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当前关于“肺应秋”理论的不同认识.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发生学方法相结合,适当选用现代有关实验研究结果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从理论上提出“肺应秋”的本质内涵为:肺是机体应时而变在秋季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时间调节系统。肺在当旺的秋季,其肃降功能增强,并且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对自身肺系统及其他四脏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其他季节则处于从属地位,协助或抑制其他四脏以维持机体应时而变的调节稳态。而肺在秋季宣发卫气津液护卫肌表能力相对低下,表现为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并指出正确理解“肺应秋”的本质内涵对认识临床呼吸系统季节性发病的病理、诊断、预防养生与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国栋 《河南中医》1997,17(5):261-262
从太阳“主表”,太阳病病理机制,太阳病临床见证,太阳病证之用药情况诸方面来看,太阳与肺系的的关系密切。太阳不仅饰物和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同时还应包括肺系。太阳与系肺系的关系,为一属种关系,太阳为属,肺系为种,具体地说就是太阳包括肺系肺系是太阳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此,方符合外感病初期的证治规律,与临床实践更为贴切,吻合。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及单病种管理要求,按照医院单病种管理办法,结合肿瘤科实际情况,为切实抓好中医专科建设,促使其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提高重点中医专科的技术水平,申报单病种(特色病):肺积(癌)。其病种能突出专业特点,有一定的病人群体,具有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能承担本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中医人才梯队,有利于医院的业务发展,促进技术水平、科研水平、医疗教学工作的提高。其中医治疗率≥80%,治愈好转率大于同级医院水平,病死率低于同级医院水平,平均收费水平低于同级医院水平,并接受医院的督促检查。现就肺积(癌)病证管理方案加以总结,旨在交流经验,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提高肺积(癌)单病种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医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认识及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医学"血浊"理论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学存在一定的契合关系,本文试从"血浊"理论入手,探讨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以期为中医认识和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捷  李峰  宋月晗  毛萌  刘晶  刘晓萌 《光明中医》2012,27(11):2172-2173
通过对"病证结合"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源流、病机、中西医认识三部分,探索这一理论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以求了解中医病证结合理论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医肺系病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良铎 《环球中医药》2009,2(3):164-172
近年来肺系病证发病逐年升高,中医在肺系病证病名、分类、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病名及分类方面的进展集中在咳嗽、哮喘和肺纤维化上。病因病机方面,时行感冒强调毒邪致病;咳嗽提倡夹杂致病;喘证新有五脏致喘之说;哮病拓展了伏邪的范围;肺胀分急性期、缓解期阐明各自病因病机;肺痹、肺痿深入探讨了虚实的来源、部位及转归;肺癌研究集中在正气虚损、邪毒内积的部位及性质;继续深入探讨呼吸衰竭的病位、病性、疾病转归及传化。感冒、咳嗽的辨治及治疗方法强调针对个体及时令的个性化治疗;喘证及肺间质纤维化主分虚实;哮病及肺胀分为缓解期及发作期进行辨证治疗治疗;肺癌治疗主张采用包括中医药疗法多学科综合治疗。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运用如拔罐、贴敷等外治的综合疗法,治疗咳嗽、哮喘、肺胀、呼吸衰竭等肺系疾病均取得了一定疗效。对于肺系疾病的现代医学实验研究集中在自拟方剂、古方、中成药的应用研究上,在中医病因学方面的研究亦有进展。但在动物模型、证候学研究等方面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7.
《河北中医》2021,43(5)
肺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医学自古就对肺痨有着详细的研究和文献记载,我们通过研究梳理古籍文献中对肺痨病因病机的记载,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逻辑合理、有据可查的知识理论框架,其中肺痨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其他3个方面,病机则为阴阳失调、寒热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失调4个方面,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痨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系病位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征  吴承玉 《光明中医》2010,25(7):1127-1129
根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进行了肺系病位特征的探讨。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聚类分析处理,明确咳嗽、咯痰、气喘等为肺系肺病位的特征症;恶寒发热、脉浮、畏风易感、自汗、皮肤干燥、皮肤红斑瘙痒、身肿头面尤甚等为肺系皮毛病位的特征症;鼻塞、鼻流清涕、鼻流浊涕为肺系鼻病位的特征症;语声重浊、声音嘶哑、咽痒、咽喉肿痛为肺系咽喉病位的特征症;便秘、泄泻为肺系大肠病位的特征症。  相似文献   

9.
谈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与大肠因经脉联属,构成表里关系。后世医家运用这一理论实践,治疗肺与肠道疾患,取得显著效果。下面谈谈我在临床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一、运用导泻法治疗呼吸困难例一,杨某某,女,63岁,1978年4月2日初诊。患者三天前突感发热,恶心,饮水即  相似文献   

10.
11.
李鲲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3):131-133
《内经》病机“求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 :从脏腑经络所属部位和功能特点来归类病候 ,求其病位所属 ;从自然气候的六气特点来归类病候 ,求病性所属 ;从邪正虚实来求其属 ;从气血引起的气机失常求其属 ;从疾病的转化传变求属 ;用阴阳总括病机求属。临床以此指导审因辨证 ,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有利于确定恰当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成科 《新中医》2003,35(11):3-6
从中风病的定义、病机、临床分期、辨证施治等方面对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进行探索。明确界定中风病为急性脑血管病,是气血逆乱、痰瘀内阻造成脑络破裂出血或脑络痹阻所致的局限性功能异常,其病机是脑络破裂血溢瘀血浸淫压迫脑髓,或脑络痹阻而致脑髓失荣所致的脑髓损害。临床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并将中风后昏迷超过24小时者定为中风重症,辨证首辨闭证与脱证,再辨闭证之顺与逆。强调中风病取效关键在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而并发症应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3.
徐正海 《中医杂志》1994,35(3):136-137
本文论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和疏泄失常的病理变化,探析肝在疏泄失职的情况下,对形体、脏器、藏血的影响,以及由气及血,由血及阴的发展规律。阐明初病在气——疏泄失常阶段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为血脂异常中医病机的总结提供证据,并根据病机提出治疗思路。结果: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确立治则以补肾健脾为主且尤以补肾为先,化痰活血为辅。讨论: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而总结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眩晕的病位在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是以本虚为主兼夹实邪的本虚标实证。正气不足是感受外邪外因发病的关键。内因与不内外因多属本虚证或本虚标实,本虚为主。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内科疾病,蛋白尿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其病理因素以湿瘀为主,并贯穿痰病之始终,脾肾亏虚是发病和病程迁延的内在因素,终致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本病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17.
"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为深入研探"肺外合皮毛"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在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定位的认识等,是我国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消渴病湿热证证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渴病多被认为属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证,但在岭南地区尚有属湿热证者。从湿热证的产生、湿热证病机及临床表现、湿热证治疗方法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辨治消渴病湿热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