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生大鼠围产期缺血缺氧肺组织t-PA和PAI-1表达变化的观察,以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后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动态观察肺组织t-PA和PAI-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min时新生大鼠肺组织t-PA蛋白含量增加,t-PA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缺血缺氧时间延长,其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min时新生大鼠肺组织PAI-1蛋白含量增加,PAI-1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于缺血缺氧30、40min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可致新生大鼠肺组织t-PA表达一过性增强,PAI-1表达持续增强,新生大鼠肺组织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可能是围产期急性缺血缺氧引起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SE及EPO-R在成人重症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心肺复苏术后存活且出现严重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患者60例为严重缺血缺氧组,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于缺血缺氧发生后1、12及24h采集各患者静脉血和脑脊液后,进行离心取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NSE及EPO-R的含量,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血缺氧发生后1h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EPO-R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缺血缺氧程度的减少,NSE及EPO-R含量渐降低,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SE及EPO-R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缺血缺氧的程度,有利于严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提供靶点治疗。  相似文献   

3.
L-精氨酸对缺血缺氧脑组织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和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缺血缺氧鼠脑组织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在鼠脑缺血缺氧前应用一氧化氮(NO)底物和外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观察缺血缺氧后脑组织ET的变化.结果:L-NAME组与缺血缺氧组比较,脑组织ET含量明显增加(P<0.05),脑水肿明显;而L-Arg用药组与缺血缺氧组比较,脑组织ET含量明显减少(P<0.01),脑水肿减轻.结论:L-Arg对缺血缺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缺血缺氧脑组织ET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情况及1,6-二磷酸果糖(FDP)能否减少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中MMP-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激光共聚集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不同时段和给予FDP干预时MMP-2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血12h其MMP-2表达明显增高、24h表达减少,给予FDP干预后缺氧缺血12h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缺氧缺血早期星形胶质细胞合成MMP-2增多,对细胞有破坏作用,FDP能通过减少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MMP-2的表达而保护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缺氧早期小鼠脑组织的乳酸代谢过程,为采用9.4T高场磁共振频谱(9.4T 1H-MRS)测定乳酸水平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80只昆明小鼠按缺血缺氧造模时间随机分为16组,每组5只,每组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时间分别为0、20、40、60 s和2、4、6、8、10、12、14、16、18、20min,以缺血缺氧0 s组为对照组,采用9.4T 1H-MRS测定急性缺血缺氧早期小鼠脑乳酸水平。结果:在脑缺血缺氧20s时,小鼠脑组织中乳酸水平快速升高到峰值[(6.89±0.34) μmol·g-1],缺血缺氧40s时开始缓慢下降,在缺血缺氧2 min时下降最快,当缺血缺氧持续6 min时乳酸水平下降到谷底并不再变化,形成平台期。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缺氧不同时间组小鼠脑组织中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结论:急性脑缺血缺氧40s可能是小鼠脑神经细胞无氧糖酵解的时间阈值,9.4T1H-MRS可为测定脑组织乳酸代谢提供准确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6.
从生化和免疫角度探讨胎窘方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在成功建立了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以西药"洛斯宝"为对照,应用生化免疫的方法,检测模型大鼠灌服胎窘方后血清一氧化氮(NO)、谷氨酸(Glu)、白三烯C4(LTC4)的变化.结果:①对于NO,胎窘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疗效明显(P<0.05);②对于Glu,胎窘方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③对于LTC4,胎窘方高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较好疗效,P<0.05,P<0.01;④对于NO、Glu,胎窘方高剂量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胎窘方可降低NO的神经毒性,使其正常发挥神经递质作用;降低G1u的损害;降低LTC4缩血管作用,从而起到减轻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激光穴位照射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后2组均制作缺血缺氧模型,缺血缺氧组动物不加任何治疗,激光穴位照射组于缺血缺氧后2d,采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规饲养22d后,取海马区脑组织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核膜光滑,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缺血缺氧组神经细胞胞体水肿,核膜模糊,细胞器明显减少;激光穴位照射组神经细胞水肿减轻,核膜较清晰,细胞器较丰富。结论: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具有减轻缺血缺氧对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只出生7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处理,缺氧缺血组制备成缺氧缺血模型,电针治疗组于缺氧缺血模型制备成功后,电针针刺“百会”、“大椎”两穴。常规饲养22d后,取海马区脑组织制成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氧缺血组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损伤明显,缺氧缺血后电针治疗组神经组织超微结构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受损程度明显轻于缺氧缺血组。结论:电针具有促进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孕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另一侧宫内胎鼠作为对照),建立围产期缺血缺氧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分别采用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观察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 min时,新生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I-κBα表达明显减弱(P<0.05),并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加重.结论:围产期急性缺血缺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I-κBα和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吴永忠  付永健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02-402,401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是否有心肌受损以及相对应的治疗处理。方法 按照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将227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27例,入院后均进行血生化检查、观察心肌酶活性改变,治疗7.9d后复查心肌酶活性,观察各组患儿的心肌酶活性与缺氧缺血的关系。结果 发现对照组心肌酶活性基本正常,治疗观察组心肌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心肌酶的活性升高与缺氧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心肌酶活性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胎鼠宫内缺血缺氧后脑组织Bcl-2、Bax 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钳夹一侧供应子宫的血管10m in 造成宫内缺血缺氧模型,分别再灌注0,1,4,8,15,24 h,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Bcl-2与Baxm RNA 的表达。结果:Bax 的表达在缺血缺氧当时即开始增强, 4 h 已有显著性(P< 0.01), 8 h 达高峰, 15 h 有所降低, 24 h 又出现升高( P< 0.01);而Bcl-2的变化无显著性(P> 0.05);Bcl-2与Bax 的比值在8 h 达最低。结论:在轻度宫内缺血缺氧后4 h,Bax 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4 mg孕酮组、8 mg孕酮组和16 m孕酮组。动物先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再吸入8%O2和92%N2的混合气体2.5 h建立HIE动物模型。药物组于建立模型前30 min给予不同剂量孕酮溶液,24h后动物全部处死,观察各组新生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缺氧缺血组新生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组SOD活性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5),丙二醛含量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结论孕酮通过升高新生鼠缺氧缺血时脑组织中SOD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类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单个神经元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结构变化。方法: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通过缺氧/复氧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类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结构的变化。结果: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受到了损伤,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缺氧/复氧时间的延长,神经元损伤程度增加。结论:体外神经元类缺血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观察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的结构变化,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很好的研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尿与脑组织8-iso-PGF2a相关性,尿8-iso-PGF2a能否作为监测早期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生化指标及NAC的治疗效果。方法:7d龄SD新生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NAC组。NAC组给予NAC 0.1mg.g-1.d-1,于缺氧缺血前3d灌胃,共3d,缺氧缺血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相应处理。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尿与脑组织8-iso-PGF2a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尿和脑组织含量分别为(101.5±22.8)ng.mmol-1.cr-1和(237.2±11.3)ng/g,明显高于对照组(26.5±11.6)ng.mmol-1.cr-1和(90.8±18.7)ng/g(P<0.01),NAC组(40.1±9.9)ng.mmol-1.cr-1和(110.5±12.4)ng/g,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尿与脑组织8-iso-PGF2a水平相关(r=0.823,P<0.01)。结论: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尿8-iso-PGF2a含量增加,NAC能有效降低尿8-iso-PGF2a水平,可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日益受到重视。除了原发性损伤外,继发的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以及生化物质对脑损伤的预后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估计继发性脑损伤的程度,不仅可以准确判断预后,还能及时根据病情变化,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本文从功能监测和生化指标两个方面,就近几年新发展的几项监测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利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的死亡形式 ,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7日龄SD大鼠 6 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 (缺氧缺血不同时间 ) ,实验组动物采用阻断左侧颈总动脉后置于含 8%O2 的低氧环境中 ,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用HE、硫堇及TUNEL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大鼠缺氧缺血后 3h时脑细胞即有水肿 ,6h时发现有局灶性坏死 ,12、2 4和 48h可发现大量坏死神经细胞 ;在缺氧缺血后 3h细胞凋亡出现 ,之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凋亡出现在细胞坏死之前。结论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 ,细胞死亡有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 近20年来,心肺脑复苏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为了提高复苏的成功率,人们从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缺血、复苏、再灌注时组织损伤过程和表现,并探索复苏后最佳生命支持方案。缺血时组织损伤机理缺血引起细胞损伤是由缺氧和氧化能量代谢的停止为开始。缺血时细胞生化反应并未停止,此时以还原和酸性环境中进行的反应、代替了氧化和微硷性环境中的高浓度三磷酸腺苷(ATP)所支持、由酶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急性分离心肌细胞在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胞内钙的影响。方法 急性分离心肌细胞在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以Fluo-3作为钙指示剂,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内钙的变化。结果 急性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胞内钙浓度降低,加入CGRP后,钙浓度恢复;先加入CGRP,再在缺血缺氧的条件下,胞内钙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CGRP可恢复因急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细胞内钙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cl-2家族促凋亡成员和抗凋亡成员对CoCl2诱导的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缺血缺氧模型中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并建立CoCl2诱导大鼠皮质神经元缺血缺氧模型,用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时Bcl-2家族促凋亡成员和抗凋亡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促凋亡蛋白Bax在CoCl2模拟缺血缺氧时蛋白上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下降,总体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 Bcl-2家族促凋亡成员Bax和抗凋亡成员Bcl-2比例的上升是缺血缺氧过程中神经元凋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动态变化。方法  56只新生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吸入 8%O2和 92 %N2 的混合气体建立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模型 ,观察不同时间脑组织中NO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氧缺血 30min后NO含量开始升高 ,在 48h内NO含量持续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缺氧缺血后NO含量明显升高 ,NO介导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