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嗅神经元死亡和再生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摘除单侧嗅球的方法建立嗅神经元死亡和再生的动物模型,观察同侧嗅上皮病理改变以证实动物模型建立的可靠性。方法 摘除SD大鼠左侧嗅球,观察术后3、7、15和30天同侧嗅上皮病理改变,并以上皮厚度和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免疫组化染色作为死亡和再生程度的观察指标。对侧嗅上皮作为对照。结果 嗅球摘除后嗅神经元出现变性和死亡。至术后7天上皮中嗅神经元几乎消失。术后15天可见球基细胞有丝分裂相。术后15~30天球基细胞渐分化为新生神经元。术后30天再生嗅上皮厚度达到对照组的88.31±9.4%;NsE免疫组化染色也较对照组弱。结论 大鼠摘除嗅球后嗅神经元出现变性、死亡和再生,其造模方法可靠,为研究嗅神经元特殊的神经再生性奠定了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
嗅神经元死亡和再生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摘除单侧嗅球的方法建立嗅神经元死亡和再生的动物模型,观察同侧嗅上皮病理改变以证实动物模型建立的可靠性.方法 摘除SD大鼠左侧嗅球,观察术后3、7、15和30天同侧嗅上皮病理改变,并以上皮厚度和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免疫组化染色作为死亡和再生程度的观察指标.对侧嗅上皮作为对照.结果 嗅球摘除后嗅神经元出现变性和死亡,至术后7天上皮中嗅神经元几乎消失.术后15天可见球基细胞有丝分裂相.术后15~30天球基细胞渐分化为新生神经元.术后30天再生嗅上皮厚度达到对照组的88.31±9.4%;NSE免疫组化染色也较对照组弱.结论 大鼠摘除嗅球后嗅神经元出现变性、死亡和再生,其造模方法可靠,为研究嗅神经元特殊的神经再生性奠定了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底膜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组织中。自19世纪基底膜被发现以来,人们逐渐认识了其结构和功能。角膜上皮基底膜(EBM)通过限制活化的纤维化因子,参与调控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损伤后,角膜瘢痕的形成和持续时间由角膜EBM的损伤程度及再生速度决定。角膜上皮及基质共同参与了角膜EBM的再生。角膜上皮的迅速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M模型,利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配置RU486溶液。DM模型建立成功后,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为RU486治疗组,腹腔注射DMSO为糖尿病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DMSO为对照组。3mo后,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血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HE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密度,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合光密度值分析的方法,对神经元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及突触数量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血清GC浓度明显升高,RGC密度明显降低,视网膜GAP-43表达增强,SYN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 与糖尿病组相比,RU486组RGC密度明显增加,视网膜GAP-43和SYN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

结论:拮抗GC的作用可能促进了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轴突再生,增加了突触数量,恢复了视网膜RGC密度,结果提示GC长期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是目前唯一一种在成熟阶段还具有生长能力的特殊类型的胶质细胞,是继神经干细胞和雪旺细胞之后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一种新型细胞。它的生物学性能广泛,不但对神经元具有支持、营养、引导及促进存活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受损轴突生长的环境,使其避免接触周围环境中不利于再生的因素,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OECs是目前神经外科和眼科用于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之一。现就近年来OECs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MK)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别制作茄病镰刀菌角膜炎及烟曲霉菌角膜炎模型各112只,20只小鼠为对照组。接种后连续3d各取56只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观察不同时期应用地塞米松组眼部表现及病理检查与未用药组、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应用地塞米松小鼠病程延长,接种后2周内真菌性角膜炎表现比未用药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角膜中病原菌负荷量及其侵袭力增加(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增加真菌繁殖力及侵袭力,延长组织修复周期,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相似文献   

7.
8.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近年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糖皮质激素对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糖皮质激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及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细胞内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直接或间接调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使多种属哺乳类动物组织细胞的紧密连接形成增加,并使其参与形成的各种屏障功能增强,导致物质的跨细胞转运减少。但糖皮质激素发挥这一作用的精确分子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嗅觉系统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能够促进嗅神经的功能恢复,因此OECs移植可能具有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功能.OECs可通过分泌多种黏附分子和营养因子,对再生轴突发挥趋化引导作用;调节脑信号蛋白3A、神经纤毛蛋白-1等神经生长抑制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等多种机制,为轴突的再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21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中以女性、双眼发病者居多,表现为泪腺区持续性、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少数伴有口干,伴有不同程度的唾液腺肿大;CT检查均表现为泪腺区边界清楚的均一性密度增高影。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或2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4例患者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临床诊断为主;多数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首次治疗时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白晶  张劲松  夏泉  郭莲英 《眼科研究》2009,27(2):149-152
目的对比骨连蛋白(SPARC)在不同年龄白内障及正常人晶状体中的表达,并对人品状体上皮细胞(LECs)进行热应激、氧化损伤等预处理后检测其骨连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不同年龄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4组(〈50岁组,50~65岁组,66~80岁组,〉80岁组),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环行撕囊后取晶状体的前囊膜,对照组取6例角膜移植手术供体眼的晶状体前囊膜。常规蛋白印迹法检测样品中SPARC的含量。将永生化人LECsSRA01/04解冻,传代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损伤组、热应激处理组,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SPARC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样本对照组未检出SPARC表达,自内障组可见明确SPARC表达,并有随着年龄增长表达增加的趋势。细胞样本正常对照组未见明确SPARC表达,氧化损伤组、热应激处理组均可见SPARC表达上调。结论白内障患者LECs中SPARC较正常人表达增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表达逐渐增高。氧化损伤及热应激可使LECs中SPARC表达上调,提示SPARC在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EDGF an Eye Derived Growth Factor, purified from bovine retina is shown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rate of healing of rabbit corneal epithelium wounded by Iodine vapours. Conversely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ealing substances had no effect. EDGF at 1 mg/ml and 10 μg/ml were equally effective in the long term to accelerate the complete epithelium reorganization. These results tend to confirm the values of in vitro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factors and the control of basement membran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和T&T嗅觉计在嗅觉减退评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病史采集、耳鼻喉科常规检查、鼻窦CT、嗅球及嗅束MRI检查,分析嗅觉减退患者的病程、病因,联合应用T&T嗅觉计和OERPs测试法对嗅觉减退患者的嗅觉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结果在本组146例患者中,142例患者的主观识别阈及察觉阈结果和客观OERPs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但在4例患者中,观察到主观识别阈及察觉阈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而OERPs反应波形却不能引出的特殊现象。结论OERPs作为一项客观检查,在进行嗅觉功能的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联合应用OERPs和T&T嗅觉计评估嗅觉功能对嗅觉减退的诊断更精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7—19)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02~2007年在天津眼科医院就诊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共48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120例,各组患者均自就诊即给予抗病毒和抗菌眼药.第一组未用激素;第二组从治疗开始即加用激素眼药水;第三组待角膜上皮出现点状混浊,荧光素染色阳性时加用激素眼药水;第四组,表层角膜炎症消失,上皮下出现的灰白色圆形病变时再加用激素眼药水治疗.结果 第一组80%角膜上皮出现点状混浊并遗留上皮下的灰白色圆形混浊;第二组无角膜病变发生;第三组中13.33%患者和第四组全部患者遗留角膜上皮下的灰白色圆形混浊.结论 在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应用抗病毒、抗菌药物的同时及时加用激素为最好地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s in treatment with the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Methods All 480 patients with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2 to 2007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first group did not use glucocorticoids; the second group started using glucocorticoid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treatment; the third group started using glucocorticoids when punctate epithelial corneal opacity and fluorescein staining positive; the fourth group started using glucocorticoids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the white round subepithelial corneal opacity. Results 80% of the first group appears punctate epithelial corneal opacity and left white round subepithelial corneal opacity in the end; the second group showed no keratopathy occurred; 21% of the third group and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fourth group of all patients left white round subepithelial corneal opacity in the end. Conclusions Using glucocorticoids timely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相似文献   

15.
林琳  吴雅臻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374-377,I0001
目的探讨苏拉明(suram in)对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 igm ent ep ithelium,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苏拉明(0.05、0.1、0.2、0.4g/L)作用于RPE细胞,采用生长曲线法及MTT比色法检测苏拉明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各浓度苏拉明作用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苏拉明对RPE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剂量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示苏拉明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1);透射电镜结果示苏拉明浓度为0.05~0.2 g/L时,RPE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而苏拉明0.4g/L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染色质边集。结论苏拉明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猪RPE细胞增殖,但随浓度增加,对细胞有潜在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场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外源性直流电场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移行行为的影响,揭示电场在RPE细胞损伤修复中的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培养的hRPE细胞依培养液成分不同分为改良Eagle培养液(DMEM)组、DMEM+10%新生小牛血清(FBS)组,两组中未暴露于电场的细胞设为对照。将细胞分别暴露于强度为0、4、6 、8 V/cm的电场中,显微摄像系统连续记录2 h中每隔15 min细胞移行的变化图像,测量细胞移行距离及细胞移行方向与场线间夹角。图像分析系统处理结果。 结果 DMEM组中细胞对电场的反应较弱,电压加至6 V/cm时可观察到细胞向阴极方向的移动趋势(不同电场强度中2 h里所有单个细胞总体的位移方向指标之间,即平均cosine Ф相比,P<0.05)。DMEM+10%FBS组中电场对细胞的作用加强,4 V/cm时细胞出现长轴垂直于场线的排列方式,并向电场阴极运动,该现象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更为明显(不同电场强度之间及不同培养液之间平均cosine Ф相比,P<0.05)。当电极方向转换后,细胞的定向移行方向随阴极方向而改变。 结论 外加电场可诱导hRPE细胞的电场阴极方向的定向移行,此作用受血清影响并与电场强度成正相关。在视网膜损伤后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内源性的电场可能是诱导hRPE细胞移行的始动因素之一。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404-4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咽喉反流(LP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 年 1月~2018 年 5 月门诊确诊的LPR患者50例作为LPR组,选取年龄、性别构成比相匹配的无吸烟、饮酒史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嗅觉功能测试、RSI和RFS量表评分、鼻内镜检查及Lund-Kennedy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嗅觉功能和Lund-Kennedy评分,分析LPR患者RSI和RFS量表评分、鼻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Sniffin’ Sticks试验3项测试中,LPR组的气味阈值得分、气味辨别得分、气味识别得分和嗅觉总分(TD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LPR患者症状中,痰多或涕后流评分与Sniffin’ Sticks试验中的气味阈值、气味识别、TDI 值呈负相关(P值均<0.05);反酸、胃灼热评分与气味阈值、气味辨别、TDI 值呈负相关(P值均<0.05)。LPR患者体征中,喉水肿评分与TDI 值呈负相关(P<0.05);喉黏膜增厚评分与气味阈值、TDI值呈负相关(P值均<0.05)。LPR组Lund-Kennedy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Lund-Kennedy 评分与嗅觉评分TDI 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LPR可导致患者嗅觉功能降低,在气味阈值、气味辨别、气味识别上均低于同龄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8.
苏亚丽  李秋明 《眼科研究》2006,24(5):526-52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O3理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人RPE细胞对As2O3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药物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改变。MTT比色法结果显示,As2O3作用血清组人RPE细胞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吸光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剂量分别为:作用24h为6.25μmol/L(P=0.018)、48h为6.25μmol/L(P〈0.01)、72h为1.56μmol/L(P〈0.01);作用无血清组细胞48h后为12.5μmol/L(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s2O3作用人RPE细胞周期改变表现为S期阻滞及G2/M期延长。As2O3处理人RPE细胞后出现凋亡峰。结论 As2O3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有望为临床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提供新的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9.
体内实验观察bF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体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应用氩绿激光照射,造成兔RPE损伤模型,照射后应用bFGF3000U/50uL玻璃体腔内注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测定照射后1-4d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并与对照眼进行比较。结果:照射后第1天和第2天,2组眼的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无显著差异(P=0.534,0.283),第3天和第4天,2组眼的透见荧光面积和荧光素渗漏面积有显著差异(P=0.0180,0.0007)。结论:体内外源性bFGF能促进RPE的再生和修复,bFGF不具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术前表面麻醉剂奥布卡因应用前后患者角膜、角膜上皮厚度及其均匀性的变化。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3月1-30日在本院眼视光中心拟行SMILE术的连续病例30例(59眼),在滴表面麻醉剂奥布卡因前后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对中央6 mm直径范围内角膜及角膜上皮的厚度进行测量,测量区域分为中央区(直径2 mm)、旁中央区(直径2~5 mm)、中央周围区(直径5~6 mm),后2个区域再分别分为8个象限,通过比较上-下侧、鼻-颞侧的差值以及极差、标准差来评估角膜、角膜上皮厚度变化。通过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用药前后角膜散光度、瞳孔中央角膜厚度、偏心值e、角膜最薄点厚度及其位置差异。通过自身配对t检验和轮廓分析比较表面麻醉剂对角膜、角膜上皮厚度的影响。结果30例(59眼)患者中共发现2例(3眼)患者在表面麻醉后角膜上皮厚度显著增厚。各象限角膜上皮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瞳孔中心角膜厚度表面麻醉前后分别为(535.6±25.1)µm、(537.7±25.1)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1);颞下方(2~5 mm)角膜在表面麻醉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角膜和角膜上皮鼻-颞侧差值、上-下侧差值、极差、标准差在表面麻醉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麻醉前后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偏心值e值在表面麻醉前后分别为(0.56±0.10)D、(0.57±0.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0,P>0.05);角膜最薄点厚度及位置分布(距角膜中心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布卡因滴眼液对角膜、角膜上皮厚度及其均匀性分布影响较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其对角膜形态的影响,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