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喘息在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现最新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3)迟发性喘息/哮喘[1]。认识和总结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特点,对防治婴幼儿喘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半来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普米克气雾剂干预能否减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首次发作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急性喘息控制后给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干预治疗70d,并观察治疗结束后1年患儿反复喘息发生的情况。对照组未给予治疗。结果在1年随访中,治疗组喘息复发5例,共13人次,平均1年发作0.43次;对照组喘息复发17例,共76人次,平均1年发作2.53次。治疗组复发次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剂克气雾剂干预可以减少1年内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作次数,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谭凤英  李旺  吴雄 《云南医药》2012,(5):447-449
婴幼儿喘息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半胱氨酰白三烯作为炎性介质是婴幼儿喘息发病的重要因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出现则为婴幼儿喘息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 联合检测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80例,根据有无喘息症状、肺部哮鸣音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其中喘息组362例,无喘息组318例,两组患儿均联合检测RSV与MP。结果:680例患儿中单一病原体阳性共221例,其中RSV阳性检出率为18.24%,MP阳性检出率为14.26%,RSV合并MP阳性检出率为2.79%。喘息组RSV、MP阳性检出率以及家族史、特应性体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喘息组(P<0.05)。喘息组获得预防干预患儿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未干预患儿(P<0.05)。结论:RSV与MP联合检测有助于筛查喘息性疾病患儿的病原菌,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实现对症治疗,同时对患儿哮喘的预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婴幼儿喘息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因其气道结构和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气道血管粘膜较丰富,发生喘息的机会远较成人为多[1],它只是一个症状名称而非疾病诊断,一般包括婴幼儿一过性早期喘息、持续性的早发的喘息、晚发的喘息[2],主要包括的疾病有:毛细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真正明确诊断的婴幼儿哮喘,这是困扰婴幼儿的主要疾患之一,现将笔者在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门诊治疗和观察的45例婴幼儿喘息患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喘息与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症状相关性。方法从我院儿科1998年1月~2006年10月在门诊及住院明确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108例中筛选以喘息为主诉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1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例以喘息表现为主诉的胃食管反流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无效后采取调整体位、饮食,抗反流等治疗,喘息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作为一个独立病因引起喘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05~2006年呼吸道疾病患儿,取其咽拭子用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642例,喘息性疾病400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02例,占标本例数的19.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24例,占标本例数的31%,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12.1%;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MP是2005~2006年深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间歇吸入激素和口服孟鲁司特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痊愈出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成间歇吸入皮质激素组(ICS组,30例)、口服孟鲁司特组(LTRA组,30例)。随访观察时间为1年,总结分析患儿在这1年中的喘息发作人数、次数、持续时间及无症状天数。结果 ICS组30例发生反复喘息9例(30%),其中1次喘息2例,2次喘息3例,>2次4例,平均(2.5±0.3)次,持续时间为(2.28±0.19)d;LTRA组30例发生反复喘息6例(20%),1次喘息3例,2次喘息3例,>2次0例,平均(1.5±0.4)次,持续时间为(1.47±0.16)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无症状天数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吸入激素和口服孟鲁司特均可有效地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与间歇吸入激素相比,口服孟鲁司特可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预防起到更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发生反复喘息的人数、次数及持续时间,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喘息潮气功能的变化与该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喘息的关系。方法:对2005.1至2006.1月因第一次喘息发作在我院住院的患儿肺潮气功能进行观察。同时对观察病例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期5年。结果:婴幼儿喘息的第一次潮气功能的异常及严重程度与是否发展为持续性喘息无明显相关性。但潮气功能的持续性异常,特别是持续性重度阻塞性变化和今后发展为持续性喘息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婴幼儿第一次喘息发作后,持续性肺潮气功能异常。对判断婴幼儿喘息的是否发展为持续性喘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喘息是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极为常见的症状,是婴幼儿期支气管哮喘的早期表现.本文对1992年6月~1994年5月收治的以喘息首次发病的148例婴幼儿,经过6~8年的治疗、追踪、随访,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哮喘的治疗方法及其转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氨溴特罗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婴幼儿哮喘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喘息、痰鸣、咳嗽等,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院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获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普鲁卡因 硫酸镁联用治疗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尤以冬春多发。我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用普鲁卡因、硫酸镁治疗喘息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儿1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26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为4.1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小、过敏体质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儿出现喘息,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正> 扑喘息敏为日本1980年上市的新的镇咳祛痰药——Procaterol。有关结构研究及分析方法未见报导。我院从1980年至今合成出多批原料药,定名为扑喘息敏。本文通过NMR.UV.IR.MS 分析,证明扑喘息敏结构是正确的。在 D_2O 中的 NMR 数据与文献值相符。特别是化学位移δ=5.71ppm 是双峰,~3J=4.2H_2证明扑喘息敏是以赤式构型为  相似文献   

15.
a-细辛脑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56例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国水  殷群 《江西医药》2003,38(3):209-210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及易发疾病之一,其中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肺炎。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a-细辛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1月我院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喘息性疾病112例,其中毛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16.
<正>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部分患者存在过敏性体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呼吸道阻力明显升高,致呼吸道通气障碍。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步他林雾化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江苏苏州地区儿童偏肺病毒(hMPV)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hMPV感染喘息儿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372例hMP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ELISA法检35例单纯hMPV 感染并伴有喘息的肺炎患儿、15例单纯hMPV感染无喘息的肺炎患儿以及34例其他病原感染并伴有喘息的肺炎患儿血浆中TSLP、IL-4和IL-2水平。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hMPV总检出率为2.75%, 2010年检出率最高,春季检出率最高,秋季检出率最低,每年的2月至5月为hMPV检出高峰%,5岁以内检出率较高。单纯hMPV感染且伴有喘息的肺炎患儿血浆中TSLP 及IL-4水平明显高于hMPV感染非喘息患儿以及非hMPV感染喘息患儿(P均<0.05)。结论:苏州地区各年度hMPV检出率有所波动,5岁以内儿童检出率较高,春季检出率最高。hMPV感染后可引起TSLP表达增强,可能与Th2细胞免疫亢进及喘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与婴幼儿喘息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收住我科的82例MAS患儿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的含量,并进行随访,观察其喘息的发病情况及进行肺功能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RSV—IgM)测定,与对照组比较,分析MAS与婴幼儿喘息的相关性。结果(1)MAS组血清IgE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MAS患儿喘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MAS患儿喘息的发生率高于轻度MAS;(3)MAS患儿发生喘息时tPTEF/tE、vPTEF/vE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S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并与轻重程度有关;MAS患儿在宫内已致敏,其发生喘息时下呼吸道阻塞更严重,为儿童哮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9.
<正>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同时对护理干预要求也要具有连续性~([1]),因此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最大化考虑到护理对象的舒适度。为进一步准确评价舒适护理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10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4mg/d,睡前口服,疗程12周。观察平均住院天数,3个月内喘息再次发作例数和1年后哮喘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个月内喘息再次发作例数和1年后哮喘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方便、有效、依从性好,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