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染色体跳跃易位(JumpingTranslocation)是指一条染色体(供体)的相同片断易位到不同的染色体(受体)上,它通常表现为罕见的染色体镶嵌类型。1979年Lejeune等首先采用跳跃易位这个词[1]。现在,跳跃易位也用来描写由于复合性结构重...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Cd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食管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Cd结构的研究刘京曰升李桂信宋光江杜克明郭忠慧着丝点(centromericdots或kinetochore,Cd)是一对位于主缢痕两侧可被特殊染色方法染色的球形结构,也是染色体纺锤丝微管的附着点。其大小和变化可影响附于其上的...  相似文献   

3.
用人鼠杂交细胞株探针进行染色体描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鼠杂交细胞株探针进行染色体描绘曾瑄,赵蓥,高春生,赵非非,刘国仰,杨焕明,程在玉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tiuhybridization,FISH)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标记染色体的识别、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阴性,变异型Ph染色体及伴有其它染色体异常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bcr/abl融合基因。方法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伴有8种不同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CML患者的bcl/abl融合基因。结果 3例变异型Ph和7例有标准型Ph的CML患者均为bcr/abl融合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微结构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围产医学中心(250012)王济周随着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技术的开展,世界上已发现了20多种染色体微结构异常综合征,亦称邻近基因综合征(contiguousgenesyndrome),这一发现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一种能快速、准确识别胃癌标记染色体来源的技术,以提高对胃癌细胞复杂染色体畸变辨认的能力。方法 采用改良的G显带染色体标本脱色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别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两条标记染色体(M1和M2)和一例原发性胃癌的标记染色体(M3)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了M1、M2和M3有复杂的染色体结构畸变:de  相似文献   

7.
酵母人工染色体DNA转基因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人工染色体DNA转基因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戴旭明,胡以平,傅继梁转基因动物体系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及表达产物生物学效应的最佳体系之一[1,2]。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YAC)载体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  相似文献   

8.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流行趋势的探讨刘国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erecessivedisease)已知有600多病种[1]。尽管其各自的发病率并不甚高[2],但综合起来,世界上每年约有50万此类遗传病患儿出生[3]。由于其致病基因主要存在于...  相似文献   

9.
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五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染色体涂染技术(chromosomepainting)在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确定的染色体异常中独具优势。应用该技术对G显带认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进行检测。方法对5例细胞学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分别选用2、6、5、7、13、14号和X染色体特异DNA进行涂染。结果染色体缺失及易位一目了然,即使在分散差的分裂相中亦可辨认。结论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于检查染色体结构畸变,特别是检测染色体易位效果良好,结果直观明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方法顾峥张杰黄靖香陈乐真在肿瘤细胞遗传学领域中,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由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故在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10例乳腺癌细胞系的6号染色体第臂缺失。方法 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并采用37个分布于6q12-6q27的YAC探针和6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检测了10例乳腺癌细胞系的6号染色体长臂。结果 在5例细胞系中发现6q12-6q27的大段缺失,1例发现有6q25-q27的小段缺失。在含有多个细胞亚群的两侧细胞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染色体基因的病理研究进展赵坡,杨光华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最常见的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呈高度恶性,血路转移率高且出现较早。目前骨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除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构建人类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池及其文库的技术。方法显微切割人类染色体3p23-p26,3q21-q22,4p12-p16区带,用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egenerateoligonucleotiedprimered-PCR,DOP-PCR)扩增,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扩增产物来源,再将区带特异性扩增产物克隆于pUC19载体构建区带特异性文库,以及用α-32PATP标记的gDNA行菌落原位杂交。结果经FISH证实,3p23-p26,3q21-q22,4p12-p16探针池均在切割相应区带出现特异性信号。其中3q21-q22获得的1.2×104个阳性克隆。随机分析30个含插入片段的白色菌落,其插入片段平均约420bp。220个白色克隆菌落原位杂交示单拷贝和低度重复序列占81%(178/220)。结论改进的显微切割结合DOP-PCR为人类染色体探针池及文库构建建立了一个简易、高效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基因克隆和人类基因的全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4.
荧光原位杂交法发现一例子宫平滑肌瘤新的染色体畸变黄浩杰,张锡然,薛妹朗,陈宜峰,许争峰,王迅美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在肿瘤细胞遗传学研究中,FISH技术克服了以...  相似文献   

15.
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在染色体计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在染色体计数分析中的应用李峰钟镐镐由江峰方伟岗吴秉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技术是由Koch等[1],于1989年建立的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快速地特异识别染色体。其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6.
21三体患者及其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三体患者及其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研究王应雄,翁亚光,吴春英,何俊琳,郑增淳染色体着丝粒点(kinetochore或centromericdots,Cd)位于染色体着丝粒区、并能被特殊方法染色的一对球形结构,由蛋白质和少量DNA组成,它是细胞分裂中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能精确检测人类间期细胞核中21号染色体拷贝数的FISH探针。方法利用万能引物PCR法,从定位于人21q11的YAC克隆881D2分离制备DNA探针,并用于与8例正常人和5例21三体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相和间期核,及经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诱导的双核细胞进行FISH分析。结果该探针具有以下特点:(1)长度集中于350~750bp;(2)其靶序列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上且紧靠着丝粒;(3)特异性强;(4)杂交信号明亮,容易辨认;(5)对中期相及间期细胞核中21号染色体的检出率分别高达99.60%和98.40%。结论制备的DNA探针能精确检测人类间期细胞核中21号染色体的拷贝数,且适用于细胞分裂时21号染色体分离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额外染色体(extrasmalchromosome),又称超微小染色体,是指一类多于正常染色体数(2n)的小染色体。根据标准化人类染色体命名体制,这种来源不明的染色体,称为标记染色体(mar),现将我室发现1例具有正常核型和mar的嵌合型报告如下。病...  相似文献   

19.
一个定位于染色体3p25.3的新基因及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离位于染色体3p24-26区域中鼻咽癌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在染色体3p24-26鼻咽癌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pzygosity,LOH)高频区,用RT-PCR及Northern杂交,检测了20个表达序列标记(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在鼻吕细胞株HNE1和原代培养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一个在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表达下调的EST  相似文献   

20.
端粒和端粒酶与辐射诱发染色体断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互换和断裂。从分子水平看,染色体断裂的形成很可能是DNA双链断裂(dsb)不能重接的结果。目前,有关dsb不能重接及其转变成染色体断裂的准确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种可能的机制是dsb在重接前加上了端粒。dsb部位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