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胆石引起壶腹部梗阻 ,胆道高压 ,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的疾病 ,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通常以手术方法解除胆道梗阻是治疗本病的必要手段 ,急诊手术探查对这样急性重症病人来说 ,无疑是一次严重创伤。本组采用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来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 ,女13例 ,年龄29~75岁 ,全组入院时均有上腹部或全腹剧痛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表现 ,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 ,所有患者分别经B超、CT及淀粉酶检…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P)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最常见的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约占7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AB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目前对ABP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治疗时机的选择也存在争议,其中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曾被视为AP治疗的禁忌证,随着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学者认为胰腺炎早期适时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本文作者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99例ABP患者分组给予内镜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资料,作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探讨早期内镜治疗ABP的优劣.方法 将191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65例)、保守组(75例)和手术组(51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日数.结果 与保守组相比,内镜组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膜刺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率低(P<0.05).与手术组相比,内镜组MABP并发症率低(P<0.05);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率低(P<0.01),死亡率有所下降(4.3%:14.3%:25.0%),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入院后24~48 h内)内镜治疗SABP安全有效,并优于常规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对MAM3P优势不明显,故应主要针对合并胆道梗阻或胆管炎患者. 相似文献
4.
5.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我院2000年5月以来开展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6例,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张立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4):156-158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将1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重症组86例和轻症组94例。以上患者再分成两组,分别予以早期内镜治疗和保守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与重症保守治疗组相比,重症内镜治疗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腹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而轻症内镜治疗组与轻症保守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早期行内镜治疗,而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或者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雪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57-58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4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28例)和内镜治疗组(36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守治疗组28例患者中有7例有并发症,其中有4例行急诊手术;2例(7,14%)死亡。内镜治疗组5例发生并发症,无中转手术治疗病例,无死亡病例。内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天数、体温正常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淀粉酶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等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疗效好,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并且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W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l例得到治愈,l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10月-2005年8月共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2例,均于发病48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取石或碎石网篮取石术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的成功率为90%[20/22]。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腹痛缓解快,住院时间短,从术后第2天开始血、尿淀粉酶明显下降。结论内镜治疗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胆石症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纽行ERCP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痛情加重者,其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可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得到快速及时的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RCP对可疑胆道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近3年该科应用ERCP及相关技术诊断及治疗可疑胆道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3例可疑胆道疾病经B超、CT或MRCP检查未得出明确诊断,经ERCP检查未见异常3例,行EST50例,其中乳头狭窄20例,胆总管末端小结石22例,8例乳头或壶腹癌,均经病理证实,该组病例中ERCP全部成功,无严重合并症。结论B超,CT或MRCP无法完全代替ERCP,ERCP及相关技术对可疑胆道疾病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治疗性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erea-tography,ERCP)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与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的264例胆源性S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随机分为急诊ERCP治疗组(140例)及药物治疗组(124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内科基础治疗,急诊ERC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急诊施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鼻胆管引流(ENBD)或鼻胰管引流(ENPD);对疑有胆总管结石梗阻者、在EST后经内镜取石。记录两组血淀粉酶恢复与腹痛缓解时间、中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评定入院1d、3d、6d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急诊治疗性ERCP成功137例、取石成功率约为74·5%,留置ENBD或ENPD的成功率为97·8%,急诊ERCP治疗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与腹痛缓解时间较短、患者入院后APACHEⅡ评分亦较药物治疗组下降快;急诊ERCP治疗组的并发症率为5·7%、转手术率是3·6%、病死率1·4%,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其并发症率29·8%,转手术率15·4%,病死率7·3%),P<0·05,平均住院日和费用也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以胆源性为主因的SAP,施行急诊ERCP介入治疗是救治SAP有效的微创诊治措施,急诊ERCP介入治疗在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均优于单纯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EK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ERCP术后淀粉酶变化,观察诊断及治疗性EPCP术后并发症的不同.结果 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后6h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4h后无明显差异;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多见于诊断性操作,且诊断性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12.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行ERCP术,并不增加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效的胆胰管引流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Kunyi Liu Xuechen Liu Chengyi Shi Siqi Liu Hongwei Du Yan Li Na Wang Zhijie Feng Huiqing Jiang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21,49(11)
Pancreas divisum (PD) is a common pancreatic malformation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fusion between ventral and dorsal pancreatic ducts. There is a small branch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in incomplete PD, and this variation has an incidence of 15%. A 43-year-old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showed that the ventral pancreatic duct was curved, with a local pouchlike dilatation.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supported the diagnosis of incomplete PD and showed a thin branch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ntral and dorsal pancreatic duct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and papillotomy of the minor papilla with double plastic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One pancreatic plastic stent was inserted across the minor and major papilla over the guide wire, creating a U-shape. The other wire-guided plastic stent was inserted through the minor papilla into the dorsal pancreatic duct. The pancreatic fluid drained smoothly after stent placement. During the 6-month follow-up, the patient remained well, without recurrence of pancreatit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经ERCP诊治的胆胰疾病患者发生ERCP后胰腺炎(PEP)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PEP分成2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研究ERCP成功率为94.72%,PEP发生率为9.76%;PEP组与非PEP组患者在年龄、胰腺炎病史、胰管显影、导丝多次进胰管、EST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纪轻、胰腺炎病史、胰管显影、导丝多次进胰管、EST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胆管引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胆管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支架组(n=38)和常规组(n=67)。支架组患者采用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单猪尾胰管支架胆管内引流;常规组患者采用ERCP+EST/EPBD+取石+ENB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acute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情况;观察支架组胰管支架脱落、内镜下支架取出等情况。结果:支架组患者PEP发生率为13.1%(5/38),常规组患者PEP发生率为14.9%(1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中有3例患者术后第1天支架从胆道脱落,1例因上腹部不适于术后3d拔除支架,8例术后2周仍未脱落,遂经内镜成功取出;其余26例患者于术后2周内支架脱落并经消化道自行排出体外,未发生消化道梗阻、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后,可应用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行胆管内引流以预防PEP的发生,降低PEP的严重程度。胰管支架多可自行脱落,安全排出,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诊断及治疗性ERCP在肝胆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进行生长抑素预防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研究.方法 42例胆胰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了ERCP、B超和CT检查;ERCP和EST诊治肝胆管结石64例75例次;62例次患者分别于ERCP和EST术前和/或术后应用奥曲肽或施他宁后检测血尿淀粉酶.结果 B超诊断率为26.20﹪;CT诊断率为66.70﹪;ERCP诊断率为97.60﹪.75例次行ERCP或EST,成功70例次,失败5例次,成功率93.33﹪.36例EST中,胆总管单发结石14例;多发结石19例;33例取石成功.胰管显影30例,占40.00﹪.8例术后放入鼻胆管引流(ENBD).并发症为ERCP和EST后胃肠道出血2例(2.67﹪),急性胆管炎1例(1.33﹪),急性胰腺炎2例(2.67﹪).用奥曲肽后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7.24﹪和34.48﹪;用施他宁者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8.75﹪和25.00﹪;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64.71﹪和70.58﹪.奥曲肽组和施他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5);施他宁组与奥曲肽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淀粉酶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6 h内.结论 ERCP诊断胆胰疾病准确率高,EST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奥曲肽和施他宁可以减少术后患者血、尿淀粉酶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发生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cut egangrenous cholecystitis.AGC)的围术期护理。方珐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6例行ERCP+E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的16例老年AGC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老年患者ERCP+EST术后并发AGC,发生率为1.5%。16例老年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围术期精心护理均成功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AGC患者术前可发生胆囊穿孔、严重全身感染等情况;外科手术操作困难,手术中容易误伤胆道系统和肠管;术后发生胆瘘和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早期外科手术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护理是保证AGC成功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