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通辽市医院治疗的60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首剂3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前2 d持续微量控制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其余5 d早晚分次微量控制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泵入间时3 h/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治疗的80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24 h,持续2 d,第3天开始剂量调整为60 mg加到生理盐水100mL,静滴3 h,2次/d,持续5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凝功能指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D-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脂、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片,1 片/次,1 次/d;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以500 mL生理盐水稀释,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5 d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以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分早晚2次持续静脉滴注,每次3 h,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 d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以活血化瘀、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常规治疗,均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30 min内滴完,2 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每天用阿加曲班60 mg,以750 mL生理盐水稀释,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5 d每天用阿加曲班10 mg以100~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分早晚2次持续静脉滴注,每次3 h。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次,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一次,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使用NIHS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Barthel指数评价康复情况,统计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治疗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1次/4 h,持续48 h,然后1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BI评分、S100β蛋白(S100β)和血凝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和m R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m RS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降低,抗凝血酶(A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100β和血凝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降低脑细胞受损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24 h持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 d,第三天将剂量改为10 mg/次,2次/d,持续5 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m R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瘀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静脉泵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阿加曲班溶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持续泵注3 h,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化瘀丸,5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75%)高于对照组(7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hs-CRP、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较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注射液和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早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通辽市医院住院并在发病72 h内进展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加曲班组和尤瑞克林组,每组各46例。阿加曲班组静脉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治疗2 d,然后10 mg/d治疗5 d,早晚各1次,每次持续3 h。尤瑞克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d,前15 min内控制滴速。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临床有效率为82.6%,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在治疗7、14d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尤瑞克林组在治疗14d后才显示出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阿加曲班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尤瑞克林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在治疗7、14 d后BI分值明显升高(P<0.05),而尤瑞克林组则在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才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加曲班组BI分值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天津海滨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以500 m L生理盐水稀释,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5 d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以250 m L生理盐水稀释,分早晚2次持续静脉滴注,每次3 h。治疗组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3、7 d时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 d时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炎症因子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和炎症因子TNF-α、IL-8,同时能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或10 mg微量泵缓慢泵入,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BI指数、m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和肽素(CP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和亲和素A(CyPA)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下降(P0.05),BI评分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BI指数、mR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PV、HCT和WBV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PP、CyPA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0.01)。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中西药注射液配伍的体外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常同用的5种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配伍前后pH、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苦碟子氯化钠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体外配伍时均无沉淀产生;与丹红注射液配伍时溶液pH下降,与其余4种注射液配伍时pH均升高,但60min内pH均呈下降趋势,且与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时溶液的pH下降略快于其余3种;5种配伍液中腺苷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均匀下降趋势,与时间成负相关性;在配伍15min时测定微粒,5种配伍液全部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与这5种注射液配伍,但宜在15~30min内给药完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控制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我院干预前后(2012、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百分比由2012年的31.3%下降至21.9%,重点中药注射剂品种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2年,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下降。结论:我院制定的对中药注射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简要介绍国际注射剂使用指南和用药原则、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监管措施.为我国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列举国际上现有注射剂使用指南、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欧美等国注射剂的管理.阐述不同国家有关注射剂的相关政策。结果: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经济损失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很多国家地区都制定了多方面的政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结论: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关注射剂使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对于注射剂的使用行为的干预还未大范围的实施.各医疗机构对于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还不够全面.中国仍需参考和借鉴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诱发因素,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种中药注射剂50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所用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19例(38%)、女31(62%),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19例,38%),累及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附件(27例,54%),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是过敏样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500 mg/m2,1~5 d。治疗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20 mg/m2,1~3 d;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两种方案均自放疗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同时随访24~48个月,计算患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07%、80.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3、4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口腔炎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远期生存率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肝癌的成本-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150例晚期肝癌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即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消癌平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丝裂霉素、吡柔比星、顺铂的介入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患者分别辅以上述4种不同中药注射剂予以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5组的成本-效果。结果: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与消癌平注射液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3.05、185.14、183.83、184.95,对照组为125.84,艾迪注射液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其他3组中药注射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与消癌平注射液组治疗3个月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64%、84.62%、89.64%、80.77%,均高于对照组的57.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肝癌均优于对照组,艾迪注射液组经济学成本优于其他3组中药注射剂组。晚期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辅以艾迪注射液是较为经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观察ALT及HB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串均较对照组高,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7%、10.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4.5%、75.0%(P<0.01)。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19.
张宴斌  汪保孝 《中国药业》2013,22(8):102-103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另外加用喜炎平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