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M15886在高氧诱导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肺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BPD模型小鼠肺组织lncRNA基因芯片中高表达的GM15886进行验证,应用IntaRNA、Multi Experiment Matrix和Ensemble数据库预测其靶基因;将64只新出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每组各32只;高氧组新生小鼠置于95%高氧环境下,空气组暴露于空气环境下,分别于生后第0、3、5、7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qPCR检测GM15886和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homeo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HIPK1)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HIPK1表达情况。结果:IntaRNA预测GM15886碱基序列能够和HIPK1第2个外显子碱基序列完全结合。qPCR示高氧组第3、5、7天GM15886表达量升高,分别为1.91±0.28、2.12±0.38、2.35±0.43,与第0天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PK1在第3、5、7天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6±0.33、0.92±0.31、3.12±0.46,第7天表达量高于第0、3、5天(P均<0.05);HIPK1免疫组化表现与RNA表达的结果相对应。结论: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肺组织GM15886表达量增加;GM15886可能靶向HIPK1参与B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BPD)小鼠模型肺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构建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模型,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肺及BPD小鼠肺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差异表达的lncRNA(差异倍数≥2倍且P < 0.05)共1 769条,其中882条上调,887条下调;5倍以上上调的共140条,下调的共71条;10倍以上上调的共28条,下调的有2条?结论:高氧诱导BPD发生时,肺组织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了BPD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高氧暴露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出生6 h内的SD大鼠持续60%氧暴露14d建立肺损伤模型.通氧的同时予姜黄索100 ms/(kg·d)灌胃.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随着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氧组的大鼠出现肺发育停滞的典型病理表现:肺泡增大、结构简化,肺泡隔增厚.RAC明显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均显示肺组织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能改善损伤的肺病理结构,并在干预14d后使RAC显著增多,肺组织凋亡细胞显著减少,干预4d后肺组织活化Caspase-3显著降低.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高氧暴露所致的BPD,可能是通过抗凋亡机制实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5b及miR16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DP)新生大鼠中的表达。方法6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每组30只,分别置于高氧(氧浓度≥90%)和空气中持续喂养;于生后第1、4、7天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iR15b、miR16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新生鼠逐渐表现出肺组织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和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等病理改变。高氧暴露第7天,高氧组miR15b及miR16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气组,高氧组VEGF表达量明显低于空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R15b、miR16的表达量与VEGF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 miR15b及miR16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在BP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氧暴露法(85%)建立新生SD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 、IL-8、TNF-α改变,We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氧暴露新生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标记[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及成纤维细胞标记[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规律,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机制。方法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BPD组,高浓度氧暴露制作BPD小鼠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于实验后3、7、14、21 d应用免疫荧光双标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TF-1及Vimentin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D组高氧暴露后小鼠肺组织逐渐出现肺泡发育障碍、胶原沉积明显;AECⅡ标记TTF-1表达逐渐减弱,成纤维细胞标记Vimentin表达逐渐增强,14、21 d时两者可见明显的共表达;BPD组21 d TTF-1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下调(P<0.05),而Vimentin 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高氧致AECⅡ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可能是BPD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兔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致新生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20只新生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A组给予高吸气峰压(2.45 kPa)机械通气,B组给予中吸气峰压(1.77 kPa)机械通气,C组给予低吸气峰压(0.98 kPa)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中均吸入高浓度氧(体积分数90%).A、B、C组各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通气时间分别为1 h、3 h、6 h,正常对照组(D组)不做任何处理.通气结束,颈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 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处理后,TGF-β1蛋白表达3 h增加,6 h达高峰,肺组织TGF-β1 mRNA 1 h增加,3 h达高峰, A组增加较B组、C组明显,均高于D组(P<0.05).结论: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诱发的BPD中存在TGF-β1的过度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泡的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危重疾病之一。BPD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表观遗传学则在整合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表观遗传修饰在BPD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较少,现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ncRNA)等表观遗传修饰在B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BP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大鼠的肺部表现。 方法 将30只3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高氧组置于氧箱(FiO2 60%),对照组置于空气(FiO2 21%)。分别于实验的第7、14、21 d取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和胶原含量变化。 结果 高氧组大鼠的肺泡结构消失、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融合,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面积显著加大(P<0.001),板层小体、微绒毛等超微结构减少。 结论 较高浓度氧持续吸入可致新生鼠肺部产生类似人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 PBEF)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在出生12 h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持续暴露于800 mL/L的氧气中,对照组置于空气中。两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3、7、14天各随机取8只新生鼠麻醉后处死,取材。 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检测肺组织放射状肺泡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BE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BEF mRNA,Western blot技术和ELISA实验分别检测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BEF的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组随着日龄的增加正常结构消失、肺泡融合、肺间隔增厚,放射状肺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BEF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细胞中,实验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BEF阳性细胞累积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第3、7天肺组织PBEF mRNA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实验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BE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BEF在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帆  石晶  王华  熊英 《四川医学》2012,33(6):915-918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BPD组(31例)与非BPD组(210例),从产前及出生情况、生后治疗及合并症等方面对照,探讨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12.9%,BPD组出生体重及孕周均较非BPD组低(P<0.001),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较非BPD组升高(P<0.01)。BPD组肺出血、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周<30周(OR 5.033,P<0.01)及NRDS(OR 4.060,P<0.05)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低胎龄及NRDS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低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也与BPD发生有关。提示通过预防早产、预防孕妇感染、采取保护性通气策略可能降低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血浆KL-6水平,分析其对支气管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诊治的BPD新生儿117例(观察组),按照其吸入氧浓度(Fi O2)分为重度BPD组29例(Fi O2≥30%或需机械通气)、中度BPD组(21%Fi O230%)38例,轻度BPD组(未用氧)50例;根据新生儿RDS影像学分级标准,Ⅰ~Ⅱ级57例、Ⅲ级39例、Ⅳ级21例。选取无BPD新生儿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新生儿血浆K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浆KL-6为(794.58±42.31)U/m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前血浆KL-6为(108.65±37.29)U/m L,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2h患儿血浆KL-6分别为(1 023.60±49.38)U/m L和(435.29±38.82)U/m L,均高于中度和轻度BPD组患儿,中度BPD组患儿血浆KL-6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72h血浆KL-6分别为(1 048.31±48.59)U/m L和(467.38±37.95)U/m L,均高于Ⅲ级和Ⅰ~Ⅱ级患儿,Ⅲ级患儿血浆KL-6高于Ⅰ~Ⅱ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出院前血浆KL-6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h,治疗后72h患儿血浆K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D新生儿血浆KL-6水平明显高于非BPD新生儿,且随着吸入氧浓度(Fi O2)和BPD分级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显著降低BPD发生率或减轻BPD分级程度,血浆KL-6可作为不同程度BPD新生儿诊治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龄<34周的早产儿225例,分为BPD组23例(包括轻度组18例和中重度组5例)和非BPD组20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lR=2.02(95% CI:1.13,4.25)]、脓毒血症[OlR=1.79(95% CI:1.54,2.41)]、机械通气时间[OlR=1.83(95% CI:1.27,3.62)]为<34周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脓毒血症、机械通气时间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减少有创通气可以防治BPD。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BPD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效果仍不理想,争议也颇多。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仍然在BPD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分析临床常用的BPD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为更有效地防治BP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征和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住院28d以上的早产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是否出现氧依赖(>21%)超过28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其中氧依赖(>21%)超过28d的新生儿纳入BPD组,其余为非BPD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生BPD早产儿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共227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7例发生BPD,160例未发生BPD,BPD的发生率为29.52%。BPD与非BPD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动脉导管未闭(PDA)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和出生体重为保护因素,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自噬体及凋亡小体对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调控作用。 方法新生SD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2只,对照组置于空气中,模型组、干预组置于封闭氧箱中(氧浓度维持在60%)以制备BPD模型,干预组小鼠从造模开始给予自噬抑制剂(氯喹)20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21 d。22 d时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B,LC3B)]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 结果干预组小鼠精神状态、毛发生长、饮食情况、呼吸情况、体重等较模型组明显好转,未出现死亡小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胞浆中自噬体及凋亡小体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LC3B、P62、Bax、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LC3B、P62、Bax、caspase-3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LC3B、P62、Bax、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生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自噬过度活化后自噬体增多,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大量凋亡,凋亡小体增加,从而导致BPD发生,这可为BPD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桔梗总皂苷(PGS)对高氧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大鼠肺损伤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6只SD新生大鼠分为对照组、BPD组、地塞米松(TD)组及桔梗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除对照组外,通过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氧体积分数为90%)复制BPD模型.桔梗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