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百草枯 (paraquat,PQ)是一种高效高毒的除草剂 ,百草枯中毒 ,可致多脏器损害 ,主要是肺损害 ,极易致死。有关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很少 ,我院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1月收治 6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4列 ;年龄 2 2~ 35岁。均为口服自杀 ,量在 2 0~ 15 0ml;服药到急性肾衰时间为 2~ 6d。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咽部疼痛、左上腹痛、少尿、浮肿。 5例出现呼吸困难 ,3例有黄疸。1.2 实验室检查  6例均有尿常规异常 ,尿红细胞 ~ ,尿蛋白 ~ ,…  相似文献   

2.
急性百草枯中毒4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点,分析主要死亡原因和抢救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0例百草枯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百草枯中毒均为口服中毒,死亡36例(90.0%),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且死亡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摄入量及临床分度有一定的关系。治疗中应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清除体内毒物,防止组织受损,应用抗自由基药物,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尽早和反复予以血液净化。结论:百草枯急性中毒预后极差,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中毒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症小鼠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氨基酸代谢组学特点。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n = 10)和CLP组(n = 10)。术后第7天在各组存活小鼠中随机选取5只,分离小鼠骨髓MDSCs,采用安捷伦Seahorse XF技术测量MDSCs细胞的氧气消耗速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CR),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靶向检测细胞内氨基酸及寡肽含量。通过单维和多维检验分析差异代谢物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比例(75.53% ± 6.02%)显著大于sham组的MDSCs比例(43.15% ± 7.42%, t = 7.582, P < 0.001),且CLP组小鼠骨髓中MDSCs的基础呼吸速率[(50.03±1.20) pmol/min]、最大呼吸速率[(78.07±2.57) pmol/min]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产生[(25.30±1.21) pmol/min]均显著大于sham组的基础呼吸速率[(34.53±0.96) pmol/min, (t = 17.41, P < 0.001)]、最大呼吸速率[(42.57±1.87) pmol/min, (t = 19.33, P < 0.001)]和ATP产生[(12.63±0.96) pmol/min, (t = 14.18, P < 0.001)]。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均P < 0.05),是脓毒症MDSC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增加的氨基酸主要富集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氨回收、丙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尿素循环、甘氨酸和丝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 CLP组小鼠MDSCs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增强,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和丙氨酸代谢增强,可能为线粒体有氧呼吸提供大量原料,从而促进MDSCs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阻断上述代谢途径或将有助于调节MDSCs功能,为改善脓毒症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 《安徽医学》1999,20(1):54-55
  相似文献   

5.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将  施阳 《西部医学》2010,22(3):564-566
百草枯是一种有效的农用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口服后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且百草枯在肺内选择性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死亡率极高。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疗效较差。近几年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灌流、抗氧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必净、中药治疗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有关百草枯中毒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孙虹  赵红梅  朱莎  李庆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59-2060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存活,其中2例服药量20~25ml,行环磷酰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服毒剂量、入院时间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次较多。行血液净化治疗9例,其中死亡6例,未行血液净化患者8例,死亡6例,二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服毒剂量和入院时间。中毒后应强调及时失活和吸附处理,血液净化治疗并不能降低病死率,环磷酰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可能降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陆欢  刘奇  兰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778-781
目的探讨肝损伤指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7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30 d内预后分为存活组(284例)和病死组(19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百草枯中毒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因素的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直接胆红素、AST、ALT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直接胆红素、AST、ALT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891、0.674、0.790、0.709。服毒量30 mL为判断预后的临界值(灵敏度85.57%,特异度79.23%),尿百草枯水平临界值为12.67μg·mL~(-1)(灵敏度84.02%,特异度78.37%),直接胆红素临界值为8.2μmol·L~(-1)(灵敏度38.46%,特异度92.23%),AST临界值为36 U·L~(-1)(灵敏度50.77%,特异度93.31%),ALT临界值为17 U·L~(-1)(灵敏度68.72%,特异度64.08%)。结论除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外,肝功能指标中直接胆红素、AST及ALT也是百草枯中毒预后较简单可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付晶  王雷  施阳  代将  荆晓明  王晓梅 《西部医学》2011,23(2):340-34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干预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将43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年龄、性别、职业、中毒意图、中毒途径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38例,占同期中毒量的70.62%,年龄分布以14-20岁(63.93%),21-30岁(23.29%)两个年龄段为主。性别男女比例为1.5∶1,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占中毒人数的66.67%。自杀为主要原因,口服途径占98.40%。中毒死亡率为69.18%。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主要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居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口服为主要中毒途径,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且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在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55例APP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浆百草枯质量浓度分为低浓度组(<0.5μg/mL) 15例、中浓度组(0.5~2.0μg/mL 15例,高浓度组(>2.0μg/mL)25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血尿素、血肌酐最高水平。结果:高、中浓度组血肌酐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1);高、中浓度组血尿素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1),而中浓度组血尿素显著高于高浓度组(P<0.01);高浓度组病死率均高于中、低浓度组(P<0.05和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可以作为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1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均出现口腔糜烂、水肿,肾功能损害4例,肝功能损害2例,4例分别于服药第5天至第10天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高,死亡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主张尽早清除毒物,大剂量使用激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E,持续血液灌流。  相似文献   

11.
杨海侠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59-160
<正>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速效、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与土壤接触后很快失效,是一种对土壤无伤害的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PQ的广泛应用,其中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对人畜均有较强的毒性,致死剂量极小,仅40 mg/kg(相当于20%PQ原液5~15 ml),又无特效解毒药和有效的治疗手段,病程进展快,因此PQ中毒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林华  谭光林  李四新  杜平 《西部医学》2014,(8):1059-1060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预后因素,探讨合理的救治方案.方法 将36例PQ中毒患者分为存活组(12例)和死亡组(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66.67%.死亡组的服毒剂量、就诊时间、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PQ中毒病死率极高,及早就诊及洗胃,适时反复血液净化,早期应用抗氧化损伤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活,占41.2%;4例自动出院,占33.3%;3例患者临床死亡,占25.0%。结论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器损害;早期积极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血必净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发生肺纤维化比例明显减少,两组差...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 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37例非生产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15例,年龄 11-83岁,平均 34.9岁.存活97例,死亡140例,病死率 59.1%.入院时尿连二亚硫酸钠试验结果为淡蓝色的全部患者存活,结果为深蓝色患者的病亡率达84.2%(128/152).尿百草枯浓度与中毒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0(P<0.01).服药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887 (0.845-0.928),在最佳截断点为36.5 m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0.2%.表明尿连二亚硫酸钠试验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百草枯中毒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1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观察结果作一总结,重点强调百草枯中毒后的严重后果,并强调早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泄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预后将其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对洗胃时间、临床表现及衰竭脏器数进行对比。结果 早期洗胃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脏器损伤较少,预后较好。结论 由于百草枯没有特效解毒药,故早期采用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排泄的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araquat,PQ)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因除草效果好,遇泥土分解而对环境无公害,故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各种误服和自服可造成大量中毒死亡。PQ主要在肺内聚集导致急性肺损伤,最终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以及肺纤维化所致的低氧血症死亡。其机制不明,推测与过氧化物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氮氧合酶系统激活、DNA损伤等原因有关。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案,一般以减少毒物吸收、抗氧化、抑制免疫反应和支持治疗为主,但疗效均不佳。文中就急性PQ中毒有关的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百草枯中毒10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百草枯急性中毒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各器官功能衰竭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中死亡45例,死亡率44.12%。结论百草枯急性中毒可引起肺、肾、肝、心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及早洗胃,导泻,及时血液灌流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6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随机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或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P-CVVH)治疗,分析性别、年龄、服毒量、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至入院时间、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APACHEⅡ评分、血清尿素氮、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同时评价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疗效。结果: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死率为70%(死亡42例)。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服毒量[(21.67±15.01)mL vs(86.07±36.49)mL]、血浆百草枯浓度[(6.82±3.58)mg/L vs(12.45±4.67)mg/L]、服毒至入院时间[(3.75±1.04)h vs(9.93±4.25)h]、SIPP[(15.78±8.71)h.mg/L vs(105.54±55.48)h.mg/L]、白细胞计数[(8.84±2.54)×109/L vs(13.42±2.99)×109/L]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CVVH组病死率低于HP-HD组(62.9%vs 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毒量、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至入院时间、SIPP、白细胞计数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因素。与HP-HD比较,HP-CVVH不能明显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