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亚萍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89-889,891
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超声造影检出得局限性胃壁增厚66例患者资料。均常规检查后饮"胃窗"显像液,观察胃病变部位、胃壁厚度和蠕动情况。结果胃癌以胃窦部近小弯侧多见,胃壁部明显不均匀、不规则增厚,局部蠕动僵硬。胃溃疡49例,胃超声造影检出42例,不能明确区分者5例,漏诊2例;胃癌17例,胃超声造影检出14例,不能明确区分3例。胃癌诊断符合率为82.3%(14/17)。结论胃超声造影对胃癌诊断符合率较高。胃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胃腔内病变,还能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及胃腔外周邻近器官情况,且检查无痛苦无创伤,是胃癌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会宝  刘百灵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72-73,157,F0003
目的探讨自然或空腹状态下胃的显示方法,提高超声对空腹状态下胃常见病变的识别能力。方法①采取剑突下左肋缘斜切面、剑突下横切面、右肋缘垂直切面,并充分利用肝、胆、脾、胰腺等自然声窗的对照作用,全面观察食道腹段、贲门胃底部、胃小弯、胃窦与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从胃壁厚度、柔韧度、连续性、贲门与幽门大小、胃壁蠕动等情况。②将空腹状态下所发现的胃溃疡、胃十二指肠穿孔、胃癌等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空腹状态下超声检查胃120例,其中,50例为正常胃,典型胃溃疡2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7例,胃癌21例,十二指肠球部腺癌1例,胃平滑肌瘤1例,共计70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研究空腹状态胃及其常见病变的超声检查方法,有利于发现病变。提高胃部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对35例临床诊断胃病变准备手术的患者作了经腹胃超声检查,并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胃癌30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溃疡病3例。超声检查对病变的检出率为88.6%,对胃癌浸润深度预测的符合率为82.8%,淋巴结肿大预测的符合率为55.6%。超声检查能良好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及其厚度,对胃癌术前浸润深度、范围的判断和处置可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8年至1985年2月,共作纤维胃镜检查2173例,检出胃癌101例(全部皆经病理证实),检出率4.64%。其中早期癌2例(1.98%);进展期癌99例,(Ⅰ型39例,Ⅱ型33例,Ⅲ型23例,Ⅳ型4例)。病变部位在胃窦48例(47.5%),胃体36例(35.6%),胃底贲门部15例(14.6%),吻合口2例(1.98%)、胃镜诊断及窥视下活检之符合率81.35%,漏诊8例(7.92%),误诊为胃癌2例(0.092%)。并对漏诊、误诊,胃镜诊断与活检对比,胃镜诊断与钡餐检查对比,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梁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95-1896
随着消化道内镜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内镜下病灶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的胃癌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3月—2010年12月经胃镜检查或病理证实的胃癌174例,其中11例胃角癌内镜下病灶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特征,而黏膜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为胃角癌,占检出胃癌总数的6.3%.总结分析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残胃癌及残胃黏膜病变的病因及相互关系及残胃癌早期诊断问题.方法:以167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行远端胃次全切除后5年以上的残胃病人的胃镜及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7例中检出残胃癌1例,检出率0.60%;检出临界性息肉病变3例,检出率1.80%.残胃黏膜的内镜所见:黏膜明显发红(64.07%),粗大皱襞(20.96%),息肉(10.18%);病理组织学检见萎缩性胃炎(56.29%).结论:吻合口病变较残胃体严重,胃镜下重度黏膜发红,病理组织学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在吻合口均比残胃体明显多见.  相似文献   

7.
王文元  齐幼平  袁韬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9):631-631,634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检查(transabdominalultrasonography,TAUS)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胃癌患者经腹超声检查资料,并与胃镜活检或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例早期胃癌未检出,其余49例进展期胃癌均经超声检出。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闫文荟  王俊娥  赵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2):140-142,144,封4
目的 探讨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经我院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经"电子内镜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送病理确诊的胃壁隆起性病例.回顾性分析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与电子胃镜对胃黏膜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MEUS)在胃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5例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EU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内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对76例MEUS诊断为胃平滑肌瘤的病例均行内镜下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将胃镜、MEUS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胃平滑肌瘤76例,其中病变起源于黏膜肌层62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14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位于胃底部14例,胃体部28例,胃窦部34例;直径〈2cm 64例,〉2cm 12例。7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病变,7.5MHZ适合于显示病灶内部回声,12MHZ显示病灶起源较清楚。病理均提示为胃平滑肌瘤,其起源层次与超声内镜诊断结果一致,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胃平滑肌瘤的病变层次结构,根据其诊断结果对胃平滑肌瘤行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早期胃癌患者,遵守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给予对照组行染色放大胃镜检查,给予观察组行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内镜诊断结果。结果胃小凹Ⅰ型以及胃小凹Ⅱ型主要是炎性病变,而胃小凹Ⅲ型以及Ⅳ型则主要是异型增生或者肠腺化生,胃小凹Ⅴ型主要是进展期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由此可见,胃小凹的分型程度越高,则代表病变越严重。经过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检查,发现14例胃窦病变(56.0%),3例胃角病变(12.0%),8例胃体病变(32.0%);T分期准确率为87.6%,N分期准确率为75.3%。观察组对早期胃癌以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进展期胃癌、炎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在临床中选择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进行诊断,优势较为明显,诊断准确率较高,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CT及胃镜在诊断胃间质瘤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08年~2012年来院诊治的216例胃间质瘤患者,分析其超声、CT及胃镜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3种检查的阳性率及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CT及胃镜诊断胃间质瘤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47/147)、100%(152/152)和97.9%(140/143),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142/147)、96.1%(146/152)和94.4%(135/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CT及胃镜诊断胃间质瘤各有特点,推荐超声作为胃间质瘤术前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王秋英  刘莉  李莘  阎吉正  刘荣 《医学争鸣》2004,25(10):921-922
目的:探讨超声对比显像诊断进展期胃癌的价值. 方法:对临床高度疑诊63例进展期胃癌,首选超声对比显像检查,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胃癌59例,其中肿块型23例,局限溃疡型8例,浸润溃疡型3例,浸润型25例. 胃镜活检证实:1例误诊,1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6.6%,敏感性98.3%, 特异性75.0%. 结论:超声对比显像能确切反映进展期胃癌病理形态的切面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定性及其分型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早期胃癌病灶在白光内镜下的主要特征及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行白光胃镜初步筛查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4 月至2017 年6 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理学诊断证实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家族史、查体结果等临床资料,分析普通白光内镜下病灶的内镜下长径、部位分布、病灶质地、自发性出血、伴随黏膜色泽和形态等内镜特征,总结早期胃癌病灶的病理下长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结果: 共纳入271 例早期胃癌患者共279处病灶。在271 例患者中,男性190 例,女性81 例,平均年龄为(63.7±12.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88 例(32.5%)和腹部不适61 例(22.5%)。胃癌家族史阳性患者20 例(7.4%)。腹部查体正常的患者居多,占86.0%(233/27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率为34.2%(79/231),2011年检出率最高为45.5%(10/22),2014年检出率最低为28.1%(9/32)。在279 处早期胃癌病灶中,内镜下长径的均值为(2.01±1.20) cm,以单发病灶为主,占97.0%(263/271),主要受累部位为胃窦114 处(40.9%)、角切迹62 处(22.2%)和贲门54 处(19.4%)。病灶质地以质脆居多,占45.5%(56/123),多有自发性出血,占52.3%(146/279),伴随黏膜色泽以正常居多,占72.8%(203/279)。病灶形态以Ⅱa+Ⅱc型居多,为100 处(35.8%),有糜烂和浅溃疡等黏膜破损者152 处(54.5%)。在279 处早期胃癌病灶中,病理下长径的均值为(2.05±1.48) cm,黏膜内癌占61.6%(172/279),中分化型胃癌占52.8%(131/248)。结论: 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应注意平坦型病灶的浅表隆起和凹陷,注意有无黏膜破损,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4.
的探讨胃助显超声对胃部病变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胃部不适患者130例,首先行胃肠助显超声,然后将结果与胃镜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 结果本研究130例中,胃部疾病113例。胃助显超声诊断99例,阳性检测率为87.6%,与胃镜及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8.2%。胃助显超声诊断胃炎44例,胃癌13例、胃间质瘤7例、胃溃疡17例、胃息肉15例,食管裂孔疝3例。 结论胃助显超声无侵袭性,无辐射,容易被患者接受,对于胃部疾病有良好的诊断符合率,可以作为筛查胃肠道疾病首选方法,为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补充,为胃部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榆林市第二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发现42例胃黏膜可疑病变应用NBI-ME与白光内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病理确诊早期胃癌5例,重度异型增生10例,轻中度异型增生18例,肠上皮化生9例。白光内镜漏诊10例,检出率76.19%;NBI-ME漏诊3例,检出率92.86%。NBI-ME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白光内镜(P<0.05)。结论 NBI-ME对于胃黏膜微血管形态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病变靶向活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胃蛋白酶原C在胃癌及胃癌前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Ning PF  Sun LP  Liu HJ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818-821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对其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4 2 4例胃黏膜标本中PGC的表达情况。结果 PGC抗原在 5 4例正常胃黏膜中全部阳性表达 (10 0 % ) ,在 12 4例胃癌中表达率显著下降 (2 4 % ) ,从浅表性胃炎或胃糜烂溃疡到萎缩性胃炎或异型增生再到胃癌 ,PGC阳性表达率依次逐渐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PGC抗原的表达与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与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PGC抗原对于胃癌前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对于癌前疾病的诊断 ,对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胃癌的回族患者210例,汉族患者216例,统计相关病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胃镜、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回族胃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部疼痛、体重下降、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34.8%(回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族胃癌家族史阳性率9.33%,略高于汉族(P〉0.05),回族吸烟饮酒者较汉族低(P〉0.05),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多发,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本地区回族胃癌患者中老年男性、农民较多,家族遗传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吸烟饮酒、血型、HP感染的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在胃部常见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5例门诊疑似有胃部疾病的患者行TUI技术的胃部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胃部常见病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55例经病理检查确认的患者中,TUI技术和胃镜对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4.5%和98.2%。TUI技术诊断胃部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4/5)、特异度为96.0%(48/50)、阳性预测值为66.7%(4/6)、阴性预测值97.9%(48/49);胃镜诊断胃部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4/5)、特异度为98.0%(49/50)、阳性预测值为80.0%(4/5)、阴性预测值98.0%(48/50),两种检查方法对胃部常见病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UI技术诊断胃部常见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且为无创、可重复检查,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检出及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均行MSCT、超声(US)、胃镜(FG)、钡剂造影(GI)检查,4种方法分别独立作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种检查方法对胃癌的检出率并进行比较.40例MSCT和US均检出胃癌,两种方法术前分别进行TNM分期,与手术大体标本、病理结果相对照,比较两者对病灶分期判断的准确率.结果:MSCT、FG、GI、US检查对50例进展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98%、100%、86%、80%,MSCT的检出率与FG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GI和US(P<0.05,P<0.01).MSCT对40例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US的72.5%(29/40)(P<0.05).结论:运用MSCT薄层多期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VR),对胃癌检出、显示癌肿大体类型、肿块大小、部位判断、对邻近脏器累及程度和远处脏器转移上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检出率及TNM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自动检测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7个甲状腺结节),回顾性分析其病理学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AI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与AI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90/96)、80.49%(33/41)、89.78%(123/137),AI自动检测系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58%(86/96)、68.29%(28/41)、83.21%(114/137)。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常规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5,P<0.001);AI自动检测系统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9,P<0.001)。结论 AI自动检测系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稍逊于常规超声检查,但较相近,可作为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