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胆囊息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一般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此种称谓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它包含了20多种病变,其中又可分三大类病变[1]: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保胆治疗方法在治疗胆囊息肉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186-1187
目的探究微创内镜保胆术胆囊息肉拆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胆囊息肉摘除术的78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胆囊切除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P0.05)。结论内镜微创保胆摘除术对胆囊息肉的疗效显著,创伤面较小,对胆囊功能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术后较快恢复,安全性高,在广大基层医院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镜保胆取息肉及术后中药调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小切口开腹或腹腔镜,切开胆囊底,应用纤维胆道镜摘除,包肉,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术后5~10 d服中药调理治疗1~2个月.结果 17例成功进行内镜保胆摘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3~5d痊愈出院.随访1~2年,B超复查胆囊壁≤3mm,未发现息肉复发;1例术中冷冻活检提示乳头状癌,改行胆囊癌根治术.结论 内镜保胆取息肉结合中药调理治疗胆囊息肉,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可明确胆囊息肉的性质,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56例胆囊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內镜微创保胆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治疗法。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以及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9.55±12.11min,出血量为12.44±2.34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1.41±3.01h,其中1例患者应用术后镇痛药物,无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对照组中手术时间为61.23±13.87min,术中出血量为25.33±4.12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3.82±4.01h,其中2例患者应用术后镇痛药物,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胆囊息肉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法可以避免传统腹腔镜治疗方式的不足,并有着手术方式简单、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6.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总被引:127,自引:31,他引:127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高科技 ,新技术 ,新概念 ;取石保胆是目的 ,内镜取石是手段 ,完全不同于老式的胆囊造瘘取石术。无胆道镜就不能完成保胆取石术。以往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 ,切除胆囊 ,无可非议。此法理论乃由德国名医Langenbuch所创 (1 882年 )。Langenbuch当时针对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容易“复发”的弊病 ,提出了“胆囊切除不是因为胆囊内含有结石 ,而是因为胆囊能生长结石。”故只能行胆囊切除。一句话 ,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太高 ,此法不能采用。1 0 0多年来人们奉为“圣旨” ,…  相似文献   

7.
李全福  许旭  张立广  张明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0):1067-1069
目的 分析内镜保胆取息肉术后息肉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患者,从随访满1年以上的患者里随机抽取胆囊息肉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先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胆囊息肉阳性家族史、吸烟史、油腻饮食及相关息肉病理类型,与保胆术后息肉复发具有相关性(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胆囊息肉家族史、吸烟及息肉病理类型与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后息肉复发相关(均P <0.05)。结论 胆囊息肉家族史、吸烟及胆固醇性息肉是内镜保胆取息肉术后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9月1000例患者行内镜下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伴随症状及防治措施.结果 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结石复发12例,胆囊造瘘5例,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4例,急性胆囊炎非计划再次手术2例,中转胆囊切除2例.结论 术前胆囊炎症、术中操作粗暴及解剖变异等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技术熟练与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 5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微创保胆取石术,于胆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皮肤3、4 cm,分层切开入腹,提起胆床底部经穿刺证实后切开胆囊1、2 cm,进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对于超过2 cm的结石或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用钬激光击碎后再行内镜取石.仔细检查证实胆囊管通畅,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无1例留置引流管.结果 1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出血及胆漏,无中转胆囊切除.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7~12d.1例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抗感染、行Ⅱ期缝合后痊愈,1例术后18个月后复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严格的病例筛选,确切的胆囊功能检查,熟练而细致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配合钬激光碎石,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此方法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祛除了病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完善保胆手术方法,提高成功率.方法 胆囊壶腹部嵌顿结石使用碎石器破碎后取出,壁间结石使用活检钳撕开胆囊黏膜后取出,胆囊内细碎结石使用结石吸附器吸出,胆囊息肉使用电活栓钳切除,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使用球形电极凝固.结果 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患者55例经碎石后取出结石,壁间结石患者235例(607处)经钳夹全部取净,胆囊内细碎小结石97例经吸引全部取出.胆囊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187例全部止血彻底.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不断创新,解决了手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更加完善,保胆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1.
以保留胆囊为目的的保胆手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往的保胆手术存在疗效差和复发率高的问题,导致保胆手术一直未能普及。新式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可以取净胆囊内的结石、处理胆囊壁的病变和保证胆囊管的通畅,明显降低了保胆术后的复发率。目前,国内国外保胆手术资料均证实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安全、简单,复发率小于10.00%,术后胆囊功能恢复快。但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长期观察,若能将大数据比对与技术相结合,会是未来保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窦道胆道镜联合肾镜保胆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9例保胆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皮经肝胆囊窦道胆道镜联合肾镜保胆取石术57例做为治疗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62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联合肾镜经皮经肝窦道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相比,同样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瘦素变化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体重指数(BMI) = 24 kg/m2为标准,分为超重组(BMI ≥ 24 kg/m2,n = 21)和正常体重组(BMI < 24 kg/m2,n = 2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前后及术后药物干预后血清瘦素水平、手术前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超重组TAG和LDL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超重组TAG和LDL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术前HDL、TC、TAG和LDL等血脂水平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期间,超重组结石复发1例,正常体重组无结石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瘦素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明显降低,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亦无明显增高,术后结石复发病例少,血清瘦素可能作为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检测指标,对于术后结石复发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间断应用抗凝药对胆囊微创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进行胆囊微创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持续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阿司匹林,对照组40例患者术前7 d停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术后输血、术前血红蛋白、术后血红蛋白和血栓栓塞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输血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微创手术患者不间断使用抗凝药物能够降低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发生率,但会延长术后出血时间,因此应当合理控制抗凝药物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血脂、血瘦素(Leptin)及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保胆取石手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无胆囊结石的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脂、Leptin及CCK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保胆组患者术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术前水平(P=0.001),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8、0.873和0.097);术后血Leptin和CCK低于术前水平(P值分别为0.000和0.000)。保胆组患者术前血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5),而TC、LDL和HDL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2、0.846和0.330);保胆组患者术前血Leptin和CCK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2和0.000)。保胆组患者术后血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9),HD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而TC与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312和0.384);术后患者血Leptin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3),血CCK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保胆取石术后血Leptin和血CCK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对于预防术后结石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血HDL较术前明显降低,而TC、TG和LDL无明显改变,说明保胆术后低脂饮食和增加适当锻炼,仍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黏膜层连续外翻、浆肌层连续内翻缝合的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4例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介绍胆囊壁切口的缝合方法。主要手术步骤包括胆囊体部纵行切开,胆道镜探查并取尽结石;4-0可吸收线自切口上端开始连续外翻缝合黏膜层,缝合至切口下端,自浆膜层出针后连续内翻缝合浆肌层;缝合边距和针距皆为1 mm左右。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半年。结果所有病例皆采用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手术时间33~78 min,平均(45.11±14.96)min;胆囊壁缝合时间9~22 min,平均(14.86±3.88)min。无胆漏、腹膜炎、结石残留、胆囊或腹腔内出血、切口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3.21±0.69)d。术后随访3~62个月,平均(35.50±18.94)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2.7%。结论黏膜层连续外翻、浆肌层连续内翻缝合的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安全、可靠,是微创保胆手术中较理想的关闭胆囊壁切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BREF)评估生活质量,同时记录2组镇痛药的使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PSQI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WHO QOL-BREF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 QOLBREF量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领域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观察组镇痛药使用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结论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减少镇痛药的使用,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2次及以上、且子宫内膜相对薄弱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在患者月经黄体中、后期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内膜分型,采用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观察血流分型,采用宫腔镜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分型,采用电镜观察患者胞饮突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和搏动指数(PI)较术前显著升高,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分型以高回声型和三线型为主。手术后患者PDI血流分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手术后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学分型为佳型者占80%,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子宫内膜胞饮突数目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采用传统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术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术后瘢痕大小显著小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术后轻度疼痛患者多于A组,术后重度疼痛患者显著少于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04%)显著低于A组(16.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比较,乳腺良性肿块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