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直径 ≥ 3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下表现,并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94例在该院行ESD治疗的直径 ≥ 30 mm结直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组( ≥ 60岁)49例,中青年组(30~59岁)45例。记录LST形态、部位、大小、ESD术后并发症、标本切除完整性、术后切缘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整块切除手术。老年组结直肠LST的平均大小为(43.10±18.49)mm,中青年组LST的平均大小为(43.27±21.43)mm,两组病灶均以直肠多见,镜下类型以结节混合型(LST-G-NM)多发,两组病灶平均大小、LST分布及形态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7例术中穿孔(14.3%),3例术后并发出血(6.1%),中青年组1例术中穿孔(2.2%),2例术后并发出血(4.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病理均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多见,老年组中1例切缘阳性(2.0%),中青年组5例切缘阳性(11.1%),两组术后病理及切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无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 老年结直肠大面积LST的内镜下表现与中青年患者相似,ESD治疗老年结直肠大面积LST安全、有效,且中远期效果与中青年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该院86例经肠镜白光及活检病理判断为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49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4例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记录并评估3组患者病灶大小、切除面积、术前超声深度、手术时间、病灶切除大小、住院时间、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R0切除率、侧切缘及基底切缘阳性率、并发出血、穿孔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EMR组、ESD组及EFR组病变切除面积中位数分别为100.00、240.00及320.00 mm2,呈明显递增趋势(P < 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0.04±6.44)、(46.35±8.76)和(54.21±7.65)min,明显延长(P < 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7±0.42)、(4.40±0.90)和(5.07±0.68)d,明显增加(P < 0.05)。而病变R0切除率、血管浸润率、淋巴管浸润率、神经侵犯率、垂直切缘阳性率、CD56表达率、嗜铬粒蛋白A(CgA)表达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位于直肠的、无淋巴结转移的、直径小于10 mm的直肠NEN,可通过EMR、ESD及EFR安全切除。其中,EMR相对简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及EFR;EFR具有较高的整体切除率和组织学切除率,可能优于传统的EMR及ESD,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SD和EMR,3种方法在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上并无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Pre-cut-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64例确诊为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Pre-cut-EMR,34例行ESD。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特征、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和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宏观形态、迟发性出血、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和术后病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0%,总体R0切除率为96.9%,术后均未发生迟发性穿孔。Pre-cut-EMR组手术时间为(24.6±6.5)min,明显短于ESD组的(37.5±9.5)min,术中穿孔率为3.3%(1/30),明显低于ESD组的23.5%(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e-cut-EMR组病灶直径为1.40(1.30,1.70)cm,小于ESD组的1.45(1.30,2.00)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re-cut-EMR组病灶直径 ≥ 2.0 cm的比例为10.0%(3/30),低于ESD组的32.4%(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re-cut-EMR和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疗效相当,但Pre-cut-EMR手术时间更短,术中穿孔率更低,治疗直径 < 2.0 cm的病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非治愈性内镜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追加外科手术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以明确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2月237例初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早癌和癌前病变接受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42例(17.72%,34例非治愈性切除和8例治愈性切除)连续随访的AEGJ患者在内镜术后追加了外科手术。根据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早期组18例(4周 ≤ N < 8周)、中期组13例(8周 ≤ N < 12周)和晚期组11例(N ≥ 12周)。随访时间为(47.21±13.23)个月。结果 3组患者ESD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病历资料(如: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生存分析显示,晚期组3年无复发生存期(RFS)低于早期组(70.00%和8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术后3年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推荐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干预(4~8周内追加外科手术),在不影响AEGJ手术安全性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及病变部位消化系统疾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方法 对该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120例ES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时年龄分为老年组(≥ 60岁,52例)和非老年组( < 60岁,68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和病变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等信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术后穿孔、狭窄和出血),以及两组患者不同病变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变部位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明确ES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和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术后发热和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 0.05),术后穿孔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 0.05)。不同病变部位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老年和食管病变是ES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老年和病变部位在食管的消化系统疾病ESD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在对老年和有食管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 > 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D组(n = 32)病变直径2.0~8.0 cm,平均(5.1±2.9)cm;其中1处病变位于前壁,16处位于后壁,3处位于大弯侧,12处位于小弯侧;30处病变为一次性切除,2处病变(贲门大弯侧)为分块切除;剥离时间19~112 min,平均(65.5±48.3)min;术中出血8例(25.0%),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5 d;ESD组(n = 17)病变直径2.0~6.5 cm,平均(4.2±2.2)cm;2处病变位于前壁,10处位于后壁,5处位于小弯侧;所有病变均为一次性切除;剥离时间26~157 min,平均(91.5±26.5)min;术中出血8例(47.1%),术中穿孔2例(11.8%),均给予金属夹夹闭并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6 d。结论 应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是一种基于贲门解剖结构的创新术式,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和快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1.94 μm铥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BP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行经尿道1.94 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对照组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问卷表-5(IIEF-5)、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MFR Qmax)、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男性性健康调查问卷-射精功能障碍评分(MSHQ-EjD)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7.24±2.65)和(7.10±3.4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PVR、MFR Qmax和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IIEF-5评分分别为(14.27±2.84)和(15.88±3.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HADS焦虑评分(HADS-A)分别为(7.47±3.12)和(7.61±3.1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MSHQ-EjD评分和HADS抑郁评分(HADS-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尿道1.94 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TUPKP均能明显改善BPH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不畅等下尿路症状,但1.94 μm铥激光具有更高效和对性功能影响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内镜息肉冷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结直肠小息肉(直径≤10 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 = 59)和观察组(n = 59),对照组采用内镜息肉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C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指标、息肉切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和直径1~5 mm息肉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率、术后2周出血率和内镜下止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手术操作时间短,息肉切除率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MPS)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月因上消化道狭窄行MPS评估并行ERI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狭窄改善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MPS评估后再行ERI,平均操作时间(15.34±2.75)min,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吞咽困难评分为(2.87±0.51)分,术后出院时降至(0.87±0.43)分,术前与术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和6个月吞咽困难评分分别为(0.90±0.80)和(1.03±0.49)分,与术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PS辅助ERI治疗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于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40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于3周内手术,n = 24)和对照组(超过3周手术,n = 1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 > 0.05);两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前V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于3周内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的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EFR组,n=22)和对照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n=18].EFR组行EFR治疗,ESD组行传统ESD.分析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中圈套器套扎胆囊壁切口法与丝线缝合胆囊壁切口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6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圈套组(n=86)和缝合组(n=12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和术后胆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圈套组手术时间较缝合组短[(19.98±2.31)和(34.97±2.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圈套组术中出血量较缝合组少[(5.29±1.00)和(16.98±2.1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2.28±0.75)和(3.46±0.66)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圈套组术后无胆囊内血凝块形成和胆囊急性炎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圈套组术前与术后的胆囊排空率和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圈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因子宫前壁单发肌瘤住院行经阴道自然腔道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23例(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44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数字评分法(NR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峰值体温和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52±4.17)h较对照组(32.72±3.06)h短(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NRS疼痛评分(2.65±0.98)分低于对照组(4.50±1.00)分(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峰值体温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NOTES用于子宫前壁单发肌瘤切除是可行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GJ)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EGJ SMTs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SE组和STER组,按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观察各组患者切除病变时间、金属夹缝合创面时间、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比较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分析有无残留病变和复发情况。收集各组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慢性肺病、手术时间、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性质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ESE组切除病变时间短于STER组,金属夹缝合创面时间长于STE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肿瘤大小患者中,ESE组切除病变时间短于STER组,金属夹缝合创面时间长于STE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个月复查胃镜,患者手术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未发现残留病变和复发情况。并发症组年龄明显大于无并发症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无并发症组,肿瘤大小明显大于无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和慢性肺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2型糖尿病、慢性肺病、手术时间和肿瘤大小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ESE和STER治疗EGJ SMTs安全、有效。年龄、2型糖尿病、慢性肺病、手术时间和肿瘤大小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早期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手术对早期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早期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9)给予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对照组(n=49)给予开放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除效果、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27±4.53) mL,术后引流量为(78.25±19.3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71±6.86)和(136.24±45.28) m L (均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16±11.57)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1.34±6.27) min (P <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2±1.03)枚,与对照组的(1.98±1.05)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CD3+为(56.84±5.06)%,CD4+为(33.72±4.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3月该院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6)行ESD,对照组(n=46)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外科手术相比,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ESD,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直肠NENs (<2.0 cm)在该院行EFR或ESD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FR组和ESD组,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穿孔和感染)和完整切除率等指标。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完整切除率高于ESD组(100.00%和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中位操作时间短于ESD组(10.00和20.0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无不良事件发生,ESD组1例发生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EFR治疗<2.0 cm的直肠NENs安全有效,相较于ESD,其完整切除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且两种手术方法术后住院时间并无差别。EFR治疗<2.0 cm的直肠NEN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12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荷包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肛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尿障碍、皮赘形成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创面愈合及患者机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采用低位切除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LCA治疗,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IMA不保留LC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和预防性造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8±1.26)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06±1.31) 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保留LCA的腹腔镜下Dixon术可以达到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