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2005年10月,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腰椎侧凸畸形角度平均31°,术前 JOA评分平均11分,均采用腰椎后路一期减压、矫形、内固定、融合治疗。结果 3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5年,矫正角度平均13°。矫正角度丧失1°-5°,平均3°。截骨融合率100%。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3分,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伴有腰椎侧凸畸形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后路器械矫正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6 2例患者采用后路器械矫正脊柱侧凸 ,其中采用三维器械矫正 17例 ,术前额状面Cobb角 4 0°~ 10 5°,平均 6 4 8° ;一维或二维器械矫正4 5例 ,术前额状面Cobb角 4 5°~ 110° ,平均 70 1°。 2 8例严重脊椎侧凸患者加用全脊柱截骨。结果 三维器械矫正组术后Cobb角矫正至 5°~ 4 6° ,平均 36 4°,平均矫正率 5 6 2 % ;一维或二维器械矫正组术后Cobb角矫正至 10°~ 6 0° ,平均 35 3°,平均矫正率 5 0 3% ,与三维矫正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χ2=0 0 36 ,P >0 0 5 )。本组只有 1例出现可逆性神经根擦伤 ,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结果显示三维矫正组术后矫正角度丢失较少 ,而一维或二维矫正组角度丢失较多。结论 三维脊柱矫正器械矫正脊柱侧凸效果良好 ,术后矫正角度丢失较少 ;传统的哈氏棒及L棒技术因其价廉仍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但需注意角度丢失的问题。严重脊柱侧凸的矫正需行脊柱截骨术 ,诱发电位的监测对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51~72岁,平均61.3岁;合并椎管狭窄症病程11个月~6年,平均3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6例患者行脊髓造影检查,术前Cobb角为(22.0±10.1)°,腰椎前凸角为(21.6±10.2)°,C7铅垂线(C7PL)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SVA)为(7.6±6.4)cm,C7PL与骶正中线距离(CSVL)为(6.8±5.6)cm。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Cobb角、腰椎前凸角、SVA、CSVL并与术前进行比较;采用腰痛JOA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10~185min,平均140min;出血量480~850ml,平均620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5年,平均2.5年。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10.5±8.2)°、(8.8±5.2)°,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5.4±14.2)°、(31.6±13.2)°,SVA分别为(0.6±3.3)cm、(-1.2±2.5)cm,CSVL分别为(2.8±1.3)cm、(1.6±1.2)cm,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11.0±1.7)分,术后即刻(22.4±2.4)分,末次随访时(24.0±2.1)分,结果:优13例,良8例,可3例,差2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矫正丢失,无椎间隙塌陷、神经损伤、钉棒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LSS)并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LSS并Lenke-SilvaⅡ~Ⅳ级DS患者26例,均采用经Wiltse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冠状面偏移(C7PL-CSVL)、矢状面偏移(C7PL-SVA)、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的变化。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2±1.7)个月,侧凸矫正率为58%。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C7PL-CSVL、C7PL-SVA、腰椎侧凸Cobb角、LL、PT和SS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ODI、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DI改善优良率为96%,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92%。结论 短节段... 相似文献
5.
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7月至2007年1月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9~18岁,平均15.3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1例。冠状面上Cobb角81°~126°,平均97.4°。结果:术后侧凸Cobb角为10°~55°,平均37.4°,平均矫正率56.2%。身高增加0.5~7.5cm,平均5.2cm。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2例出现交界区"附加"现象,无断棒、脱钩等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后路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本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患者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采用下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疗效评价;通过手术前后冠状位和矢状位Cobb角度的比较,了解患者手术治疗的侧凸矫正率和腰椎前凸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ODI术前(52.30±13.65)%、术后(9.62±6.41)%,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改善率为81.6%。32例患者中,24例疗效为优,6例疗效为良,2例疗效为可,术后疗效评价的优良率为93.8%。患者冠状位Cobb角术前21.99°±8.97°、术后6.84°±5.32°,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矫正率为69.0%。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13.80°±15.99°、术后24.95°±12.86°,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理想,术后疗效满意。手术的关键是彻底减压、正确选择融合节段、重建退变节段椎间高度、矫正前凸减少和后凸畸形、纠正椎体侧方移位和侧凸畸形以稳定椎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进行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8.5±1.2)岁。术前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98.0°±15.4)°,矢状面后凸Cobb角为(38.8±14.7)°。Ⅰ期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将脊柱侧凸矫正约55%左右,之后每隔6~12个月再进行一次生长矫形,至骨骼发育成熟后作终末矫形内固定,行剃刀背切除并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6例完成初次手术,10例完成二次手术。初次小切口矫形术后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42.2±10.1)°,平均矫正率56.9%;二次延长术后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35.8±6.6)°,平均矫正率34.1%。总矫形率为65.4%。结论对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行小切口微创分期手术治疗的研究初步证实,该术式可以提高畸形矫形效果,延缓脊柱融合时间,减轻早期融合对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选择性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9月共手术治疗22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评分;记录实施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以及融合时间。 结果 平均随访19个月(8~36个月)。椎管减压3例;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9例,其中长节段固定6例。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为39.25±10.47,术后3个月为13.85±7.73,末次随访时为17.95±6.18。实施内固定的患者侧凸Cobb角术前为21.05°±8.51°,术后3个月为12.13°±4.83°,末次随访时为14.03°±5.25°;腰椎前凸角术前为 14.40°±14.72°,术后3个月为26.62°±11.48°,末次随访时为24.27°±11.03°;术后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上述各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依据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制定个体化治定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选择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9月共手术治疗22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评分;记录实施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以及融合时间。结果平均随访19个月(8—36个月)。椎管减压3例;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9例,其中长节段固定6例。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为39.25±10.47,术后3个月为13.85±7.73,末次随访时为17.95±6.18。实施内固定的患者侧凸Cobb角术前为21.05°±8.51°,术后3个月为12.13°±4.83°,末次随访时为14.03°±5.25°;腰椎前凸角术前为14.40°±14.72°,术后3个月为26.62°±11.48°,末次随访时为24.27°±11.03°;术后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上述各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依据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制定个体化治定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各型内固定矫形术治疗脊柱侧凸效果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矫形术治疗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对1984~1997年用不同手术方法矫治125例100°以内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和随诊资料进行研究,手术方法包括Harington、Luque、联合HaringtonLuque、CD、Zielke、前路松解加后路手术和俄式手术等,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的矫正情况、身高变化、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矫正度丢失情况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arington法矫正效果比其它方法差而且并发症多;Luque法费时且有潜在脊髓损伤之忧;CD法有三维矫正作用,矫正效果好,未见脱钩、断棍;含前路手术的方法远期Cobb角度丢失少,其中前路松解加后路手术(CD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俄式手术作为一种探索中的不影响脊柱生长发育的新型脊柱侧凸内固定矫形术,有一定优越性。结论在不进行脊柱融合的新技术发展成熟前,CD术对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适应证患者经后路椎间融合器或后外侧融合结合椎弓根系统固定的治疗效果。男18例,女14例;年龄49-75岁,平均56.8岁;腰椎前凸基本来变者15例,腰椎侧弯伴有椎体半脱位和腰前凸丢失严重者17例。术后测量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观察腰腿疼痛改善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8.0%,疼痛改善率为(80.2±5.8)%(P〈0.05),硬脊膜囊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2例,假关节形成1例。随访期间矫正度数、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内固定物融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9%。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或后外侧融合结合经椎弓根系统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应重视矫正腰椎侧弯畸形、改善腰椎力学平衡,以提高术后中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融合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38例DLS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腰后路蝶形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依据有无椎间融合分为A、B组。A组21例行椎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B组17例未行椎间融合仅行后外侧融合。术后平均随访2年,应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估2种不同融合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SF-36评分显示38例腰椎手术疗效显著(P0.01),且2种融合方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53例。根据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腰椎前凸角、侧凸角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5.2%。优34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90.6%。腰椎侧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5.4-6.1)。矫正到末次随访的(12.3±4.1);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15.2±4.6)。矫正到末次随访的(32.1±7.3)。无矫正角度明显丢失及内固定物失效。结论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矫形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资料31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单纯后路松解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和后外侧植骨,测量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Cobb角,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以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4.1个月。手术时间150~265 min,平均183 min,出血量300~800 mL,平均520 mL。术后2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 评分、ODI 及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冠状面Cobb角矫正率(72.9±14.2)%。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术后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均融合;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切口坏死各1例。结论 后路矫形融合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恢复腰椎序列,椎管减压可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减轻下肢神经症状。该手术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及出血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外科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LS)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融合矫形术治疗62例DLS患者。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疼痛改善和肌力恢复情况,测量手术前后腰椎侧凸、腰椎生理前凸Cobb角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体征以及围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6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因术中血压过低未完成一期手术,3d后行二次手术。术中出血量平均920mL(530~2800mL)。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11%),其中脑梗塞2例、脑脊液漏2例、一侧下肢肌力下降3例。术后4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66%;随访时间O.5~10.0年,平均随访时间5.6年。随访期间远期并发症6例(15%,6/41),其中3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并行翻修手术,3例患者融合固定的上个节段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予椎体成形术治疗。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4分(6.1~8.5分)降低至术后的2.8分(1.6~4.3分),术前、术后腰椎侧凸及腰椎生理前凸Cobb角分别为30.5°(20°~40°)、8.6。(3°~25°)和5.6。(-8°~13°)、31.6。(25°~460)。随访期间x线片示融合器融合节段均已愈合,椎间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塌陷或移位。结论选择性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融合矫形术治疗DLS能有效解除患者的腰腿痛症状,重建腰椎生理前凸,纠正腰椎侧凸;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症(DLS)个体化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观察其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经手术治疗并随访24个月以上的DLS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合基础疾病评估,分别采用单纯减压,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和多节段减压、矫形、融合固定的术式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7例患者获随访27~6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9个月。术后2年侧凸Cobb角为7.7°±0.7°。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评分分别为(8.4±0.4)、(1.7士0.4)分和(70±4)、(19±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VAS评分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10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63%(17/27);按ODI评分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12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5%(23/27)。1例严重骨质疏松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另有2例出现下肢肌力下降,随访至3个月左右均恢复。结论DLS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个性化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术式是有效的外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Wei Liu MD Xiong‐sheng Chen MD Lian‐shun Jia MD Dian‐wen Song MD 《Orthopaedic Surgery》2009,1(3):176-18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gical results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cases of DLS treated surgically from June 2001 to February 2006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or clin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and imaging presen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eoperativ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findings, different surgical modalities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simple nerve de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with short or long posterior fusion (less or more than three segments,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47 male and 65 female patients was 54.7 year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lower back pain (76.8%), radiculopathy (79.5%) and claudication (48.2%). Plain lumbar radiograph showed right scoliosis in 87 and left scoliosis in the other 25 cases; the Cobb angle was 10°–46°; the apex of scoliosis mostly located at L3 (48.2%); L3 and L4 nerve roots were usually compressed on the concave side and L5 and S1 nerve roots on the convex side. The Cobb angle and physiologic lordosis angle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ulti‐segment (>3 segments) fusion improved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did that of patients who had simple decompression without fusion. A mean 5.7‐year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improvement i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scores was 32.6, 26.3 and 13.5 for long segment fusion, short segment fusion and simple decompression without fusio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Decompression surgery with or without fusion, the main purpose of which is to relieve nerve root compression and stabilize the spinal colum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DLS.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ge, general and economic factors, severity of deformity and other coexisting lumbar degenerative disord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