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1999年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采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的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睑痉挛分级级别,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术后眼睑痉挛分级均明显降低,术后随访12个月,12例术前睑痉挛为3级者,术后均为0级,完全矫正.31例术前4级者,术后4例为0级;25例为l级,2例为2级.无一例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结论 对临床分级3~4级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眶周全肌切除术疗效确切.手术效果与病情临床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注射与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0-12/2015-06间在我院实施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30例60眼,同时选取年龄匹配的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30例60眼,随访观察6mo,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
  结果: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组完全缓解、明显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眼数分别为36眼(60.0%),20眼(33.3%)、2眼(3.3%)和2眼(3.3%)。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组为16眼(26.7%),24眼(40.0%)、12眼(20.0%)和8眼(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8, P=0.003)。治疗6mo后两组的复发率为93.3%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1, P<0.001)。
  结论: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对于特发性眼睑痉挛疗效好,但6 mo后容易复发。眶周全肌切除术疗效确定且长期疗效稳定,可作为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后复发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手术切除睑板前、眶隔前及上、下眼睑的眶部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治疗严重的特发性眼睑痉挛.结果 本组病例共7例,均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睑皮松弛、上睑下垂、眉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等现象均消失.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切除眼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是治疗眼睑特发性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眶隔-提肌腱膜增厚区(SAJT)法重睑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154例单睑患者行SAJT法重睑术。切除一条眼轮匝肌暴露眶隔,于眶隔与提肌腱膜融合处上方6 mm处打开眶隔,将SAJT与切口处眼轮匝肌下唇间断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上睑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为0分,138例患者全球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为非常满意,16例患者为满意。无伤口感染、上睑凹陷、重睑线消失、上睑下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AJT法重睑术效果确切,无瘢痕,是一种较理想的重睑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修复眼睑凹陷畸形伴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7月于我科就诊的13例眼睑凹陷畸形患者,其中伴有睁眼困难者4例,伴轻度上睑外翻者8例,伴中度眼睑闭合不全者1例。所有患者均予腹部颗粒脂肪或腹股沟区块状脂肪移植修复眼睑凹陷畸形。术后随访3~18个月,对比术前、术后眼睑凹陷畸形矫正情况,睁眼困难、眼睑外翻及眼睑闭合不全的矫正情况,眼睑美学改善情况等。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眼窝凹陷均获得明显矫正,睁眼困难、轻度眼睑闭合不全、轻度睑外翻等也明显改善,术后眼睑形态满意率达92%。所有患者术后无脂肪栓塞、血肿、感染、脂肪结节液化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眼睑凹陷畸形临床效果确切,同时还可改善轻度眼睑闭合不全、轻度睑外翻等症状,恢复眼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直肌转位(SRT)联合内直肌后徙术(MRC)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收治的应用SRT联合MRC治疗的38例(50眼)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棱镜角膜映光法测量所有患者第一眼位斜视度,第一眼位时应用角膜映光法评估眼球外转受限程度;Titmus立体图评估近立体视,同视机随机点图片评估远立体视。随访时间为6~14个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第一眼位的斜视度和外转受限程度,配对卡方检验比较手术前后立体视变化情况。结果 38例(50眼)患者的第一眼位斜视度由术前的(75.53±13.17)PD降至术后6个月的(5.93±2.46)PD(t=12.49,P=0.00),外转受限程度由术前的-4.50±0.68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1.87±0.55(t=-13.00,P=0.00)。术后20例患者近立体视恢复,17例患者远立体视恢复。2例患者术后仍残余小角度内斜视,配戴压贴三棱镜后复视消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垂直斜视和旋转斜视。结论 SRT联合MRC可有效矫正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减少手术累及眼外肌的数目,且术后未发生明显垂直斜视和旋转斜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 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 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敏  涂惠芳  许荣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91-2093
目的:探讨眶周肌肉切除术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选择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4-05来我科诊治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100例,根据眼睑痉挛的程度将其分成0~Ⅳ级,按分级分为两组:A 组为眼睑痉挛I~Ⅲ级患者60例,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B组为眼睑痉挛>Ⅲ~Ⅳ级患者40例,采用眶周肌肉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24 mo。结果:A组60例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57例患者眼睑痉挛分级为0级,完全矫正,2例注射后残留部分痉挛,但分级均明显下降,1例无效。 B组4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行肉毒毒素治疗已耐受,属复发性并伴有眉下垂和上睑下垂症状,均改行眶周肌肉切除术,患者行眶周肌肉切除术后,30例患者痉挛分级为0级,7例为I级,3例为Ⅱ级。
  结论:根据眼睑痉挛的临床分级,正确选择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切除术与锝99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生化及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析127例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合并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6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67例实验组在99mTc-MIBI引导下行甲状旁腺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有2例患者复发。2组患者术后生化及骨密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实验组术后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腰4节段T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9)。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更大程度地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血钙、血磷代谢,提高腰4节段的T评分,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眼行外路小梁切除术后对侧眼眼压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行单眼外路小梁切除术的37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1 d、2 d、3 d、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对侧未手术眼眼压,与术前基线眼压比较。结果 术后1 d、2 d、3 d及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患者对侧眼眼压分别由术前(16.38±4.25)mmHg(1 kPa=7.5 mmHg)升至(18.11±4.03)mmHg、(18.35±5.29)mmHg、(18.03±5.35)mmHg、(17.21±3.33)mmHg、(17.96±3.82)mmHg、(18.57±4.45)mmHg、(17.27±3.7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患者对侧眼眼压开始升高,增幅最大出现在术后1个月[(3.36±4.56)mmHg(升高21%)]。术后3个月患者对侧眼眼压开始回归基线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对侧眼眼压改变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与术前基线眼压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术后随访期内有11例患者对侧眼眼压控制不佳(继续同术前用药,眼压≥21 mmHg)需要手术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对侧眼眼压改变与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时间相关。除术后1 d(P=0.31)外,术前持续用药患者与新用药患者术后其他时间点对侧眼眼压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单侧外路小梁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对侧眼眼压升高,3个月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术前基线水平。单侧小梁切除术后应加强未手术眼的眼压监测。  相似文献   

11.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and related dystonia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is an idiopathic disorder of progressive involuntary spasms of the orbicularis oculi and upper facial (corrugator, procerus) muscles. Blepharospasm literally means spasm of the eyelids; however, most patients with blepharospasm also have or will develop squeezing in the lower face and neck muscles (Meige's syndrome, orofacial dystonia, or oromandibular dystonia). Some patients develop dystonic, uncontrolled movements in areas outside the facial nerve distribution (segmental cranial dystonia or craniocervical dystonia). Chronic, forceful squeezing by the periocular muscles becomes debilitating for the patient and leads to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eyelid deformities. Treatment has included a variety of modalities and oral medications that are of limited efficacy. Botulinum-A toxin injections have delivered the best temporary relief from this disorder, while the periorbital myectomy operation has been shown to give the best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fre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grafts in correcting volume deficit deformities after protractor myectomy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METHODS: Prospective case series. During the 13-month period from October 2000 through November 2001, all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undergoing primary eyelid protractor myectomy received an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graft to replace the volume deficit deformity created by the myectomy. Only patients who had at least 6 months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RESULTS: Forty-six patients underwent primary eyelid protractor myectomy and had a fre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graft for volume replacement. All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functional improvement of their eyelid spasms after the myectomy. Of the 3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pper eyelid myectomy, 3 patients were overcorrected and no patients were undercorrected with the orbicularis muscle graft. Two of the overcorrected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debulking of their muscle grafts. Of the 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ower eyelid myectomy, no patients were overcorrected and 1 patient was undercorrected. None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to have any spasms, contractions, or other signs of muscular activity or aberrant innervation of the muscle graft.CONCLUSIONS: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graft is a useful adjunct to protractor myectomy in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outcomes for blepharospasm patients.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e viability of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graft and may lead to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e graft in facial aesthetic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