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估非放大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NICE分型)系统判断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普通内镜医师行白光结肠镜检查检出、并行NBI观察及NICE分型的224处结直肠息肉资料,对NICE分型结果和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4处息肉中NICE 1型59处,2型159处,3型6处;病理诊断非肿瘤性息肉58处,肿瘤性息肉166处。依据NICE分型诊断肿瘤性息肉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1.6%、77.6%、92.1%、76.2%和87.9%。NICE分型预测大息肉(直径≥10mm)、小息肉(直径6~9mm)和微小息肉(直径≤5mm)肿瘤性与否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97.0%、80.9%和95.7%、87.8%、83.3%,诊断准确率随病变直径变小而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结论 临床实际工作中,普通内镜医师利用非放大内镜下NICE分型判断结直肠肿瘤总体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非放大内镜下结直肠病变的国际分型(NICE)在结直肠息肉判断准确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明确不同经验的内镜医师对NICE分型应用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肠镜检查105例患者的1 674张结直肠息肉图片,分别由3位初级医师和1位高级医师进行NICE分型,以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非放大内镜的简化的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下分型系统(NICE分型)在内镜诊断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81处结直肠新生性病变进行NBI内镜检查,观察病变的颜色、微血管结构及表面结构,依据NICE分型标准预测病变性质,并与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后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NBI内镜下NICE总体分型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总体敏感度、总体特异度、总体阳性预测值、总体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5.8%(114/119)、91.9%(57/62)、95.8%(114/119)、91.9%(57/62)和94.5%(171/181);对微小息肉(≤0.5cm)、小息肉(〉0.5—0.9em)和大息肉(〉0.9Cm)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0%(72/80)、95.9%(47/49)和98.1%(5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诊断直乙结肠微小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7.5%(14/16)、95.2%(20/21)、93.3%(14/15)、90.9%(20/22)和91.9%(34/37)。结论依据NICE分型标准使用高分辨率NBI能够较好区分结直肠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开发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用于自动识别腺瘤和增生性息肉,以增加结直肠镜检查的统一性和客观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的白光内镜图像1 796张,其中正常结直肠图像692张,增生性息肉608张,腺瘤496张。在我们的分类系统上提出双流网络(dual-stream network),包括原始流和检测流,原始流的输入是完整的预处理肠镜图像,以用来学习全局特征,检测流重点关注病灶的局部特征。我们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进行10次交叉验证,以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CNN方法的正确率(accuracy)、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分别为96.9%、96.6%、96.7%,在正常肠镜图片、增生性息肉、腺瘤三类图像中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00%、95.1%和95.0%。结论 CNN系统对结直肠息肉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帮助临床内镜医师快速诊断和识别结直肠息肉的类型。这表明我们的方法在临床上能够对肠息肉病变进行有效、准确、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直肠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检出结直肠腺瘤的主要工具。本研究拟建立一套人工智能(AI)辅助的图像诊断系统,该系统具有预测腺瘤上皮内瘤变等级的功能。借助窄带成像(NBI)或放大内镜结合NBI(ME-NBI)的帮助,该系统最终将有利于提高结肠镜检查中对腺瘤诊断的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方法 收集2015.10-2021.10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结直肠腺瘤病例,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763名患者,组成数据集,其中包含1049张标记的图像用于训练模型。改进和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结肠镜检查中的腺瘤进行分类。在临床验证阶段,使用一个独立的数据集,包括100张图像来测试AI诊断系统的能力。将研究对象分为五组:AI诊断系统、非内镜专家、内镜专家、非内镜专家+AI、内镜专家+AI。这五组需要逐一识别所有的NBI和ME-NBI图像,并将结论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所有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20中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在标记图像上测试时,AI诊断系统对腺瘤的分类能力已经得到证实,曲线下面积(ROC)为0.895,平均精度(mA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结直肠小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行内镜治疗的122例261个肠息肉依次采用放大内镜(ME)、NBI-ME和醋酸联合NBI-ME模式观察病灶,保留图像。分别由3位有放大内镜诊断经验的内镜医师(专家)及3位无放大内镜诊断经验的内镜医师(非专家)独立观察图像,图像评估依据工藤腺管开口形态分型诊断标准。以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放大内镜模式对结直肠小息肉诊断的准确性,并对各种放大模式下图像的清晰度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专家组ME、NBI-ME、醋酸联合NBI-ME模式诊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的准确率分别为65.5%(171/261)、90.0%(235/261)、94.6%(247/261),非专家组分别为57.1%(149/261)、83.1%(217/261)、89.3%(233/261)。专家组、非专家组醋酸联合NBI-ME模式诊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的准确率明显高于NBI-ME(P均<0.05)和ME模式(P均<0.001)。专家组、非专家组醋酸联合NBI-ME模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大于NBI-ME、ME模式(P均<0.001)。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显示,专家组ME、NBI-ME及醋酸联合NBI-ME模式诊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的Kappa值(95%CI)分别为0.578 (0.508~0.648)、0.669 (0.599~0.739)、0.940 (0.870~1.010),非专家组分别为0.476 (0.406~0.546)、 0.534 (0.464~0.604)、 0.830 (0.760~0.900);醋酸联合NBI-ME模式一致性好。 结论 醋酸联合NBI-ME对结直肠小息肉性质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普通窄带成像(NBI)内镜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与腺瘤腺管及微血管特征的差异,评价NBI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普通内镜下诊断结直肠息肉、病理检查证实为增生性息肉或腺瘤者纳入研究并进行NBI内镜检查.将腺管形态参照改良的工藤分型法分为A型和B型.将微血管形态分为3型,无微血管判为Ⅰ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判为Ⅱ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判为Ⅲ型.比较增生性息肉和腺瘤NBI图像中腺管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特征的差异,同时对无放大NBI图像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87例患者的107个息肉(腺瘤73个、增生性息肉34个)进行普通NBI内镜检查.腺瘤组息肉最大径和表面分叶者比例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组(P值分别=0.0023和0.0047).腺瘤组中B型腺管形态[86.3%(63/73)]及Ⅱ或Ⅲ型微血管形态[82.2%(60/73)]者较多.以B型腺管形态、Ⅱ型或Ⅲ型微血管中任一特征诊断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82.4%、92.5%.以B型腺管形态联合Ⅱ型或Ⅲ型微血管诊断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2%、91.2%、77.6%.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平均Kappa值为0.761.结论 普通NBI内镜下结直肠腺瘤和增生性息肉的微血管特征和腺管特征存在差异,依据以上两方面可在NBI内镜下实时初步鉴别腺瘤和增生性息肉.  相似文献   

8.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在普通内镜下有时与增生性息肉等不易鉴别。在内镜下对息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以及指导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窄带成像(NBI)技术通过窄带滤光器过滤掉光源中的宽带光谱,有利于显示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本研究旨在探讨普通内镜结合NBI用于鉴别结直肠息肉良恶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胃癌诊断系统在实时染色放大内镜视频中对内镜医师识别胃癌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公开数据集中的早期胃癌和非癌染色放大内镜图片作为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包括4 667张图片(1 950张早期胃癌和2 717张非癌),测试集包括1 539张图片(483张早期胃癌和1 056张非癌)。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模型训练。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9日—2020年11月17日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的染色放大内镜视频(包含38例癌和62例非癌)作为视频测试集。纳入来自另外4家医院的4名不同年资内镜医师,分2次(无或有AI辅助)对视频测试集进行诊断,评估AI对内镜医师判断胃癌能力的影响。结果无AI辅助时,内镜医师诊断视频测试集中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0%±4.30%、71.05%±9.67%和87.10%±10.88%;在AI辅助下,内镜医师辨认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0%±2.06%、84.87%±11.07%和87.50%±4.47%,诊断准确率(P=0.302)和敏感度(P=0.180)较无AI辅助时均有提升。AI在视频测试集中辨认胃癌的准确率为88.00%(88/100),敏感度为97.37%(37/38),特异度为82.26%(51/62),AI的敏感度高于内镜医师平均水平(P=0.002)。结论AI辅助诊断系统是染色放大内镜模式下辅助诊断胃癌的有效工具,可提高内镜医师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它能实时提醒内镜医师关注高风险区域,以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息肉是一类从结直肠黏膜突向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现并切除腺瘤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也至关重要。间期癌是指在首次结果正常或已清除所有息肉的结肠镜检查后,至下次结肠镜检查前所发生的结直肠癌。减少间期癌的发生是消化内镜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结直肠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以及间期癌的发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Distribution of gasses to the cast volume and volume of pores can be maintained within the acceptable limits by means of correct setting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casting and by selection of suitable structure and gating system arrangemen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solves the issue of suitability of die casting adjustment—i.e., change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r change of structural solution of the gating system—with regards to inner soundness of casts produced in die casting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were compared included height of a gate and velocity of a piston. The melt velocity in the gate was used as a correlating factor between the gate height and piston velocity. The evaluated parameter was gas entrapment in the cast at the end of the filling phase of die casting cycle and at the same time percentage of porosity in th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main runner. On the basis of the performed experiment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change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of pressing velocity of the piston, directly influences distribution of gasses to the cast volum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