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MRI特征,评价MRI诊断AHCM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MR检查的AHCM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其中30例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结果AHCM占同期肥厚型心肌病的22.63%(31/137),其中典型AHCM(T-AHCM) 16例(单纯型T-AHCM 3例,混合型T-AHCM 13例),早期AHCM(P-AHCM)15例(单纯型P-AHCM 13例,混合型P-AHCM 2例),单纯型AHCM组和混合型AHCM组心尖部室壁厚度分别为(13.19±3.17)mm和(17.27±2.91)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钆延迟增强16例出现心尖部心肌纤维化,超声心动图漏诊率51.6%(16/31),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漏诊率高达73.3%(11/15)。结论 心脏MR能够准确诊断AHCM,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对于早期AHCM的诊断。对于临床怀疑AHCM的患者可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T-AHCM)及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T-AHCM患者68例和P-AHCM患者42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检测结果同30例正常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68例典型T-AHCM患者中单纯心尖部肥厚48例,同时累及乳头肌20例,其中8例收缩末心尖部心腔缩小近于闭塞;42例P-AHCM中单纯心尖部肥厚36例,同时累及乳头肌6例。T-AHCM组及P-AHCM组的舒张末期心尖段室壁厚度(LVAW),舒张末期心尖段室壁厚度与舒张末期基底段室间隔厚度的比值(LVAW/IVS)以及左房内径与正常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T-AHCM组中有93%(63例),P-AHCM组中有41%(17例)患者测及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1,正常组仅2例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1。全部110例病患左室内径均无明显增大。本组患者不管是T-AHCM组还是P-AHCM组,肥厚的心尖部心肌回声均尚均匀或略增粗。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早期明确诊断P-AHCM、T-AHC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P-AHCM患者临床资料作为P-AHCM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150例患者作为AHCM组与体检的1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三组超声检测指标结果。结果 P-AHCM组与AHCM组的LVD、IVS、LVPW、LVA、LVA/IVS指标均比对照组高,且P-AHCM组略低于AHCM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相较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健康者相关指标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特殊类型,是以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心肌肥厚为病理特征[1],临床较为少见,其在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等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因而有别于其他类型的HCM。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4例AHCM患者的ECG和UCG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HCM的ECG和UCG特征及在AHC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法 收集AHCM患者21例(AHCM组)及健康志愿者21例(对照组),均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获得并存储左心室三维动态图像,用4D AUTO LVQ软件分析处理。比较2组三维左心室心功能检测值及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面积应变(area strain,A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的参数及曲线。 结果 AHCM组LVEDV和SV低于对照组(P<0.05)。AHCM组整体LS、整体CS、整体AS、整体R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AHCM组二尖瓣水平前壁、侧壁、后壁和后间隔LS值低于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各部位LS、AS、RS值低于对照组,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CS值低于对照组;心尖水平各部位应变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AHC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而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以心尖水平最为明显,乳头肌水平同时受累。3D-STI可以反映AH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ic,3DSTE)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整体和节段应变及应变率,评价3D STE在HCM患者左室心肌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得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超声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并存储,应用3DSTE在机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的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整体和16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及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峰值,比较这些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分析HCM组整体应变及应变率与节段室壁厚度的相关性。绘制左室整体收缩期三维、纵向、径向及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峰值(left ventricle global 3Dstrain,LVG3DS)(left ventricle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left ventricle global radial strain,LVGRS)(left ventricle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left ventricle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LVGCS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分析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CM组LVESVI和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大部分节段应变及应变率均明显降低(P<0.05);HCM组左室整体应变及应变率与大多数节段室壁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VG3DS诊断HCM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AUC)最大,约80.4%,当LVG3DS截断值为22.53时,敏感性最高约100.0%,约登指数0.615;当LVGRS和LVGCSR截断值分别为20.66和1.055时,两者特异性最高约95.0%,约登指数0.694。结论 HCM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及节段性收缩应变及应变率均降低,表明出现早期亚临床心肌功能受损,且室壁越厚,收缩功能受损越严重;在应用3DSTE诊断肥厚性心肌病的各项指标中,LVG3DS敏感度最高,LVGRS和LVGCSR特异度最高,说明3DSTE能敏感地分析心肌的力学变化,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倩  黄进  丁畅 《中国医学创新》2012,(30):111-112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A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0例AHCM均伴有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24例,占约80%,左心室造影22例,20例见特征性改变,阳性率约90.9%。结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均对AHCM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左心室乳突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超声心动图和(或)MRI诊断为AHCM患者31例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AHCM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辅助检查特点,以探求合理的诊断方法。方法:总结1998年7月~2008年10月住院的27例AHCM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等检查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T波对称性深倒置;22例AHCM患者通过心脏超声诊断明确,13例通过左心室造影确诊AHCM,无1例合并冠心病。结论: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HCM的主要方法,左心室造影是诊断AHCM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14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确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结果 心电图显示以胸导为主的导联R波振幅呈V4≥V5>V3规律增高,同时伴有T波对称性深倒置,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心尖部心肌肥厚.结论 标准12导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关系增高伴对称性T波深倒置,应该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改变特点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PC的三维医学图像实时手术模拟系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晶  江贵平  李树祥  周猛  杨斌 《医学争鸣》2000,21(12):1540-1542
从CTMRI等产生系列断层衅像重建三维实体,并在实体上进行外科手术模拟从而达到计数机仿真外科手术;作同一种基于PC的三维医学图像实时手术模拟系统。本系统运用表面显示算法完成了基于PC的将系列断层图像快速重建。得用OPGL进行三维显示。将面转化为线再细胞分为点的思想实现了三维体数据的交互分割。将面转化为线再细分为点的思想实现了三维体数据的交互分割。将测量点投影响到体数据从而定位出体数据的交互分割。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三维动态超声实时体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动态超声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但是三维动态超声的数据结构不属于三维规则数据场。所以不能直接在微机上采用三维纹理加速算法实现实时体绘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微机平台的针对三维规则数据场三维纹理体绘制加速算法。通过现代微机显卡结构的分析讨论,本文提出了利用现代微机显卡中的顶点渲染器编程实现三维动态扇扫数据场到三维规则数据场的快速变换,然后利用显卡中.的三维纹理快速运算功能。从而在普通微机平台上实现了三维动态超声的实时体绘制。本方法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形态特征,本研究以钻石刀连续超薄切片,通过电子显微观察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三维结构,对特殊形态的线粒体进行三维结构重组。结果表明:球形,椭球形,盘状及杆状等小型线粒体约占线粒体总数的53.8%,而分枝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的线粒体约占41.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04名中、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对怀疑其胎儿发育异常的孕妇进行三维成像,来明确诊断胎儿的畸形类型。结果在2104例中晚期妊娠的孕妇中,查出各种先天畸形38例,发生率为1.8%。结论三维彩超在产前检查中,重点检查胎儿畸形,安全、可靠,图像直观,立体感强,是准确率极高的必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对43例各种疾病的患者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图像重建满意者38例,成功率88%。三维图像形象逼真,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结论 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是可行的,可以提供二维超声图像不能提供的病灶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在肾脏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肾脏疾病患者病变部位进行三维重建并与二维图像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肾肿瘤病变的范围及恶性肿瘤浸润周围组织的程度及肿瘤内血管情况。三维超声能比二维超声更清晰显示肾多发结石数目及铸型结石形态。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肾积水时肾盂的形态及肾盏情况。结论选择适宜的三维成像模式能直观地显示肾脏病变的形态、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为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维成像二维钛网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维成像二维钛网成形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7年2月收治的87例颅骨缺损患者,其中45例行三维钛网修补,42例行三维成像二维钛网修补,随访修补效果。[结果]随访0.5~3年,三维钛网组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钛网内陷2例,钛网切割头皮致钛网外露3例,边缘翘起2例,术后感染1例,皮下积液8例;二维钛网组2例出现皮下积液。[结论]三维成像二维钛网颅骨修补避免了三维钛网的缺点,减少了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和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对绝经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79例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内膜良性增生34例)、恶性组(子宫内膜癌20例)。测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子宫内膜体积(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两组V分别为:(7.02±3.02)mL、(8.61±2.4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重复频率(PRF)0.9 MHz时,良性组的VI、FI及VFI值分别为(1.67±1.11%)、(25.07±2.67)、(0.43±0.29),恶性组VI、FI及VFI值分别为(6.00±5.58%)、(31.56±4.54)、(2.0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置不同PRF:0.9 MHz/0.6 MHz时,测良、恶性组VI、FI、VFI值,VI、V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VI、FI、VF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0.913、0.973,预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准确性较高,其中VF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VFI截值0.814时,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1.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能量化病变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及密度情况,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立体化眼科临床教学体系包括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临床小科研的开展及对自己感兴趣的眼科前沿知识进行综述三个方面。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不同构架的3D微结构对表皮干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建立最佳3D生物打印模型.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尺寸:210、340、420μm的打印喷头结合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3种不同的含细胞3D微结构;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3D微结构中细胞形态及增殖现象;活/死细胞染色技术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方差分析和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不同构架的3D微结构均可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打印后0、3、7 d之间,3组3D微结构在细胞活性水平上均逐步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7 d时的细胞活性相比,3组3D微结构在14 d时的细胞活性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210μm组和340μm组相比,420μm组3D微结构在长期培养中细胞活性水平最高(P<0.01).结论 420μm组3D微结构能够稳定促进皮肤替代物中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维持高细胞活性,为构建3D生物打印组织工程表皮以及全层皮肤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