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1)变化的意义。方法左向右分流CHD并CHF患儿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检测CHD患儿心力衰竭期和症状、心衰体征消失的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ADM和ET-1。结果CHF急性期ADM、ET-1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恢复期ADM或ET-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2)。结论ADM和ET-1均参与了左向右分流CHD并CHF的病理生理过程,观察其血浆水平变化,可能对判断心衰患者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重症肺炎患儿和43例普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小儿血清sICAM-1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恢复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普通肺炎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普通肺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较普通肺炎急性期明显增高,但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ICAM-1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炎症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肺炎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HIE患儿和2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浆ADM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浆ADM水平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HIE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重度HI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ADM参与了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ADM可作为重度HIE的早期标志物;ADM在HIE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急性期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婴幼儿重症肺炎20例(重症肺炎组)和同期在本院呼吸病区住院的婴幼儿轻症肺炎25例(轻症肺炎组),依据病原学分为病毒性肺炎组(24例)和非病毒性肺炎组(21例),2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中MMP-9和TIMP-1水平,并行潮气肺功能检查.结果 所有肺炎患儿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肺炎组高于轻症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高于非病毒性肺炎组(均P<0.05);重症肺炎组和轻症肺炎组患儿恢复期肺功能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症肺炎组明显低于轻症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低于非病毒性肺炎组(均P<0.05);但患儿潮气量(VT/kg)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清中MMP-9水平及MMP-9/TIMP-1比值与肺功能TPTEF/TE、VPTEF/VE均呈负相关(r1=-0.459、-0.376;r2=-0.413、-0.327;均P<0.05).结论 急性期血清中MMP-9及 MMP-9/TIMP-1与婴幼儿肺炎严重程度和恢复期肺功能损伤有关,在病毒性肺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炎患儿CD23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23阳性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玫瑰花结法测定了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A组)及9例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衰的重症肺炎患儿(B组)PBL的CD23阳性值,并用ELISA方法测定了B组血清总IgE水平。结果:A组CD23阳性值增高,其中A组急性期(17.70±1.95)高于恢复期(10.50±1.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CD23阳性值(23.21±2.65)增高更明显,且B组血清总IgE水平亦明显增高。结论:PBL的CD23阳性值的变化可作为肺炎急性期以及重症肺炎的一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及T 细胞亚群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肺炎患儿,按诊断标准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18例)和MPP组(18例),及同期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1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3组患儿BALF中的IL-6、MCP-1、IFN-γ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1) MPP组及RMPP组急性期患儿的BALF中,CD3 +、CD8 +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急性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RMPP 组急性期 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RMPP 组及MPP组急性期IL-6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3)RMPP组急性期及 MPP组急性期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MPP组急性期较MPP组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RMPP组恢复期高于MPP组恢复期.(4)RMPP组急性期及MPP组急性期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RMPP组急性期高于MPP组急性期,RMPP组恢复期高于MPP组恢复期,RMPP组急性期及MPP组急性期MCP-1水平均分别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及功能的紊乱;IL-6、MCP-1及IFN-γ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PP 的发病过程,并且IFN-γ及MCP-1可作为预测MPP难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在肺炎心衰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肺炎心衰(A组)、肺炎心衰(B组)、一般肺炎(C组)、健康儿童(D组)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cTnl含量,采用美国Encore T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含量,并分析两者间关系。结果 A、B组cTnl、CK-MB含量显著高于C,D组(P均<0.os);A与B组,C与D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cTnI升高率高于CK-MB;cTnI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 734 P<0.01)。结论 重症肺炎存在心肌损害,对于重症肺炎检测cTnI能早期诊断心肌损害的发生,从而早期治疗,预防心衰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组织中的分布、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探讨ET-1在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及病理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1例不同病理分级HSP患儿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肾组织ET-1蛋白及mRNA表达,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结果1.正常肾组织及HSP患儿肾组织中均有ET-1表达。正常肾脏肾小球、系膜ET-1仅微弱表达;远端肾小管表达多于近端,间质无表达;HSP患儿肾组织ET-1表达信号明显增多,肾小管表达比对照组增多,主要见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P均<0.05);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4 P<0.05);2.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不同病理分级HSPN患儿肾组织ET-1表达均存在明显差异,Ⅰ-Ⅳ级病理损害者ET-1表达水平随病理加重而表达增加,病理表现为Ⅴ-Ⅵ级者,ET-1表达与上述各组比较有所降低,但仍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急性期组相比,恢复期组ET-1表达明显减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4.尿常规检查正常组与异常组,ET-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组织能通过自分泌方式产生ET-1;ET-1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在HSPN发病及病理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临床上应积极行肾组织活检确立HSPN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的状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患儿和其中9例恢复期及1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FN-γ、IL-4水平.计算IFN/IL-4比值。结果急性期MPP患儿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IFN-γ、IL-4、IFN-γ/IL-4比值均高于急性期患儿.但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MPP患儿存在Th1细胞免疫应答增强.Th2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且恢复期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按病情程度将50例HIE分为轻度HIE组(20例)、中度HIE组(16例)和重度HIE组(14例);同期选择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程度HIE患儿和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浆ADM和血清TNF-α、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E组患儿血浆ADM和血清TNF-α、NS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a<0.01);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患儿血浆ADM和血清TNF-α、NSE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a<0.01)。2.HIE组患儿血浆ADM、血清TNF-α和NSE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85,0.89,0.83 Pa<0.01)。3.HIE预后差患儿血浆ADM、血清TNF-α和NSE水平高于预后好者(Pa<0.01)。结论ADM和TNF-α均参与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可作为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性酶免疫法检测6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儿(肺炎并心力衰竭2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力衰竭22例,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19例)及60例对照组患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健康儿童各20例)外周血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力衰竭患儿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估测肺动脉压力。结果1.肺炎心力衰竭组及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组均较相应对照组(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01);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组较先天性心脏病无PH或轻度PH心力衰竭组水平亦明显增高(Pa<0.05)。2.三组心力衰竭患儿间LVEF、F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a>0.05)。3.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NT-proBNP水平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血清NT-proBNP对肺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均有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价值,且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新蝶呤(NP)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PNS活动期患儿42例(A组)。其中对类固醇治疗反应敏感30例(A1组);不敏感者12例(A2组)。缓解期PNS22例(B组)。健康对照组26例(C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不同时期血清VEGF、NP水平。结果A组血清VEGF、NP较B及C组显著升高(Pa〈0.01)。B组血清VEGF、NP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A1与A2组血清VEGF、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a〉0.05)。A组血清VEGF、NP分别与尿蛋白程度呈正相关(r=0.47,0.43Pa〈0.01)。结论血清VEGF、NP在PNS活动期升高,可能是反映PNS急性活动期指标,但不是区分激素敏感或耐药指标。血清VEGF、NP水平与PNS蛋白尿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新生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内皮素-1(ET-1)值的变化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2005年1-12月收治HIE新生儿32例.按照HIE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18例,中重度组14例.本院同期出生的30例健康新生儿(生后24 h)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HIE新生儿生后1、3、7 d及健康新生儿生后1 d血浆AM、ET-1和血清NSE水平.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双变量资料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轻、中重度HIE组血浆AM、ET-1水平生后1、3、7 d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组至3、7 d已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组至7 d仍有显著性差异(Pa<0.05).AM/ET-1值在3个时间点均较健康对照组减低,但仅中重度组生后1、3 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a<0.05).2.HIE患儿血清NSE水平生后1、3 d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仅中重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5);7 d,轻度组下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中重度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AM/ET-1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 P<0.05).结论 AM和 ET-1共同参与HIE调节局部脑血流量及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的维护,AM/ET-1值测定对了解不同时期HIE患儿脑血流变化和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于胎龄儿(LGA)血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LGA和适于胎龄儿(AGA)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脐血和产妇血脂联素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LGA脐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AGA,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GA血TG、TCH、LDL-c、HDL-c水平与AGA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a>0.05)。2.LGA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MI、胎盘重量、脐血TG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848,-0.785,-0.835 Pa<0.001),与母血脂联素水平、新生儿身长、孕前和分娩时产妇体质量及其BMI、其他脐血脂成分无相关性(Pa>0.05)。3.LGA男婴和女婴脐血浆脂联素、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a>0.05)。结论血脂联素水平变化与LGA的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LGA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4例细菌性脑膜炎(化脑组)及18例病毒性脑炎(病脑组)患儿急性期CSF和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并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对照组CSF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化脑组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病脑和对照组(F=46.878,93.104,22.603,80.647 Pa〈0.01),病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2.化脑组CSF中补体C3、C4水平与其血清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6,0.129 Pa〉0.05)。结论:测定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与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正常分娩的足月SGA(非匀称型SGA)50例.其中母亲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为SGA 1组(30例),母亲患中重度PIH为SGA 2组(20例),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AGA)20例为对照(AGA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标本,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的活性,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血浆碳氧血红蛋白(HbCO)质量分数.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重比较,直线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AGA组(P<0.01).SGA1组与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AGA组、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Pa<0.05).结论 SGA脐血HO-1活性显著低于ASA,AGA和SGA脐血HO-1活性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说明脐血HO-1活性与胎儿宫内发育及新生儿营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并心衰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 水平变化,并与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并心衰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 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定量检测FABP,BNP。结果:心衰期血清FAB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均P<0.01),恢复期FABP,BNP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衰期、恢复期血清FAB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NP升高的阳性率(均P<0.05)。结论:FABP,BNP血清浓度均可作为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而FAB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恢复期患儿也有较高的FABP,BNP血浆浓度,提示临床症状好转但心肌损害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ADHD患儿32例。其中混合型(ADHD-C)19例,注意缺陷型(ADHD-I)9例,多动-冲动型(ADHD-HI)4例。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TH、TSH水平,且与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ADH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1);ADHD-I组及ADHD-HI、ADHD-C亚型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5);ADHD-I、ADHD-HI、ADHD-C组间相比,T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2.ADHD组及不同亚型组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FT3、T3可能参与ADHD的发病,TSH水平与ADH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9.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观察各种因素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花环试验法对5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测定红细胞C3b补体受体花环(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RBC-ICR),并与10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RBC-C3bR低于正常新生儿,而RBC-ICR则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Pa〈0.01);2.不同总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间比较,RBC-C3bRR无统计学差异(Pa〉0.05),RBC-ICR有显著性差异(Pa〈0.05);3.不同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间进行比较,RBC-ICR有显著性差异(Pa〈0.05),RBC-C3bRR无明显差异(Pa〉0.05);4.相关分析表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RBC-ICR与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a〈0.05);RBC-C3bRR与光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胎龄、日龄、喂养方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a〉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新生儿,并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光疗时间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