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加强无锡市惠山区辖区内各基层医院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开展区级药事质控,提升全区各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减轻患者负担。方法:区医药协会下设区药学质控小组,质控小组确定每年的区级药学质控重点,设计质控检查表;将资料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每年规范开展2次质控,由区医药协会发布区药事质控通报,责令医院限期整改并复查整改情况。结果:2018年起连续开展了三年的区级药学质控工作,质控的11家医疗机构中有8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处方和病历合理率均显著提升。2020年精麻药品处方合理率提升至100%,I类切口病历合理率达到95.29%。结论:健全区级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开展区级药学质控工作,强化区级药学部门的协同管理,为行政管理和监察提供实时数据,极大提升了辖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苏州某三级医院通过处方点评、专项医嘱点评、信息化管控、行政干预等多种措施,对提升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苏州某三级医院2016年和2017年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综合管控,人血白蛋白等三类药物处方合格率2017年较2016年均有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略下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比例2017年较2016年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院中药注射剂、中成药、方便门诊慢病药品、人均出院费用、人均出院药费,2017年同比2016年均有下降。结论:综合性管控后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升,管控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的总结分析,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2010年4月-2011年4月随机点评门诊处方4320张,对其中处方的基本指标和规范化、用药的合理化及有无超常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合理处方4105张,占总处方的95%,不合理215张,占总处方的5%。结论: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从药品供应、药品调剂、抗菌药物管理和药学服务四个方面对2019年1-6月、2020年1-6月、2021年1-6月常州地区三级医院的药事管理质控指标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 Wallis H 检验。结果:疫情不同阶段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率、二级库周转天数、门诊处方总数、急诊处方总数、出院患者人数、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医嘱干预率、参与临床会诊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占比、急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监护率、人均每周开展临床查房次数、人均每周开展药学查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疫情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与调剂工作影响显著,对抗菌药物管理及药学服务影响较小。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下的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管控,拓展药学服务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处方设为对照组(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前),并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处方设为观察组(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后),对照分析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前后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从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析,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22.470,P=0.000);从基本药物在处方用药中使用率分析,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94.930,P=0.000),对照组11张处方用药不规范、20张处方用药不适宜、12张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联用、28张超常处方;观察组2张处方用药不规范、6张处方用药不适宜、3张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9张超常处方。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4.40%),(t=15.093,P=0.000)。结论:通过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可以强化处方管理工作,使处方质量提升,对临床合理用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2008年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和效果。方法抽查2008年上半年度以及下半年度门诊处方各9000张并对问题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点评情况、观察点评效果。结果下半年处方书写中用法不明确、药品规格错误、诊断缺项、药品大于5种、年龄缺项及其他错误项目发生率明显少于上半年,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s)。下半年处方用药中用法及用量错误、滥用抗生素、同类药品的重复使用、诊断与用药不符、联合用后毒性增加或疗效降低及配伍禁忌明显少于上半年,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并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中中药处方点评对用药差错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查医院中药房2019年1月—2020年12月开具的700张中药处方的调配情况,其中,2019年1—12月的350张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前,2020年1—12月的350张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后。比较两个年度中药房的饮片调配差错率。结果 2020年度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后的饮片调配差错率明显低于2019年度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前的饮片调配差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处方点评,对于中药房饮片调配来说,能够起到很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未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的2100张处方中选取200张处方设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4月-2020年6月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的2100张处方中选取200张处方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门急诊处方及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一12月门急诊处方12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进行分类和分析,统计各种不规范处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不合格处方530张(4.42%),其中男性患者261张(49.2%),女性患者269张(50.8%),男女患者处方数基本相当;年龄〉50岁的患者处方数最多,为236张,结构比为44.5%,;不规范项目最多为用法用量输入错误,共170张(32.1%);临床诊断分布情况中,仅有1种诊断者比例最高,为365张,占68.9%;小儿内科不规范处方最多,为125张,占23.6%。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对提高药学人员审方能力,保证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的总结分析,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2010年4月-2011年4月随机点评门诊处方4320张,对其中处方的基本指标和规范化、用药的合理化及有无超常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合理处方4105张,占总处方的95%,不合理215张,占总处方的5%。结论: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19—2021年同期我院抗精神病药的门诊用药情况,以期为早期患者的心理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比2019年—2021年每年1-2月抗精神病门诊处方量、总治疗人次数(TPD)等相关指标来评价用药情况。结果:2021年、2020年我院抗精神病门诊总治疗人次数(TPD)较2019年同期均值分别增长45.7%、54.8%,2021年、2020年我院抗精神病门诊处方量较2019年同期均值分别增长39.5%、48.4%。结论:2021年、2020年抗精神病用药比例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为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有效、安全,应切实加强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武警成都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抽取武警成都医院2012年和2013年门诊处方共2 400张,对处方基本指标、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进行归类总结,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处方平均用药种数为2.4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注射剂使用率为21%,使用通用名的药品比例为74%,平均人均处方金额176.35元,不合理处方192张,合理用药率92%。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后,武警成都医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很大提高,合理用药情况有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应探讨在门诊药房实行事前审方的药学服务模式,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6月我院门诊药房的2472张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2010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的规范性、适宜性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结果:2472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2287张,处方合理率为92.52%(2287/2472),不合理处方185张,不合理率为7.48%(185/2472),185张不合理处方共存在231个不合理原因,占比22.51%。结论:我院2022年1月~6月的门诊处方不合理率较高,不合理类型以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为主,临床药师需进一步加强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及点评力度,以保证门诊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病床用药情况,了解家庭病床药学服务质量,为药师参与家庭病床服务、提高居家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家庭病床病例,每份病例按月随机抽取1张用药处方进行评价(最多不超过5张),并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满分组和扣分组。对比分析两组家庭病床病例的处方及其与患者基础情况、患病种类数、床日均费用的关系和影响。结果:满分组和扣分组的家庭病床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差异(P>0.1),但同时罹患疾病种类数差异显著(P<0.001),且床日均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病床患者年龄普遍较大,罹患疾病种类多,与用药处方开具难度和出错率成正比例。专业药师融入家庭病床服务、为患者提供相对稳定而持续的全周期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处方质量,提升家庭病床服务效能,更好推动居家养老举措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门诊中成药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12月的12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100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0.58%,113张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25.66%(2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占68.14%(77张);超常处方占6.19%(7张)。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给药等方面。结论该院2013年中成药处方合格率偏低,需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干预,以促进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金华市金东区15家基层卫生院门急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对策,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方法:从各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抽取同一时间段的各科处方,确保每位医师被抽足50张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在7 25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 552张,占48.99%。其中不规范处方2 77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78.23%;用药不适宜处方62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7.68%;超常处方14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8%。结论:基层卫生院门急诊处方存在较多问题,处方合格率较低,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学习,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药品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一套标准化的处方点评模式,以促进合理用药,改善医疗质量。方法:某三甲综合医院制定处方点评制度、优化点评流程、确定处方点评内容、配备处方点评系统、发挥点评专家组职能及加强处方点评结果应用,建立一套高效的处方点评模式。对2018年-2020年处方点评比例、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等关联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考察该点评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2018年-2020年处方点评比例分别为3.08%、3.51%和 4.79%,医嘱点评比例分别为11.73%、16.68%、17.02%;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逐年升高,由2018年的27.94%升至2020年的32.41%;3年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占比持续下降,由2018年的96.32%降至2020年的90.73%。结论:处方点评模式实现了处方点评比例、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等多项药事指标的持续改进,在促进合理用药,改善医疗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联体内处方点评工作实践,总结分析医联体合理用药发展方向。方法 从2019年7月起对青岛市中心医院下属3家社区医院进行处方点评,对集中问题进行反馈、讨论。结果 2019—2021年,经不合格处方整改、建立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流程等工作,3家社区医院的处方不合格率从2019年的10.67%降到2021年的1.96%(χ2=167.223,P<0.001),不合格用药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不合格处方整改、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联体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了基层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丁坤林 《中国校医》2019,33(11):852-855
目的 了解南京大学医院门诊处方特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加强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简单随机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院3 436张门诊电子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 3 436张门诊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开具2.81种药物,平均每张处方开具药品140.77元,全部使用药品通用名,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达20%,使用注射剂的处方达4.3%,基本药物使用数占总药品数达50.93%,合理处方百分率为95.66%;不合理处方149张,主要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应持续开展并加强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单张处方金额,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血病历质量缺陷,改进管理策略,提高输血病历质量,保障临床合理用血和医疗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2022年质控检查中发现的输血病历质量缺陷,针对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抽查病历114份,2019年—2022年合格病历数量和合格率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项缺陷病历数量和缺陷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缺陷病历数量和缺陷率也是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查病历中非手术科室的输血病历合格率(75.00%)明显高于手术科室(4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前相关检查、输血前适应证评估、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及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结论:可通过开展培训、质控检查、权限管理、考核奖惩及信息化建设等提高输血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