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技术对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色谱柱,以0.1%氨水(A)-乙腈(B)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0~3 min,0~15% B;3~10 min,15%~40% B;10~16 min,40%~70% B;16~20 min,70%~90%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2 μL,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最终从川乌中鉴定了141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单酯型生物碱37种,双酯型生物碱21种,三酯型生物碱2种,醇胺型生物碱80种及其他类生物碱1种。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系统快速地识别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并为川乌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鉴定中药复方制剂正心降脂片的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系统阐明其化学成分组成。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正心降脂片成分进行分析,色谱柱为Thermo Accucore aQ RP18(2.1 mm×150 mm, 2.6 μm),流动相采用乙腈(A)-0.1%甲酸水(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根据一级准分子离子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文献报道和对照品比对鉴定正心降脂片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了正心降脂片中105个化学成分,包括21个有机酸、59个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氧苷类37个,黄酮碳苷类10个,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12个)、19个醌类化合物(11个蒽醌类和8个菲醌类)、3个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3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29个化合物采用对照品比对进行了鉴定,并对各成分的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结论 对正心降脂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MS) 方法,系统、全面地定性分析中药制剂保心宁胶囊中的化学成分组成。为保心宁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的开发,标准的完善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HPLC-LTQ-Orbitrap-MS/MS对保心宁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通过UHPLC-LTQ-Orbitrap-MS/MS扫描的到的化合物精确分子量,对照品和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相关文献以及裂解规律,实现对保心宁胶囊的准确定性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103种化学成分,包括萜类、皂苷类、酚酸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苯酞类及姜黄素类等,并对化合物的药材归属进行了分类。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对保心宁胶囊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的方法,为保心宁胶囊的质量评价指标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彝族药姜味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乙腈(A)-体积比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信息关联模式(IDA),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和文献数据,从姜味草中鉴定推断出77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27个、有机酸类21个、苯丙素类8个、三萜酸类8个、氨基酸类6个,其他类:蒽醌类、环烯醚萜类、醇类等7个。结论 首次对姜味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UPLC-MS分析侧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MS)对侧柏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用Waters 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推断出侧柏叶中11个黄酮类化合物,并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的裂解方式.结论: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利用质谱测定提供的准确质量数,结合紫外光谱的信息可以鉴定侧柏叶中主要的黄酮类成分.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的裂解方式,为其成分鉴定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43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苯丙素类和核苷类化合物。结论 UPLC/Q-TOF-MS/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中华常春藤中的化学成分,为中华常春藤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自建化学成分数据库,系统开展中药补骨脂化学成分的表征与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依次对色谱分离条件(固定相、柱温、流动相、洗脱梯度)和质谱监测的关键参数(毛细管电压、喷嘴电压、Fragmentor)进行了优化,最终采用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流速0.4 mL·min-1,柱温3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Auto MS/MS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照品比对、二级质谱裂解碎片解析、自建数据库检索以及文献分析等,从中药补骨脂中共鉴定或初步推导了83种化合物,包括58种黄酮类、11种香豆素类、4种萜酚类、10种其他类。其中有16种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获得鉴定,10种化合物可能尚未从补骨脂中报道。该研究对补骨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为阐释其物质基础、促进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飞行时间质谱(UFLC-Triple-TOF-MS/MS)对白虎加桂枝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3. 0 mm×100 mm,2. 6μm),以0. 1%甲酸乙腈溶液和0. 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 3 m L·min~(-1),进样量5μL;采用高分辨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借助Peakview软件中Formula Finder功能计算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调用软件中IDA explore功能,获得该质量数的二级碎片离子,结合文献数据和对照品数据比对进行化合物结果鉴定。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的质谱裂解规律,定性白虎加桂枝汤的35个化合物,包括甾体皂苷类16个、三萜皂苷类6个、黄酮类7个、有机酸类4个和其他类2个,其中10个成分(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BⅡ,新芒果苷,芒果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和肉桂酸)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认,并对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结论:UFLC-Triple-TOF-MS/MS可以简便、快速地对白虎加桂枝汤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相关研究为该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以及作用原理阐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当归养血丸中阿胶的检测方法,为投料阿胶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对当归养血丸进行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在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进行阿胶专属鉴别、马皮源成分检查及阿胶特征多肽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方法线性、专属性、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良好。以此方法,11批当归养血丸中均检出阿胶,其中9批检出马皮源成分,7批低于阿胶特征多肽含量拟定限度。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当归养血丸中阿胶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快速鉴定远志生、制饮片的化学成分,探讨远志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采用HaloC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获得远志生、制饮片总离子流图和离子峰质谱数据;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和文献参照对各离子峰进行归属,比较远志炮制前后离子峰数目和峰强度的变化。结果:从生远志中鉴定了21个化合物,其中13种寡糖酯类成分,8种皂苷类成分。从制远志中鉴定了20种化合物,其中11种寡糖酯类成分,9种皂苷类成分。远志经甘草汁煮制后,tenuifoliose C或tenuifoliose E,tenuifoliose K的分子离子峰消失,而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tenuifoliside A,tenuifoliside B,tenuifoliside C,3,6'-二芥子酰基蔗糖,tenuifoliose A,tenuifoliose B或tenuifoliose D,tenuifoliose H,远志皂苷Vg,远志皂苷Wg及远志皂苷Gg的分子离子峰强度显著降低,且产生新成分细叶远志皂苷。结论:远志经甘草汁煮制后,部分寡糖酯类成分和多种皂苷类成分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metabolites of Cuscuta chinensis in the serum and feces of rats with estrogenic estrogen,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lucidating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its efficacy. METHODS Using the HPLC-ESI-MS/MS technique,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compounds were preliminarily estimated by the first-order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erum and fec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standard, the fragment ion information, the fragmentation law of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reference data. RESULTS Five prototypic components and 4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erum. A total of 11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eces after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5 prototype components and 6 metabolites.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serum and feces, the main metabolic pathways of Cuscuta chinensis compound are deduc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basic research on the estrogenic substance of Cuscuta chinen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ESI-Q-TOF-MS/MS)技术快速鉴定双参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以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A相)-乙腈(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扫描范围m/z 100~2 000,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质谱数据信息对比,并结合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质谱数据库(ChemicalBook, ChemSpider, Pubmed等)及相关文献,对双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 从彝族药双参中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1个环烯醚萜类、23个有机酸类、14个三萜类、4个糖苷、其他类(1个香豆素类、1个生物碱类、2个酯类、1个多酚类、2个核苷类),其中通过与对照品对比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马钱苷、马钱苷酸和樟芽菜苷。结论 该研究首次...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qualitatively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UHPLC-Q-TOF-MS/MS).METHODS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UHPLC Welch C18 column (2.1 mm??100 mm,1.7 ??m), with acetonitrile-0.1% formic acid as the mobile phase for gradient elution;ESI ion source was used; the data was collected in a negative ion mode.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we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retention time, exa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and cleavage fragments of MS/MS.RESULTS A total of 73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including 42 flavonoids,15 triterpenoids,11 organic acids,3 coumarins,and 2 other kinds of compounds by UPLC-Q-TOF-MS.CONCLUSION LC-MS/MS can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in a simple,which would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substances of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资源分布较广,秦巴山区为药用绞股蓝的主产区,选取其中陕西平利和四川青川2个区域的16份野生全草样本,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E)得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信息,结合对照品的质谱、色谱规律及相关文献,鉴定陕西平利产绞股蓝药材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共鉴定了45个化学成分,包括43个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和2个黄酮,并发现绞股蓝中一类含量相对较高的糖基丙二酰基化的原生三萜皂苷。全面表征了药用绞股蓝中三萜皂苷成分的组成,并显示秦巴山区2个区域的野生绞股蓝药材成分组成较为相似,且共同含有绞股蓝皂苷ⅩLⅨ、绞股蓝皂苷A及其糖基丙二酰化产物等主要三萜皂苷,表明药用绞股蓝药材质量趋于一致,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产区的绞股蓝药材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经典名方羌活胜湿汤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以WatersTM UPLCTM HSS T3 C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羌活胜湿汤全方、单味药、阴性方的质谱数据。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和相关文献报道对羌活胜湿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析鉴定出141个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寡糖、寡肽及其衍生物等极性成分18个,酚酸类19个,香豆素类44个,黄酮和色原酮类18个,皂苷类13个,苯酞类17个,其他类12个。该研究综合分析鉴定了羌活胜湿汤的化学成分,为羌活胜湿汤的质量控制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分析鉴定生姜中姜辣素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 mm × 250 mm,5μm)分析,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柱后流出液采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检测.根据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给出的母离子及二级碎片离子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从生姜中分析鉴定了25种姜辣素,并用对照品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生姜中姜辣素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甘草饮片及其炮制品中所含的成分进行系统性分析,寻找并鉴别出3组甘草饮片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相对分子质量、串联质谱信息、质谱数据库,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分析鉴定甘草饮片及其炮制品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化合物,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串联质谱信息和相关文献鉴定差异化合物。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差异性化合物中寻找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从甘草饮片及其炮制品中初步推测了60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根据PCA、OPLS-D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寻找到3个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甘草饮片经炮制后成分含量会发生变化,可能会改变甘草的药性,潜在质量标志物可以为甘草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药效研究和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