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8月~2005年8月间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或胸痛,其中19例为健康体检发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1.2检查方法使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机,常规扫描全肺,层厚10mm,螺距1·0,对病灶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肺腺癌亚实性结节(SSN)脏层胸膜侵犯(VPI)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肺腺癌SSN的患者103例。男34例,女69例,年龄25~82岁,平均(58.5±10.2)岁。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VPI阳性组19例(18.45%),VPI阴性组84例(81.55%)。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阅读CT影像学征象,包括位置、径线、密度、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结节与胸膜关系(NPR)分为四种亚型:Ⅰ型,1条线相连;Ⅱ型,多条线相连;Ⅲ型,窄基底相贴;Ⅳ型,宽基底相贴。单因素分析比较VPI阳性组和阴性组在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03例患者包括非实性结节49例(47.57%)和部分实性结节54例(52.43%)。VPI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0.151)。非实性结节VPI发生率为8.16%(4/49),低于部分实性结节27.78%(1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R四种亚型发生VPI的比例分别为Ⅰ型6.82%(3/44)、Ⅱ型15.00%(3/20)、Ⅲ型28.00%(7/25)和Ⅳ型42.86%(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节密度和NPR分型是预测肺腺癌SSN的VP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结节密度诊断VP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53.6 %;NPR分型诊断VPI的AUC为0.726,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69.0%;两者联合诊断VPI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70.2%。结论:肺腺癌亚实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脏层胸膜侵犯的术前评估,结节密度和结节与胸膜关系分型是预测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韩仙俊 《放射学实践》2019,34(2):216-219
【摘要】亚实性结节即磨玻璃密度结节(GGN)作为一个非特异性征象,可以出现在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腺癌和良性病变(如炎症、局部纤维化、局灶性肺出血)等多种病理状态下。GG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其生长特性、密度、形态特征和影像组学技术等。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已初步应用于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别。本文对GGN的相关研究及CAD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能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CT(管电压为80和140kVp)对水模、体模、47例平扫CT无明显钙化的SPN(恶性31例,良性16例)进行扫描,测量其CT值变化,计算病灶内钙质含量,比较良恶性SPN的CT值变化及钙质含量.结果:良性SPN的CT值变化中位数为5HU,恶性SPN为4...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依据病理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浸润前病变组(32例)、微浸润腺癌组(29例)与浸润性腺癌组(36例);采用肺结节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自动计算肺结节的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和密度(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分析上述定量指标与3组病理类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最小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最大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病理类型的最大CT值分别为(142.19±133.12)、(180.72±90.51)和(260.17±134.62)HU;3组病理类型的平均CT值分别为-642.50(-693.50,-593.50)、-530.00(-567.00,-519.50)、-324.50(-393.75,-190.25);平均CT值鉴别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组(微浸润+浸润性)的最佳临界值为-557HU,诊断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93.7%;平均CT值鉴别微浸润与浸润性腺癌组的最佳临界值为-484HU,诊断浸润性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96.6%。结论:定量分析指标中的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对磨玻璃结节的病理侵袭性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孤立性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10-2007-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完整的肺孤立性结节(SPN)患者76例,以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以动态扫描中增强值>20 HU为界值计算出CT诊断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良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89.8%,90.8%,83.3%,95.7%.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0.5%,82.9%,89.1%,73.3%.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孤立性肺结节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肺结节定量参数预测亚实性结节(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共94个结节)SS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原位腺癌(AIS)6个、微浸润性腺癌(MIA)29个;浸润性病变组:浸润性腺癌(IAC)59个。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结节AI定量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概率和独立预测因子对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间年龄、长径、短径、恶性概率、体积、质量、最大CT值、平均CT值、CT值方差、球型度、最大面面积、表面积、3D长径、长短径平均值、紧凑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质量(OR=1.002,P=0.005)和平均CT值(OR=1.006,P=0.001)是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诊断阈值分别为202.2 mg、-463.5 HU。预测模型为logit(P)=0.002X1+0.006...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直径≤3.0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及难点,充分显示其特征是诊断的关键,选择正确的CT扫描技术及合适的重建方法是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显示SPN征象极其重要的环节。笔者总结分析40例孤立性肺结节靶扫描的影像资料,探讨其在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节可视影像学特征评分预测病理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共185例的CT资料。按照病理性质分为良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病变、侵润病变。良性病变为炎性结节,浸润前组包括AAH及AIS,微侵润组为MIA,浸润组为IAC。4组临床资料计量数值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筛选有统计意义的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再筛选公认的恶性征象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大小作为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大小及评分分值诊断浸润病变效能。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良性组、浸润前组、微侵润组、浸润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评分分值2.1±0.87,浸润前组评分分值2.6±1.77,微侵润组2.6±1.34,浸润组评分分值4.9±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uskal-wallis H检验性别、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支气管扭曲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集束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叶、毛刺、大小为浸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下曲线面积logistic回归模型AUC=0.880,敏感度0.823,特异度0.819;评分分值AUC=0.882,评分分值临界值是3.25,敏感度0.832,特异度0.791;大小AUC=0.770;大小临界值11.7mm,敏感度0.743,特异度0.708。结论:肺结节可视影像学特征评分分值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效能相当,可作为预测肺结节浸润病变的一种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肺结节少见CT征象对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少见CT征象,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186例肺内结节(139例周围型肺癌和47例其它肺内结节)的少见CT征象(多囊状透亮影、肿瘤胸膜侧的模糊小片状影、磨玻璃影)在肺癌和其它结节中的出现率。结果多囊状透亮影和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状影在肺癌中出现率明显高于肺内其它结节(P<0.05)。磨玻璃影在肺癌和其它结节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在肺癌中,磨玻璃影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肺癌(P<0.001)。结论多囊状透亮影和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状影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肺癌中磨玻璃影的出现常提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强化特点,探讨动态SCT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SPN患者进行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流率3ml/s,延迟15s开始扫描,至180s结束,测量结节中心增强前后的CT值,分析最大强化值及时间-密度曲线(TAC),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肺炎性结节及恶性结节均显著强化,肺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恶性结节的TAC表现为陡峭的上升支后有一较长的平台期,炎性结节的TAC表现为上升支平缓,部分见降支。结核球等其它良性SPN无明显强化。结论:动态SCT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SPN的强化峰值及TAC形态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研究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CT征象及联合两种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观察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边界是否光整、有无钙化、胸膜牵拉、毛刺、分叶、支气管截断、支气管充气、空泡、空洞及肿瘤血管征象)并测量大小。按照Lung-RADS分级标准对病灶重新分类,通过对有差异性的各个征象分值累计每个病灶的CT征象计分,对照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方法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Lung-RADS分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54.9%、68.9%、5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8(P<0.05);CT征象分值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1.5%、91.1%、83.3%,AUC为0.910(P<0.001);联合两种方法诊断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7.9%、95.6%、97.5%,AUC为0.988(P<0.001)。结论:Lung-RADS分级、CT征象对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均有重要价值,但CT征象评估的诊断效能优于Lung-RADS分级,两者联合应用可为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HRCT在PET/CT对肺内结节数量及病灶内部、周围情况检出率的补充,以探讨HRCT在补充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行全身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92例(男性50例,女性42例)发现肺内结节并且高度可疑为恶性肿瘤,常规进行同机HRCT扫描,比较、分析HRCT及PET/CT肺内结节内部及周围征像。结果:全身PET/CT检查发现肺内结节92个,而HRCT发现肺内结节102个;HRCT对肺内结节的内部及病灶周围情况的检出率优于PET/CT,在6例PET阴性结节中有3例经HRCT扫描诊断为恶性并经病理证实。结论:HRCT可以补充PET/CT对肺内结节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对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IPA9例均行常规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肿块6例,其中5例伴晕征;多发结节2制;斑点片状阴影1例。结论:靠近胸膜的肿块样阴影外围有一日晕样环状阴影是早期IPA的CT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34例孤立性肺结节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3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5例,其中腺癌20例,鳞癌4例,小细胞肺癌1例;9例良性病变患者,其中结核瘤7例,错构瘤2例.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平扫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t =0.69,P>0.05);但是在增强后CT值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节不均匀强化且增强后密度混杂分布和点条状异常强化征象强烈提示恶性病变可能,良性结节增强模式表现多样,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厘米(<1 cm)肺实性结节邻近肺组织密度改变在鉴别其性质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202例亚厘米肺实性结节(良性肿瘤56例,恶性肿瘤80例,炎性病变66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两位放射学医师分别测量环绕结节周围1 cm范围内肺组织的CT值(CT1)及同层面、同肺叶正常肺组织的CT值(CT2),并计算二者的差值(ΔCT=CT1-CT2),比较3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CT1、CT2和ΔCT值的差异。同时应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3.00 mm)观察所有结节周围肺组织密度改变情况。结果 炎性结节的CT1值[-855.42 HU(-902.30,-817.13)]明显高于良性肿瘤[-886.92HU(-918.12,-852.67)](P=0.015),但二者与恶性肿瘤的CT1值[-868.33HU(-899.50,-836.67)]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非实性肺结节(NSN)的高分辨CT(HRCT)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微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学结果证实和胸部HRCT表现为NSN的患者187例,其中男性 66例、女性121例,年龄19~81(54.8±12.2)岁。将所有患者分为MIA组和IAC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性别和年龄, 分析NSN患者的HRCT影像学征象,包括结节位置、结节径线、密度、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和周围肺气肿。对NSN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在MIA组和IAC组的分布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两组独立样本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临界值,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结果 MIA组患者9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65例,年龄25~76(50.67±12.03)岁;IAC组患者9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56例,年龄19~81(58.57±11.11)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A组与IAC组在性别、年龄、结节径线、密度、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Z=−4.577,P=0.000;Z=−8.467,P=0.000;t=−5.214,P=0.000;χ2=31.547,P=0.000;χ2=27.105,P=0.000;χ2=5.604,P=0.018;χ2=7.316,P=0.007;χ2=5.576,P=0.018;χ2=4.989,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径线和密度是预测NSN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8(95% CI:1.264~1.614,P=0.000)、1.004(95% CI:1.001~1.008,P=0.006)。ROC曲线分析结果:结节径线最佳临界值为10.0 mm,密度最佳临界值为−490 HU,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和0.714;结节径线和结节密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75.3%、83.3%、79.1%和56.7%、77.8%、66.8%。结节径线和密度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67,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9%、82.5%和80.2%。 结论 HR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NSN腺癌浸润程度的鉴别诊断,结节径线和密度是预测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浸润性肺腺癌组和非浸润性肺腺癌组的CT影像特征定量分析,提高两组之间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51例表现为单发pGGN患者,其中非浸润性腺癌组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46例,原位癌(AIS)49例;浸润性腺癌组包括微浸润腺癌(MIA)31例,浸润性腺癌(IA)25例,所有患者确诊前均行MSCT肺部平扫并1 mm薄层重建。在薄层重建图像上测量所有pGGN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分析胸膜牵拉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及支气管充气征等征象。对pGGN最大截面面积及平均CT值做ROC曲线。结果 pGGN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空泡征、分叶征及毛刺征在浸润性肺腺癌组和非浸润性肺腺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最大截面面积及平均CT值诊断价值较好,两者联合ROC曲线AUC值为0.916,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0.4%。结论 pGGN最大截面面积、平均CT值、空泡征、分叶征及毛刺征均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肺腺癌和非浸润性肺腺癌,其中最大截面面积和平均CT值诊断价值较大,两者联合AUC值较单一指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时40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60s、120s和180s测量病灶的CT值,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结核瘤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小肺癌与结核瘤的CT强化程度有显著差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瘤三种病变的TAC形态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是鉴别SPN良、恶性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