对照组(NC,n=10)。第12周检测尿液红细胞(UE)、24h尿蛋白(24h UP),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处死大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nt1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PAN组UE、24h UP、Cys C、MIC、肾小球Wnt1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BMP-6组UE、24h UP、Cys C、MIF、肾小球Wnt1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PAN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BMP-7减轻尿液红细胞及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血清CysC、MIC水平,下调肾小球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 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2型糖尿病(T2DM)及预后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分为无白蛋白尿组(38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6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核素肾动态显像获得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无白蛋白尿组G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G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 min残留率(C20)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早期发现T2DM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在正常对照组及角膜碱烧伤后1、3、5、7和14 d角膜中的定位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BMP-7的表达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第1天降低,第3、5天逐渐升高,第7天基本接近正常水平,14 d时表达最强。结论BMP-7可能参与了角膜碱烧伤后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蔡亮  张伟  苏松  陈跃  黄占文  张春银 《重庆医学》2012,41(5):426-427,43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与99 Tcm-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99 Tcm-DTPA RDI)在早期肝病肾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将65例肝病患者按照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分为3组,并采用99 Tcm-DTPA RDI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测Cys C和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在肝病患者中,99 Tcm-DTPA RDI测得的GFR与Cys C随SCr的下降呈明显改变,对早期肾脏的损害明显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肝病肾损害的患者中,Cys C、GFR与CCr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01),而GFR相关性更高。结论 Cys C检测与99 Tcm-DTPA RDI在肝病患者中能更为早期准确地发现肾功能损害,对临床有效防止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传统方法比较研究评估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对6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T-GFR),同时行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测定,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ockcroft),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以上指标与Tc-GFR均存在相关关系;它们检出Tc-GFR下降的敏感性分别是60%,50%和86.7%,Ccockcroft检出TcGFR下降的敏感性显著优于血BUN和Scr.结论 Ccockcroft可一定程度的准确反应GFR,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以准确、安全、有效地测定GFR,可判断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陈利群  余素君  甘华 《重庆医学》2011,40(23):2318-2320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和尿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浓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50 mg组(A组,n=40);氯沙坦100 mg组(B组,n=36)。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血清钾和血、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BMP-7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较其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较A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和血清钾与其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尿TGF-β浓度分别较其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尿BMP-7浓度分别较其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其24 h尿蛋白与其尿中TGF-β1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1),而与尿BMP-7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744,P<0.05);尿TGF-β1浓度与其尿BMP-7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690,P<0.05)。结论氯沙坦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和尿BMP-7浓度,同时可降低血和尿中TGF-β1浓度,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于肾脏IRI前、IRI后1天、7天和14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法)和常规生化法监测10只肾IRI模型兔血清和尿液中BM-7浓度和血清肌酐。结果肾脏IRI后,血清肌酐升高,血清和尿液BMP-7浓度分别降低。结论血清和尿液BMP-7浓度变化与肾脏IRI后损伤的程度成反比,可以作为评价肾脏IRI后治疗效果并判断IRI预后的指标之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BMP-7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骨形态蛋白7 (BMP-7)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通心络治疗组(TXL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C组),于2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FPG)、血清糖基化血红蛋白I(HbA1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尿素氮(BUN)、肌酐(Cr)、肾质量/体质量(KW/BW),光镜PAS染色,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CTGF、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 DM组大鼠24周后KW/BW、尿微量蛋白、血清AGEs、BUN、Cr、HbA1c均显著性升高(P<0.05);TXL组较DM组KW/BW、尿微量蛋白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学观察显示,DM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现象明显,经通心络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另外,DM组大鼠肾组织BMP 7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而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与DM组比较TXL组能够抑制CTGF表达,使BMP 7表达升高。结论  通心络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尿微量蛋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对DN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上调B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女性血清骨形成蛋白-7浓度,探讨骨形成蛋白-7与女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肥胖者65例,以体质量指数正常女性13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年龄、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等人体学指标,计算腰臀比和体质指数。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等代谢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骨形成蛋白-7浓度,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以及血清骨形成蛋白-7和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血清骨形成蛋白-7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女性血清骨形成蛋白-7浓度与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1、-0.248、-0.143、-0.148、-0.169、-0.17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通过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腰臀比、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校正后,血清骨形成蛋白-7仍和体质指数负相关(r=-0.248,P<0.01)。结论女性血清骨形成蛋白-7浓度与体质指数负相关,提示血清骨形成蛋白-7可能作为治疗女性肥胖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葡萄子原花青素(GSPE)对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骨形态蛋白7(BMP 7)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45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5只)、GSPE小剂量[250mg/(kg·d)]治疗组(T1组,n=15只)和大剂量[500mg/(kg·d)]治疗组(T2组,n=15只),另以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15只正常大鼠给予GSPE 250mg/(kg·d)作为正常治疗组(CT组)。于2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AGEs、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肾重/体重水平。以光镜PAS染色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RT PCR、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CTGF、BMP-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  结果   与C组相比,DM组血清AGEs、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体重均显著升高(P<0.01),肾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BMP-7mRNA及蛋白降低(P<0.05)。与DM组相比,T1组和T2组血清AGEs、血压、24h尿蛋白定量、Ccr和肾重/体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改变减轻, BMP-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而CTGF mRNA及蛋白显著降低(P<0.01)。T1组与T2组之间相比,Ccr、肾重/体重水平、CTGF mRNA及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GSPE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蛋白尿、改善肾脏病理,对其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AGEs、抑制肾组织CTGF过高表达、上调B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2(BMP-2)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 原位杂交法检测BMP-2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 组第4~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 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N 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 组肾实质内小动脉BMP-2蛋白及mRNA 在4周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N组,N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DN大鼠肾内小动脉钙化前即已有BMP-2的表达;(2)BMP-2可能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之一; (3)肾内小动脉上BMP-2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相似文献   

19.
周乐  崔燎  吴铁 《广西医学》2007,29(7):986-989,F0004
目的 观察淫羊藿对醋酸泼尼松所致的肾阳虚雄性SD大鼠股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肾阳虚模型组、淫羊藿组,灌胃给药90 d后,RT-PCR检测股骨BMP-7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股骨BMP-7的表达.结果 醋酸泼尼松致肾阳虚大鼠股骨BMP-7 mRNA和BMP-7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淫羊藿能在mRNA水平(P<0.05)和蛋白水平上提高股骨BMP-7的表达.结论 淫羊藿可提高股骨中BMP-7的表达来诱导成骨,修复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7重组腺病毒(Ad-BMP7)转染兔软骨细胞后BMP7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3周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将Ad-BMP7转入,RT-PCR检测BMP7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能有效表达BMP7基因。结论:携带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关节软骨细胞,可以产生BMP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