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间断性左上腹痛3 d"于2018年1月15日入本院。既往体健。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肝胆脾胰多排CT平扫示:脾不大,实质内见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大小约4. 3cm×3. 7 cm,CT值约39 HU(图1)。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均正常。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提示肿瘤为良性病变,切缘为正常脾组织。  相似文献   

2.
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77例Child-Push B级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行PSE术40例,脾切除术37例,比较术前术后肝功能、血常规、术后并发症。PSE术能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 的外周血象,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即有明显回升(P<0.001)。PSE术后可出现脾包膜下血肿、上消化道出血、肝性 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但低于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机率。PSE术治疗肝硬化脾亢,近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迟岳峰 《山东医药》2008,48(30):65-66
采用解剖脾门选择性脾叶、段动脉阻断手术方法行脾部分切除2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无脾萎缩及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体液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手术前后体液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无血小板增多及免疫力下降发生。认为本术式保脾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老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0例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脾功能亢进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和观察组(行脾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00 1)。术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浆膜腔积液及门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脾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在老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方法]21例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胃镜提示有中度至重度胃食管静脉曲张并有活动性出血。行经皮肝穿胃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观察止血率、病死率及再出血率。[结果]21例患者均取得成功,15例出血立即停止,6例于1周内有少量出血。4例分别于术后5、8、15及20个月后再次出现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双介入疗法是治疗门脉高压症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在控制急性出血、降低病死率及再出血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因“肝癌切除术后10月余,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8月余,左上腹隐痛3天”于2006年10月9日人院。患者于2006年1月5日B超提示“左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Ⅱa期”,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左肝叶及胆囊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B超提示“肝内多发性占位病变,脾占位”,考虑“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脾转移癌”,分别于3月8日、4月21日和9月8日行“肝动脉栓塞化疗”3次。  相似文献   

7.
部分脾栓塞缓解门脉高压脾亢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对缓解门脉高压并脾亢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亢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46例。观察治疗前后门脉压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栓塞范围为40%~90%,术后患者门脉压力明显降低,肝功能GPT下降,外周血象明显改善,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得到缓解,上消化道再出血间期延长。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既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又可以减轻脾功能亢进,缓解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肝癌并脾亢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超选择插管至脾下极动脉分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栓塞范围为30%~40%。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2个月行外周血WBC及PLT检测;术后1~2个月行血管造影、B超、CT检查观察脾脏影像学变化。结果术后WBC及PLT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均〈0.05。血管造影显示栓塞后脾动脉的分支减少或脾动脉段分支闭塞、中断,实质期可见脾脏染色区域减少,中下极及周围区域呈不同程度染色缺损区。B超示脾脏有不同程度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CT平扫提示脾脏中下极均有大面积梗死区。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脾亢患者能有效改善外周血象,为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38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脾栓塞联合双镜法治疗,术后3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与以往同类患者相比,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提示脾栓塞联合双镜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微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的3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入5F cobra导管至脾动脉主干进脾门部,进行部分栓塞术。30例中有28例肺功能亢进缓解并降低门静脉高压。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效果肯定。由于部分性脾栓塞能够保留患者脾脏的完整性,以完成其生理免疫功能,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外周血象,并发症明显降低,因此,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替代疗法,是目前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