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施我大  孙浩亮  张伟  邵永丰 《江苏医药》2012,38(11):1331-1332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7例肺PSH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随访情况.结果 PSH 7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咳嗽伴痰中带血l例,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6例.影像学检查周围型5例,中央型肺内软组织结节影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SH.术后随访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PSH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是PSH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2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无肺部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有双肺多发性结节,且有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史,其中1例合并盆腹腔包块.结论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切除原发灶及卵巢和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认识。 方法 结合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结果 本病的病因目前仍有争议;病理表现主要为肿瘤病灶内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纤维交错排列,有时可发现腺体样结构,肿瘤细胞可以发生退行性改变;患者常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确定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和激素调控两方面。 结论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易误诊,在双肺多发结节的诊断中应想到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例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诊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2017年11月收治的2例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诊断治疗经过,参考相关文献,总结该类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2例病人均在完善术前检查及胸外、影像、麻醉科多学科讨论后,考虑肺部肿瘤可能,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确诊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均术后恢复满意,随诊22个月无并发症及影像异常.结论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盆腔炎性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特性及诊断方法和预后。方法 报道1例盆腔IMT 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IMT 的病因、发病部位、症状、影像学检测、诊治方法、病理学检测(包括免疫组化)和远期预后。结论 IMT 是一种罕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其发病年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其良恶性仍存在争议,具有潜在恶性,可复发、可转移;手术切除为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剑锋  方哲平  徐铖 《江西医药》2008,43(7):647-649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例HAML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B超及CT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MRI检查。所有病人均行肝切除术,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并随访至今。结果6例病人中男1例.女5例。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2例,误诊3例。不明确1例。病理切片病灶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免疫组化结果HMB45(6/6)和SMA(5/6)表达阳性。所有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HAML术前误诊率高.需病理检查确诊。HMB45和SMA检测有助于确诊。肝切除术治疗HAML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表现及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结合进行研究。结果 2例术前超声、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肾上腺区占位,无特异性表现。血及尿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和经腰开放手术各1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良性肾上腺神经鞘瘤。术后随访24~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是临床罕见的肿瘤,复发少,预后良好,其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对肾上腺区体积较大的肿物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手术切除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病因、病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报道l例筛窦IMT,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术后头痛及眶周胀痛立即消失,病理检查结果为IMT,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IMT是一种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查,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肺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叶内型13例,均行肺叶切除;叶外型1例,行局部隔离肺病变切除;2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16例中有3例术前确诊,其余误诊为肺癌6例,肺囊肿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脓肿1例,肺炎2例。14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愈,无并发症。结论肺隔离症并非罕见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易误诊,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A明显优于X线检查,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赵小英  李志洁  宋建  陈晶  吴兴旺  刘斌 《安徽医药》2020,24(6):1177-1180
目的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发病特点、多排螺旋 CT(MDCT)表现、病理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 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病人临床资料,男性 5例,女性 1例。 1例为突发腹痛半天, 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6例中 1例接受 CT平扫,其余 5例接受 CT平扫及增强扫描。 6例病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手术肾上腺占位切除治疗。结果 CT平扫时密度均匀或伴有斑点状钙化影,边界清晰,张力较低,沿组织间隙生长, CT值约 10~20 HU,5例行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渐进性强化。病人内分泌检查均无异常。术前诊断正确 2例,误诊 4例。 6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佳,痊愈出院。病理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易误诊。病人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伪足征”及轻度渐进性强化是其特征性表现,对其特征性的把握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病理学检查为确诊依据。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复杂病例或需要保留肾上腺的病人可行机器人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迟晶宇  胡华  李磊  鞠云飞 《中国医药》2008,3(10):605-607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PB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报道1例肺良性平滑肌瘤病的病例,从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CT表现为双肺内多发结节,肿瘤的主要成分为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细胞波形纤维蛋白(+),结蛋白(+),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肺内良性肿瘤,确诊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2.
吴俊明 《安徽医药》2012,16(2):219-220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肺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纤支镜活检、真菌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结论肺曲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诊断应结合活检、细胞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肺曲菌球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肺曲菌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曲菌球病症状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球状影合并空洞9例,团块或结节影12例;确诊方法: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支气管黏膜活检确诊3例;21例肺曲菌球病中9例误诊,误诊率达42.9%.误诊为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结论 肺曲菌球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有原发病,容易造成误诊.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目前手术仍是肺曲菌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真菌药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4.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与转归。结果12例患者类风湿关节炎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例,干燥综合征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皮肌炎1例,多发性肌炎1例。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短;肺部体征以Velcro啰音为主;肺部高分辨CT( HRCT)检查表现为磨玻璃样影、条索状影、网状影、斑片状影、肺大泡和蜂窝样影,全胸片表现为条索状影和斑片状影;1例干燥综合征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间质病变发现较早,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症状缓解,肺间质病变发现较晚者,经糖皮质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改善,预后差。结论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早期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肺部HR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杨巧云  张再兴 《安徽医药》2023,27(4):782-785
目的 探讨IgG4相关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s,IgG4-RD)累及腮腺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以及细针穿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累及腮腺的IgG4-RD病人的病例资料,通过分析临床特点、血清学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病理学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66岁男性病人以右侧腮腺无痛性肿物为主要表现,行抗感染治疗后肿物无明显变化,先后两次行细针穿刺均未明确诊断,行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确诊为累及腮腺的IgG4-RD,结合病人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考虑病变处于非活动期,暂未给予药物治疗,密切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IgG4相关疾病为临床罕见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特异的影像学特征,术前多不能明确诊断,病理学检查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细针穿刺在疾病的诊断中价值有限,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小飞  郭晓红  朱永红  李军 《安徽医药》2021,25(6):1259-1262
目的 分析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人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 该病例于2019年6月8日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就诊,反复追问病史,结合基因检测和相关辅助检查,寻找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结合病人基本情况、致病病原体和细菌耐药情况,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通过实验室检查数据和病人临床表现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病人主诉气急伴乏力1周,诊断:肺栓塞;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经抗感染治疗3d后,两肺散在渗出性病变较前明显进展,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取肺泡灌洗液外送基因检测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经联合米诺环素和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病人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感染后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反复追问病史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该病原体感染;联合米诺环素和莫西沙星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肺炎性假瘤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惠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36-1937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8例确诊,行肺叶切除4例,肺楔状切除13例,其余均为肿块摘除术,术中见肿瘤多呈实质性,肿瘤表面脏层胸膜无凹陷及皱缩,触诊肿块内有软硬相问感觉,肿物具有不完整包膜,极易剥离。切除标本病理均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患者,随访1—8年,均健康生存,无复发。结论肺炎性假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变化,手术方式以局限性肺切除或肺叶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患者的预后。对比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4例患者临床特征均不明显:其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癌肿类型(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典型类癌及非典型类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达88.09%(74/84),其中以典型类癌的生存率最高。年龄、性别和吸烟史及家族史均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患者治疗方式与患者癌症类型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其需要给予多种方式联合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