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青光眼性眼底病变,了解OSAHS对青光眼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49例OSAHS患者作为OSAHS组,选取30例年龄、性别、屈光情况与OSAHS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双眼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比较2组受试者的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视盘三维结构参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脉络膜厚度,分析OSAHS组RNFL厚度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 OSAHS组左、右眼的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S组左、右眼的垂直径杯盘比和视杯容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均RNFL厚度、颞侧和下方RNFL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黄斑中心凹鼻侧/下方0.5、1.0、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视杯颞侧/上方/下方距视盘边缘0.5、1.0、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左眼的平均RNFL厚度与AHI呈负相关(r=-0.266,P=0.024)。结论 OSAHS患者视盘凹陷扩大加深,眼底RNFL、脉络膜局限性变薄,RNFL变薄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认为OSAHS是引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SA-18量表评价儿童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我科收治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患者160例,均行多道睡眠描记术(polysomnography,PSG)监测。采用OSA-18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析确诊为OSAHS患儿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与OSA-1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确诊OSAHS患者123例,单纯鼾症37例。OSAHS患者的OSA-18评分与AHI及LSa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496,P<0.05。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OSA-18中位数为91.0,高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4.0、76.0和87.0,P<0.05)。以LSaO2为依据对OSAHS患者进行分组,发现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中位数为93.0,高于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9.0、81.0和89.0,P<0.05)。结论 OSA-18评分与PSG存在相关关系,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紊乱中有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OSAHS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综合性医院眼科与眼科专科医院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眼轴长度≥26 mm的高度近视患者77例(77眼)。术前记录患者眼部生物学特征及眼底相干光层析成像(OCT)情况,并按医院不同分为2组,比较2组术后视力,并分析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眼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更年轻、眼轴长度更长、合并的黄斑疾病更多(P<0.05)。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P<0.001),2家医院平均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logMAR)与眼轴长度、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不连续及合并黄斑牵引性疾病呈正相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逐步向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BCVA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眼轴长度、IS/OS连续性及术前BCVA。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有效,其疗效受眼轴长度、IS/OS连续性及术前BCVA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临床确诊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测量,并采用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重复检测并比较BCVA、CMT。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眼压变化,监测白内障进展、结膜下出血等眼部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BCVA(logMAR)分别为0.74±0.37、0.47±0.29、0.28±0.14、0.37±0.17。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MT分别为(372.12± 99.42)μm、(298.14±82.44)μm、(278.45±62.43)μm、(289.31±56.34)μm。患者各时间点BCVA、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BCVA和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BCVA和C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期间有6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25 mmHg,1 kPa=7.5 mmHg),经局部降眼压药物应用后降至正常水平。4例患者出现白内障进展,均无需手术治疗。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能够提高患者视力及降低CMT,有效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不同后囊膜切开大小对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视功能、视轴区混浊(VAO)的影响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年龄 <8岁的儿童白内障患者58例(107眼)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记录患儿术前情况,包括视力、眼压、眼位、晶状体混浊程度、全身及眼部合并症、手术年龄。根据术中后囊膜切开直径的大小分成2组:A组为2~<4 mm,B组为4~<5.5 m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61.3±12.3)个月,A组20例37眼(单眼3例),B组26例46眼(单眼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A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31±0.21,其中6眼BCVA≥0.5 (16.2%),具有融合功能的6例,具有立体视功能的4例。19眼(51.4%)在术后7~24个月发生不同程度的VAO,其中6眼因严重的VAO再次手术切除,其余13眼给予YAG激光切开术。B组BCVA为0.48±0.26,其中24眼BCVA≥0.5(52.17%),具有融合功能的8例,具有立体视功能的8例。6眼(13.0%)发生不同程度VAO,其中2眼行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且有2例随着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眼球震颤减轻甚至消失。术后5年,A组平均眼轴长度较术前增长(2.30±2.06)mm,B组较前增长(2.13±1.53)mm,2组患者在BCVA、VAO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P值均<0.05),在眼轴增长长度、双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837,0.296;P值均>0.05)。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后房型IOL植入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后囊膜切开范围为4~<5.5 mm时不但可以安全植入IOL,便于术中前部玻璃体的有效切除,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视觉质量并减少VAO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切除术与锝99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生化及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析127例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合并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6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67例实验组在99mTc-MIBI引导下行甲状旁腺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有2例患者复发。2组患者术后生化及骨密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实验组术后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腰4节段T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9)。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更大程度地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血钙、血磷代谢,提高腰4节段的T评分,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喉癌术后谵妄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蛋白和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纳入126例因喉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共有18例发生术后谵妄(术后谵妄组)。以年龄和疾病累计评分作为匹配条件,共有50例未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进入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血清 PPAR-γ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 PPAR-γ、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谵妄组患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2)。术后第1天,术后谵妄组患者血清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4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 1),皮质醇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00 9),2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喉癌术后谵妄患者处于炎症促发状态,PPAR-γ、IL-6和皮质醇可能参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显微镜下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对麻醉管理和术后早期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1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鼓膜修补手术的成年中耳炎患者,分为显微镜组(M组, n=25)和耳内镜组(E组,n=26)。采集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用量,各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变化:麻醉前(T0)、插喉罩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入术后恢复室即刻(T4)。记录手术后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定向力恢复和出术后恢复室时间。术后第1天随访患者疼痛程度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显微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耳内镜组4.5 min(P<0.05), 显微镜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较耳内镜组多91.2 μg(P<0.001);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镜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长于耳内镜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镜组定向力恢复和出术后恢复室时间均长于耳内镜组,分别为4.8 min (P<0.05)和 4.3 min (P<0.05)。在术后恢复室,显微镜组患者有20%需要治疗疼痛,耳内镜组无需要治疗疼痛者(P<0.05)。术后第1天,显微镜组疼痛评分高于耳内镜组2.2分(P<0.001)。总体满意度:耳内镜组高于显微镜组(P<0.001)。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使用量,加快麻醉后苏醒,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总体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低下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bFGF)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且合并ECD低下的患者80例 (90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45眼),对照组39例(45眼)。术后除常规抗炎治疗外,试验组患眼应用re-bFGF滴眼液每日4次滴眼,对照组患眼应用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滴眼,均使用至术后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眼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ECD和中央角膜厚度(CCT)等。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患眼的ECD和CCT均较术前变化不明显(均为P>0.05),而对照组患眼的ECD均较术前下降,CCT均较术前增加(均为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眼ECD分别为(1120.6±306.1)个·mm-2、(1040.5±317.3)个·mm-2 ,CCT分别为(543.1±51.6)μm、(546.8±35.6)μm,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眼ECD分别为(1271.3±288.6)个·mm-2、(746.5±193.5)个·mm-2 ,CCT分别为(542.0±55.3)μm、(583.5±45.3)μm,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眼发生了角膜内皮失代偿,且均发生在对照组。结论 re-bFGF对ECD低下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角膜内皮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超声乳化手术造成的ECD下降,减少角膜水肿及术后短期角膜内皮失代偿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Karetograph 5M 眼表综合分析仪探讨鼻泪道阻塞患者逆行置管手术前后眼表参数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6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逆行置管的鼻泪道阻塞患者,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Karetograph 5M 眼表综合分析仪对鼻泪道阻塞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对照组进行泪河高度、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测量,脂质层评级、睑板腺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 (OSDI)问卷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鼻泪道阻塞患者42例(42眼)及对照组21例(42眼)纳入研究。鼻泪道阻塞患者术前OSDI评分(17.6±2.8)分,术后(10.0±4.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OSDI评分(8.0±2.4)分,与鼻泪道阻塞患者术前(P<0.001)及术后(P=0.00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逆行置管成功患者术前泪河高度显著高于术后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术后脂质层评级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鼻泪道阻塞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包括首次和平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鼻泪道阻塞逆行置管成功患者眼表泪河高度降低、不适症状改善,但评分仍高于正常人。置管术后泪膜脂质层厚度增加,有助于维持眼表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 4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血清TSH水平、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探讨其与DTC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甲状腺良性结节(BTN,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9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519例。男性426例,其中DTC 152例、BTN 274例;女性1 008例,其中DTC 367例、BTN 641例,2组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DT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925±13.980)岁,小于BTN患者的平均年龄(53.936±11.9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患者术前血清TSH平均水平(2.488 5±1.577 2)μIU/mL与BTN患者(2.458 6±2.694 7)μIU/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但随着TSH水平(即使在参考值范围内)的升高,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阴性组和BTN组,术前TSH水平在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82)。DTC患者中肿瘤直径≤10 mm、>10 mm和BTN组,3组间术前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C的发生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73,P<0.05),而与性别、TSH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TSH水平高、低龄、女性可能是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的指标。TSH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而与其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简称调强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为更好地进行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行鼻咽部病理活检确诊为NPC拟行放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时间节点(放疗前、放疗结束时、结束后3个月、结束后6个月、结束后12个月)鼻窦炎各项评分(鼻窦炎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CT/MRI评分),分析各项评分与T分期、鼻腔鼻窦解剖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NPC放疗后鼻窦炎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CT/MRI评分在不同时间节点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28、22.33、67.73,P值均<0.01),各项评分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达到峰值。不同时间节点的鼻窦炎症状评分、CT/MRI评分(除放疗结束后6个月外)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在不同时间节点,各项评分与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NPC患者调强放疗后鼻窦炎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放疗后6个月炎症程度达峰值,不同时间节点各项评分多数与T分期相关,而与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视网膜下积液(SRF)和干眼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CSC患者115例(115眼)。依据干眼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干眼组(51例):泪液分泌试验(SⅠt) (无表面麻醉)为0~5 mm/5 min或泪膜破裂时间(BUT)为0~5 s,轻度干眼组(47例):SⅠt(无表面麻醉)>5 mm/5 min~10 mm/5 min或BUT>5~10 s,非干眼组(17例):SⅠt(无表面麻醉)>10 mm/5 min及BUT>10 s。利用OCT 测量所有患者SRF高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分析各组患者性别比例、吸烟人数比例、睡眠不足比例、患者SRF高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三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干眼组与轻度干眼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干眼组与非干眼组、轻度干眼组与非干眼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眼组、轻度干眼组、非干眼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比例,睡眠不足比例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 ,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比例、睡眠不足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眼组、轻度干眼组、非干眼组患者的SRF高度依次降低,分别为(387.16±48.28)μm、(236.94±49.32)μm、(142.24±52.7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眼组、轻度干眼组、非干眼组患者的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依次减小,分别为(3402.12±511.76)μm、(1601.28±394.11)μm、(574.06±209.4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干眼组与轻度干眼组、干眼组与非干眼组、轻度干眼组与非干眼组患者SRF高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SC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往往伴有干眼;CSC患者的SRF与干眼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