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酪氨酸蛋白激酶MET(c-met)信号通路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术后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标本7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60例以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5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织标本HGF、c-met、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HGF[82.67%(62/75)比48.33%(29/60)比14.00%(7/50)]、c-met[86.67%(65/75)比55.00%(33/60)比20.00%(10/50)]、β-catenin[78.67%(59/75)比41.67%(25/60)比6.00%(3/50)]在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以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GF、c-met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乳腺癌相对表达量最高、乳腺纤维腺瘤相对表达量次之;而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以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表达阳性率与病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ER表达、HER-2表达有关(P<0.05).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病人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异常率与病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GF、c-met蛋白高表达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且HGF/c-met信号通路及β-catenin蛋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p1与调亡抑制因子Bcl-2在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A组)、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C绀)中 Sp1、Bcl-2的表达特征.结果 A组Sp1阳性表达率为58.7%,明显高于B组的21.1%及C组的10.0%(P<0.05);S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A组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65.1%,明显高于B组的42.1%及C组的20.0%(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p1、Bcl-2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L-选择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择卵巢上皮性癌患者70例(A组),卵巢上皮性囊肿患者36例(B组)和20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卵巢无病变正常者(C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组织中L-选择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A组卵巢L-选择素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随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相对表达量均随之升高(P<0.05);淋巴结阳性的患者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淋巴结阴性者(P<0.05).结论 L-选择素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逮捕缺陷(ARD1)蛋白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的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80例(鼻咽鳞状细胞癌组)、并选取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4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RD1与iASPP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鼻咽鳞状细胞癌病人的病理学分型、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ARD1蛋白、iASPP蛋白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25%、78.75%,在正常鼻咽部组织分别为10.00%、17.50%,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RD1蛋白、iASPP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3和T4分期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RD1蛋白、iASPP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T1和T2分期(P<0.05),N2和N3分期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RD1蛋白、iASPP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N0和N1分期(P<0.05),Ⅲ期和Ⅳ期的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RD1蛋白、iASPP蛋白阳性率均分别的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不同病理学分型的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RD1蛋白、iASPP蛋白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RD1蛋白、iASPP蛋白表达上调显著,并且与鼻咽鳞状细胞癌的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可能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及进展中共同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再兴  付兴华 《江苏医药》2013,39(9):1078-1080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蛋白在6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A组)和3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B组)中的表达;A组再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A1组,12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A2组,48例).结果 A组PTE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1);临床Ⅰ+Ⅱ期喉鳞癌PTEN蛋白表达量高于Ⅲ+Ⅳ期(P<0.05);高中分化喉鳞癌PTEN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喉鳞癌(P<0.05);A1组患者的PTEN蛋白表达量低于A2组(P<0.01);喉鳞癌生存期大于5年的患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期小于5年的患者(P<0.01).结论 PTEN蛋白可能是评价喉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p28GANK蛋白表达情况与原发性肝癌(PL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肿瘤科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PLC患者的蜡块组织标本,其中有28例患者术中取得癌旁组织,均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法分析p28GANK蛋白表达水平,以同样方法评估组织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28GANK蛋白阳性表达多表现为棕黄色细小颗粒,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PLC组织中p28GANK蛋白及Bcl-2、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LC组织中p28GANK蛋白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Bax蛋白阳性表达不相关(P>0.05)。不同性别、年龄、最大肿瘤直径、肝功能分级的PLC患者组织中p28GANK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Ⅲ~Ⅳ期患者组织p28GANK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组织p28GANK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与PLC的发生发展有关,高p28GANK蛋白表达可能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而影响肿瘤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癌旁乳腺组织(A组)、51例乳腺囊性增生(B组)、22例乳腺不典型增生(C组)、30例乳腺原位癌(D组)以及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组)术后标本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A、B、C、D、E组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依次升高(P<0.01)。D、E组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高于未转移组(P<0.05)。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P<0.05)。结论 VEGF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VEGF与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宋铁英  李莹莹  郭娟 《安徽医药》2021,25(11):2219-222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B(LAPTM4B)、三叶因子家族1(TFF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集的80例胃癌组织及40例胃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LAPTM4B、TFF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不同病灶最大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及胃癌组织中LAPTM4B、TF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胃癌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25%、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5%,胃癌癌旁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5.00%、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00%;胃癌组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9%、74.42%,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48.94%、未发生淋巴结转移45.95%的病人(P<0.05);在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胃癌组织中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81.40%、87.10%,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53.19%、未发生淋巴结转移54.05%、高分化和中分化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LAPTM4B、TFF1表达强度明显较癌旁组织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鼻咽鳞癌(A组)及15例正常鼻咽组织(B组)标本中VEGF、Ang-2及MVD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A组VEGF和Ang-2表达阳性率高于B组(94.6% vs.26.7%和91.9% vs.40.0%)(P<0.05);A组MVD也明显高于B组(35.97±5.35 vs.12.91±1.76)(P<0.05).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高的患者VEGF、Ang-2及MVD高于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低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Ang-2及MVD三者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Ang-2及MVD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及转移相关;VEGF及Ang-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叉头框转录基因C1(FOXC1)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C1和E-Cadherin在97例肝癌组织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构建稳定干扰细胞系HepG2-shFOXC1,同时设置阴性对照HepG2-shNC和空白对照HepG2,用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3%(72例/97例)和42.27%(41例/97例),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89%(29例/97例)和100.00%(97例/9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FOXC1和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HepG2-shFOXC1组、HepG2组和HepG2-shNC组的克隆细胞数分别为(234.00±21.00),(897.00±89.00)和(898.00±84.00)个,通过matrigel基质胶的数量分别为(62.00±11.00),(171.00±15.00)和(167.00±17.00)个,HepG2-shFOXC1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HepG2组和HepG2-sh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OXC1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从而增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TP1B3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价值,预测ATP1B3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Oncomine及TIMER数据库分析ATP1B3 mRNA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利用HCCDB、Oncomine以及TCGA等数据库,分析ATP1B3 mRNA在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  相似文献   

13.
李玉苓  邹东花  高健 《安徽医药》2023,27(6):1178-1182
目的 探讨微RNA-125a-5p(miR-125a-5p)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沧州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BV相关肝癌病人65例,术中取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miR-125a-5p、VDR mRNA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miR-125a-5p、VDR mRNA水平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25a-5p、VDR mRNA的相关性。随访5年,Kaplan-Meier法分析miR-125a-5p、VDR mRNA水平对肝癌病人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miR-125a-5p水平0.69±0.16低于癌旁组织0.97±0.11(P<0.05),VDR mRNA水平1.73±0.45高于癌旁组织1.03±0.12(P<0.05)。miR-125a-5p、VDR mRNA水平与HBV相关肝癌病人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肝癌病人肝癌组织中miR-125a-5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采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测SSBP1在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SMMC7721、Huh7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的表达状况.结果 SSB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0.23、0.36±0.05和80.00%(64/80)、15.00%(12/80),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中SSB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HCC97H、SMMC7721、Huh7及L-0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SBP1表达与肿瘤大小、AFP、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肝癌组织和细胞系高表达SSBP1,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且SSB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非癌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肝癌组织标本,同时收集合并有肝硬化背景的癌旁肝组织27例,因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而行门奇断流术的非癌肝硬化组织23例及11例取自肝血管瘤周围或肝外伤后切除的肝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染色方法检测HIF-lα在4种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HIF-l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4%,明显强于癌旁肝硬化组织中(48.1%)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又强于非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1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癌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9.1%)比较,HIF-lα的表达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中存在着乏氧现象,并以其为始动因素诱导了调控因子HIF-lα基因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环氧合酶-2(COX-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4例肝癌组织芯片中GRP78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中GRP78、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56.94%;GRP78与乙肝病毒感染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与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史、乙肝病毒感染史、AFP、AST、ALT、ALP、肿瘤大小、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GRP78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4,P<0.025).结论 COX-2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GRP78阳性表达的肝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升高,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蛋白1(NUP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肝癌切除术患者的肝癌组织11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28例肝良性肿瘤周围的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组织中NUPR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NUPR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NUPR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UPR1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门静脉侵袭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NUPR1在肝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检测NUPR1表达水平可能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和NF-κB在肝细胞癌及其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HCC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NF-κB和Cx32的表达情况。结果 Cx32蛋白表达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或)细胞膜,在HCC及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37.50%、88.91%。Cx32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的水平(P<0.01)。并与HCC分化程度相关;NF-κB在肝组织、HCC中的表达分别为21.34%、71.28%(P<0.05)。CX32和NF-κB在H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x32表达的缺失可能与HCC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宋应周  孟松峰 《安徽医药》2022,26(6):1222-1225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病人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20(CDC2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12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人 146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 CDC20的表达情况。将免疫免疫组织化学评分 0~7分和 8~12分的病人分别设为 CDC20低水平组( n=86)和 CDC20高水平组( n=60)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 CDC20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为( 2.33±0.67),高于癌旁组织(0.9,7±0.29)(P<0.001)。 CDC2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为( 0.91±0.05)高于癌旁组织( 0.14±0.05)(P<0.001)。 CDC2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77.4%(113/ 146)高于癌旁组织 8.2%(12/146)(,P<0.001)。 CDC20的表达与病人的肿瘤长径、被膜侵犯、脉管侵犯、肿瘤多发、分化程度和 TNM分,期有关(均 P<0.05)。 CDC20高水平组术后 3年总生存率( 61.7%)和疾病无进展生存率( 50.0%),均低于 CDC20低水平组(87.2%、69.8%)(均 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 CDC20的水平增加,可能参与肿瘤的增殖和侵袭。 CDC20高水平提示病人  相似文献   

20.
朱丹荣  陈吉祥  陈明军 《江苏医药》2012,38(14):1673-1675
目的研究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mRNA及其功能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42肝良性病变组织的PUMA 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良性病变PUMA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81±0.07、0.97±0.04和1.76±0.06,PUMA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48±0.19、0.61±0.12和1.11±0.34;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UMA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肝良性病变组织高于(P<0.05)。结论 PUM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癌的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