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世纪末发现肾素以来,医学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下简称RAS)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公认RAS在血压及细胞外液容量与成分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传统途径已得到普遍承认: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I(AI)-〔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Ⅱ)——〔血管紧张素酶〕——血管紧张素Ⅲ(AⅢ)。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AⅡ浓度(AⅡC)已较广泛用于高血压研究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诊断、治疗中。在测定PRA,AⅡC的过程中,有人发现在同一病人中有PRA、AⅡC不成比例的  相似文献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认识的深入,发现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而且还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依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肾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依那普利降低肾性高血压和保肾功能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贾永平  高蕙英 《山西临床医药》1995,4(4):330-330,336
观察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ET)、肾素一血管紧张素浓度,结果显示第1、2周ET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第4,5周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这些激素水平与AMI病情演变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药(ACEI)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缓激肽的释放,可增加前列环素及前列腺素E生成,而发挥降压作用,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近几年来,通过大量的医学实验和临床应用药效观察,ACEI类的临床作用不仅仅是降压,更主要的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科部分一.对肾性高血压病人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护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肾性高血压是指由肾血管病变,肾实质性病变及肾周围性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也有人称为症状性高血压。1.肾性高血压病人应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根据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而各不相同,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根据病人血浆肾素浓度的差异而给予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茶皂甙(TSP)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HR被随机分为4组,高血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150 mg.kg^-1.d^-1)、TSP高剂量组(1600 mg.kg^-1.d^-1)、TSP低剂量组(400 mg.kg^-1.d^-1),每组6只;另选6只雄性WKY(Wistar-Nyoto)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每日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灌胃,高血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8周末,自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Ang、醛固酮含量;同时测定主动脉组织中Ang含量。结果:高血压对照组血浆Ang、Ang及组织中Ang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均〈0.01),而血浆PRA及醛固酮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与高血压对照组相比,TSP高剂量组Ang含量明显升高(P〈0.01)、Ang和醛固酮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组织中的Ang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TSP可显著升高Ang水平,减少Ang生成,推测降压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RAAS,发挥类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ng拮抗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翁秀妹  于澎 《检验医学》2007,22(4):462-462,465
高血压发展过程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PAS)及血管内皮功能等的改变。我们拟通过对不同期高血压的血浆肾素(RP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α(6-K—PGFlα)含量的分析来探讨这些项目在高血压病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检测2组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结果常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治疗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0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3次。实验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每周行血液透析2次,血液透析滤过1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接受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的清除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从而降低血压,增强了透析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通常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及器质性损害,正是由于高血压与心肾脑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使高血压的管理从单纯的降压治疗转变为心、肾、脑等疾病的全程保护,而相关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此保护作用,其代表药物为沙库巴曲缬沙坦。2021年《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建议》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具备双靶点效应,此药物在增强利钠肽系统活性的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压作用显著,并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本文旨在对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对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2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张张素II及醛固酮含量,发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醛固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醛固酮与PaO2显著相关(r=0.57,p>0.01)。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肾素、血管紧张素II与醛固酮呈分离状态,动脉血气对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醛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2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浆肾素活性、血管张张素II及醛固酮含量,发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醛固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醛固酮与PaO2显著相关。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肾素、血管紧张素II与醛固酮呈分离状态,动脉血气对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醛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呈杓型、非杓型分布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昼夜波动特征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1/2003-12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3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型情况将63例患者分为杓型组(n=30,下降≥10%但<20%者为杓型,≥20%者为超杓型)和非杓型组[n=33,夜间收缩压及(或)舒张压较日间下降<10%]。②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各组患者24h内3个时间段(次日晨8:00空腹、下午16:00及夜间24:00)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并测定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分析、眼底检查,以了解靶器官损害程度。③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的基本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高血压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杓型组8:00和24:00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16:00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两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日间和夜间的波动较大,而肾素的昼夜波动不大。②非杓型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大于或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①昼夜血压呈杓型与非杓型分布患者血液中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昼夜节律特征有所不同,体液因素是调控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非常重要的环节。②血压呈非杓型分布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危险性高于杓型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呈杓型、非杓型分布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昼夜波动特征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1/2003-12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3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型情况将63例患者分为杓型组(n=30,下降≥10%但<20%者为杓型,20%者为超杓型)和非杓型组[n=33,夜间收缩压及(或)舒张压较日间下降<10%].②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各组患者24 h内3个时间段(次日晨8:00空腹、下午16:00及夜间24:00)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并测定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眼底检查,以了解靶器官损害程度.③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的基本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高血压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杓型组8:00和24:00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16:00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两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日间和夜间的波动较大,而肾素的昼夜波动不大.②非杓型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大于或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①昼夜血压呈杓型与非杓型分布患者血液中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昼夜节律特征有所不同,体液因素是调控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非常重要的环节.②血压呈非杓型分布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危险性高于杓型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1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17例无氮质血症肝硬化腹水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发现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增高极为明显,与无氮质血症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分别<0.001,0.002)。后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其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亦有显著增高。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中占有一定地位。作者注意到血浆肾素活性≥20纳克/毫升的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治疗效果差,易并发肝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许多疾病,尤其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方面,起了很主要的作用。我所已建立了对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由于血浆中肾素或血管紧张素的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标本采集、患者的准备等方面,都必须控制一定的条件,否则测得的结果会难于解释或完全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高血压在尿毒症患者中非常常见,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持续激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多种升压因素是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生机制。在临床上应严格控制水钠摄入,充分发挥透析降压的潜力,综合应用降压和其它辅助药物,对合并局限性肾动脉狭窄或内科治疗很不满意者,可考虑介入性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时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常遇到病人询问,我最近服用卡托普利降压,但血压控制不好,是不是该换药呢?当排除了劳累、情绪紧张、未按时服药等因素后,原来是有的病人因头痛、发热或为了抗凝而同时服用了阿司匹林。这下原因找到了,可能是阿司匹林阻碍了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我们知道,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不综合作用使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肾素主要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释放人静脉血中的肾素将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每周2~3次血液透析中联合1次血液灌流,连续治疗4~8周。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和甲状旁腺激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结果:12例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均明显下降。透析中血压升高发生率亦明显减少。结论:组合型人工肾对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有确切疗效,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甲状旁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等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英昭 《临床医学》2002,22(9):35-35
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高血压病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其咳嗽副作用发生率高,限制了它的某些应用.因而对新的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以寻找既能达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构不同的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剂。本研究对64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氯沙坦或卡托普利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