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制的高中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乌鲁木齐市某重点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1 096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乌鲁木齐市21.1%的高中生存在睡眠障碍.不同年级、民族、性格、个人情绪、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经常上网或玩游戏、父亲或母亲是否失眠、父母要求、是否体育锻炼、学习竞争压力、考试成绩、学习负担学生的PSQ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身体健康状况、学习负担、个人情绪、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障碍的报告率较高.应教育学生调整心境,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上海市高中生睡眠不足的现况及其与日常体力活动情况的关系。【方法】2015—2016年,在上海市各个区采用按比例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所高中学校,再采取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每个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采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版)》对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和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抽取有效样本6 401人(男生占45.6%,女生占54.4%)。62.8%的被调查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小于7 h,94.8%的高中生小于8 h。单因素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高年级较低年级睡眠不足情况更严重;每日身体活动时间达60 min、每日中等强度活动达30 min、每天步行或骑车达30 min、每周体育课数、每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均与睡眠时间正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每日步行或骑车时间、每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对于高中生睡眠时间有促进作用。【结论】上海地区高中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体力活动中步行、骑车及课外体育锻炼对睡眠时间起正性促进作用,在健康教育中应鼓励学生每日多步行或骑车、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改善睡眠时间不足。  相似文献   

3.
了解郑州高职院校学生体力活动状况及其与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关联,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郑州市4所高职院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中抽取6224名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 郑州高职院校大学生静态行为、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分别为(91.23±56.25) (56.25±40.21) min/d,焦虑和睡眠得分为(37.41±7.72)(7.91±1.77)分.大学生体力活动合格率为22.27%,静态行为合格率为51.83%,焦虑检出率为9.22%,睡眠不良检出率为52.81%.女生静态行为合格、焦虑和睡眠不良的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7.16,5.93,39.34,P值均<0.05).体力活动合格男生的焦虑和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不合格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3,-11.25,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均合格者相比,两者均不合格学生发生焦虑情绪和睡眠不良的风险分别为2.45和1.89倍,调整后分别为2.24和1.49倍(P值均<0.01).结论 郑州高职院校学生体力活动不足、静态行为较长问题严重,是导致焦虑、睡眠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应从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和降低静态行为人手提高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征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1885-1888
了解南京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保持良好体能提供支持.方法 在南京市4个区选取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4 462名中学生进行中文版体力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PAQ-A)调查.结果 南京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总分为(2.71+0.83)分,中高强度总分为(1.47+0.27)分,男生体力活动总分和中高强度总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46,-9.04,P值均<0.01).初中学生的体力活动总分、中高强度总分均高于高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46,-7.86,P值均<0.01).高中学生视屏时间高于初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98,P<0.01).父亲不同学历男生和女生的体力活动总分和视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母亲不同学历男生在体力活动总分、中高强度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3,4.26,P值均<0.05);母亲不同学历女生的视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学段、性别、父亲学历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均会产生影响(P值均<0.05),高中阶段(OR=2.25)、女生(OR=3.43)及父亲学历为大专(OR=1.62)、高中(OR=2.01)、初中及以下(OR=2.08)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呈正性相关.结论 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生和初中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女生和高中学生,高中学生视屏时间高于初中学生,父亲学历层次低的家庭子女体力活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焦阳  刘洲  张晓丹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7):1047-1051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睡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3月从北京、天津、武汉各选2所高校(体育类/非体育类各1所)共2 80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采集受试者睡眠状况及睡眠时间(SD)、久坐行为(SED)、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大学生各项指标之间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结果  疫情期间男生MVPA时间(0.5 h)高于女生(0 h)(Z=-4.21,P<0.01);≤18岁学生的SED时间(11.1 h)高于19~21岁及以上学生(9.3, 10.3 h)(F=7.90,P<0.05);居住在城市、城乡结合的学生SED(10.5, 9.5 h)高于农村学生(9.0 h)(F值分别为9.56,10.73,P值均<0.01);体育专业学生的LPA、MVPA时间(3.9,1.0 h)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3.0,0 h),SED及睡眠时间(8.3,9.8 h)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11.1,11.1 h)(Z值分别为-2.99,-4.73,-4.73,-2.42,P值均<0.01)。睡眠质量一般和睡眠障碍学生的LPA时间均低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SED时间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F值分别为7.67,8.62,P值均<0.05)。控制性别、年龄、居住地、专业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时间不足易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OR=0.84,95%CI=0.71~0.99,P<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普遍存在久坐时间过长、体力活动不足等问题,睡眠质量也不容乐观,低强度体力活动不足可能会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中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睡眠、焦虑的关系,为改善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提供切实有效的证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3—7月选取扬州市4个县区12所初中的11 436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体力活动等级量表(PARS-3)以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采集受试者体力活动等级、睡眠得分以及焦虑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分析初中生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焦虑的关系。  结果  有34.30%的初中生为低体力活动水平;初中男生的体力活动得分(32.01±13.02)高于女生(24.73±12.30)(t=30.73,P < 0.01);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学生焦虑、睡眠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0.20,1 570.20,P值均 < 0.01);体力活动水平与性别(χ2=918.11)、父母运动支持(χ2=100.04)、睡眠质量(χ2=2 903.64)、焦虑(χ2=521.38)均相关(P值均 < 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B=-3.61,P < 0.05);中、高体力活动水平与焦虑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0.98,-0.91,P值均 < 0.05)。  结论  扬州市初中生体力活动水平不理想,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焦虑等问题,适当的体力活动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状况及其与心肺耐力的关系,为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在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国六大行政区抽取7~18岁的4 269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基本情况、20 m往返跑测试及体力活动状况的测试和调查.结果 男生每天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为(31.49±...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状况以及与体力活动动机之间的关系,为留守儿童青少年保持良好的体力活动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2018年3—4月在新疆经济欠发达的和田、喀什地区抽取1 024名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量表和锻炼动机量表的调查。结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得分为20.07±15.89;锻炼动机中最高的维度为健康动机(4.08±0.68),最低的为外貌(2.84±0.98)。女生体力活动得分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锻炼的动机中能力、社交、乐趣维度得分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中学生体力活动高于高中学生(P0.05)。回归分析显示,乐趣和能力动机对体力活动起到预测作用(R2=0.141,F=22.564,P0.05)。结论内部动机的有效激发是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体力活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及亚健康得分的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四川文理学院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00人,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亚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81份,有效回收率为90.5%。高、中等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时间女生高于男生,周末及总的睡眠时间男生高于女生,亚健康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亚健康得分与中、低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呈正相关(r=0.196,0.192,0.170,均P0.05),与高强度体力活动呈负相关(r=-0.149,P0.05),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r=0.147,P0.05)。结论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或者改善亚健康可能是不利的,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和充足的睡眠对改善健康可能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王芸  苏沂 《社区医学杂志》2021,(12):754-757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10-10-12-30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个社区(水磨沟区和沙依巴克区)≥60岁的448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老年人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3-4月在乌鲁木齐市20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8 242名中学生进行睡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4.97±2.48)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8.44%,男生(26.36%)低于女生(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1)。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18±1.16)h/d,睡眠不足的检出率为48.24%。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47%,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初中高于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11.21、44.3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性别、年龄、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B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与BMI呈现负相关关系,年龄与BMI呈现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男生睡眠时间不足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23, 95%CI:1.04~1.47,P=0.02),未发现睡眠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亦未发现女生睡眠时间和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关联。结论 中学生睡眠时间与BMI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男生睡眠不足可能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性,为进一步精准分级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省18个市县选取31所中小学的13 193名学生,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整体近视率为52.49%,其中城市近视率为56.57%,高于农村的49.04%(χ2=74.366,P<0.001);近视存在学校聚集性,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城市学生中,女生(OR=1.762,95%CI:1.494~2.079)、年龄大(OR=1.181,95%CI:1.062~1.312)、上学日放学后静坐学习时长≥2 h(OR=1.188,95%CI:1.032~1.367)和周末看电子产品时长≥1 h(OR=1.207,95%CI:1.028~1.418)的近视风险相对较高(均P<0.05);在农村学生中,女生(OR=1.724,95%CI:1.499~1.983)、年龄大(OR=1.198,95%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参加文化课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11月在湖南省抽取8 467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相乘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I)及交互作用指数 S (Index S)探讨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对视力不良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8 467名调查对象中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5 612名,检出率为66.28%。学龄前参加过文化课学习者,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是不参加学习者的1.500倍(95%CI:1.331~1.689,P<0.001),每日户外活动<2 h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每日户外活动≥2 h者的1.247倍(95%CI:1.103~1.409,P<0.001)。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03)。在调整相关因素后,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RERI、API、Index S分别为0.529、0.310、3.973。结论 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均与视力不良发生风险相关,并两者对视力不良有交互作用。因此,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以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32 810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有骑车违规行为的研究对象分为4类风险等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险4级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联强度。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率为80.0%,其中,37.2%的人报告有骑车违规行为。男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骑车违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学生骑车违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学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高于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男生、高中生和重组家庭学生分别比女生、初中生和其它类型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风险等级较高(3、4级)的违规行为;农村学生不同风险等级(1、3、4级)违规行为的报告率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学生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最高;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75,95%CI:2.51~3.01)、农村(OR=1.41,95%CI:1.30~1.54)、母亲文化程度高、重组家庭(OR=1.51,95%CI:1.10~2.10)、有步行违规、有非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OR值分别为2.47、1.29、1.80,95%CI分别为2.19~2.78、1.12~1.49、1.57~2.07)是骑车风险4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骑车危险行为与性别、学段、城乡、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的骑车违规行为进行干预时,应考虑从个体、人际、组织、社区和国家政策五个水平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8年对河南省新乡市6 195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关联。结果 共6 194名青少年完成问卷,男性2 586名(41.8%),女性3 608名(58.2%),青少年焦虑情绪在男女性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χ2=3.400,P>0.05)。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关爱(OR=0.969,95%CI:0.953~0.984,P<0.001)、母亲鼓励呈负相关(OR=0.974,95%CI:0.953~0.994,P=0.013);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控制(OR=1.088,95%CI:1.064~1.113,P<0.001)、父亲控制呈正相关(OR=1.042,95%CI:1.019~1.066,P<0.001)。青少年焦虑共病抑郁情绪和母亲控制(OR=1.065,95%CI:1.035~1.096,P<0.001)和父亲控制(OR=1.068,95%CI:1.038~1.099,P<0.001)显著正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关爱是青少年焦虑的保护因素,控制是青少年焦虑的危险因素,尤其父亲控制是青少年的抑郁共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的腹型肥胖变化情况,探索学生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库中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出腰围、身高信息不完整以及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异常样本,纳入分析共计228 562名。采用国内制定的腰围界值点和国际常用腰围身高比≥0.5判定腹型肥胖;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腹型肥胖年份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值分别为(64.96±9.79)cm 和0.428±0.048,2014年分别为(65.90±10.07)cm 和0.434±0.051,2014年显著高于2010年(P<0.001)。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腰围界值:13.84%<17.13%;腰围身高比界值:8.91%<11.23%,P均<0.001)。2014年腹型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东中部高于西部,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37,95%CI: 2.26~2.48)、城市(OR=1.25,95%CI: 1.20~1.31),东部和中部(东部:OR=1.29,95%CI: 1.22~1.37;中部:OR=1.08,95%CI: 1.02~1.15),7~9岁和10~12岁(7~9岁:OR=1.89,95%CI: 1.77~2.03;10~12岁:OR=2.07,95%CI: 1.89~2.26)、早餐<3~5次/周(OR=1.17,95%CI: 1.07~1.28)、不愿意长跑锻炼(OR=1.72,95%CI: 1.64~1.80)、每天电视时间≥1 h(OR=1.06,95%CI: 1.01~1.13)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可能与腹型肥胖无关(P>0.05)。结论 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学生腹型肥胖可能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上海市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1年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34个中学125个班级4 536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学生版长处与困难问卷(SDQ)以及自编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问卷采集信息,分析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共收回问卷4 536份,其中有效问卷3 615份,有效率为79.7%。中学生总体心理问题异常检出率为9.1%,临界为11.0%。经常存在母子冲突和父子冲突的学生总体心理困难得分显著高于亲子关系和谐和一般的学生(P<0.05)。家庭因素中经常不和的父母关系(OR=1.351,95%CI:1.015~1.799,P=0.039)、母子冲突(OR=1.584,95%CI:1.133~2.216,P=0.007)和父子冲突(OR=1.461,95%CI:1.030~2.073,P=0.034)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上海市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父子冲突和母子冲突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示改善亲子冲突对维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影响中学生青少年肥胖的因素,并为以后肥胖症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在昌吉市随机抽取一所中学,以新疆昌吉市某中学12~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学号随机抽取330名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分析与肥胖的关系。结果肥胖检出人数为17人,检出率5.3%。肥胖学生与非肥胖学生在是否经常食用烧烤和油炸食品、汉堡炸鸡等快餐、作业量多少、学习生活中的疲劳感和每周40 min以上的课余体育锻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219、41.398、32.103、12.359、19.608,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食用3d及以上汉堡炸鸡等快餐(OR=1.766,95%CI:1.018~3.061,P=0.043),每周食用3d及以上食用烧烤和油炸食品(OR=2.230,95%CI:1.125-4.419,P=0.022)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少的课后家庭作业量为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97,95%CI:0.174~0.904,P=0.028)。结论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和作业量多少与肥胖存在相关关系,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应减少作业量以降低肥胖的发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18个月婴幼儿头颅畸形的头颅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头颅畸形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于2022年1月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时诊断为头颅畸形的228名婴幼儿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性别、年龄匹配的394名头颅形态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婴幼儿头颅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两组间基本信息、母亲孕产史、睡眠姿势、骨密度等差异分析头颅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8个月头颅畸形患儿头颅形态特征:头颅畸形组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6月±7 d的占比最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颅畸形占比呈下降趋势;短头畸形的检出率最高,且不同类型头颅畸形在年龄(χ2=34.409)和严重程度(χ2=11.40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颅畸形组和正常组在单/双胎(χ2=4.724)、新生儿期头部损伤史(χ2=8.430)、睡眠姿势(χ2=23.881)和骨密度(t=2.7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状况及其与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有效引导中学生合理饮食行为,保障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月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乌鲁木齐市所有中学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72个班级的3 4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吃甜零食、经常吃蔬菜、讨厌吃某类食物的女生(87.6%、61.2%、93.5%、45.6%)比例显著高于男生(54.3%、51.5%、91.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喝牛奶、经常吃早餐的汉族学生(87.5%、72.4%、86.2%)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学生(55.0%、65.7%、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OR=1.44,95%CI为1.09~1.88)、存在不良饮食习惯(OR=1.43,95%CI为1.11~1.89)和经常吃小摊食品(OR=1.34,95%CI为1.08~1.73)的中学生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与肥胖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中学生良好饮食行为教育,并运用到生活中预防肥胖的发生,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