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系指原因未明的以Q—T间期延长、先天性耳聋(或无耳聋)、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性晕厥和偶有猝死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它是一种少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30万,伴耳聋型的患病率约为1.6/100万-6/100万,在耳聋儿童中本征发病率约0.25%-1.00%。本征多见于青少年,女性为男性的2倍。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炎主要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罕见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涉及因甲状腺疾病就诊约5%的患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人群患病率10%~12%);有随龄多发和女性高发的临床特点;细菌、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食物碘含量过多会增加发病率。生活方式改变、适量食物碘摄取、免疫调节治疗抑制炎症过程为主要治疗措施。急性炎症过程均可控制,但存在复发和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Raghu  G  Weycker  D  Edelsberg  J  蔡闯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288-288
背景和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病因未明的慢性肺间质疾病,美国的IPF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美国IPF的患病率及年发病率。方法:通过医疗保健系统的资料库,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诊断及操作编码确定观察对象是否患IPF。结果:18—34岁人群的IPF患病率约为7/10万,75岁以上人群的IPF患病率为227.2/10万,年发病率约为1.2~76.4/10万;  相似文献   

4.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5,他引:21  
目的 探讨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于1999年在3个不同的碘摄入量地区,盘山(轻度碘缺乏地区)、彰武(碘超足量地区)、黄骅(碘过量地区),启动对3761名居民甲状腺疾病的五年前瞻性观察。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和甲状腺B超。2004年随访上述人群,随访率为80.24%。结果 (1)1999年初访,彰武和黄骅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病率分别是盘山的3.5倍和7、3倍;彰武和黄骅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盘山的3.2倍和6.6倍;3个地区临床甲减的5年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亚临床甲减的5年累积发病率彰武和黄骅分别为盘山的11.3倍和12.6倍;(2)1999年初访,彰武和黄骅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的患病率分别是盘山的3.8倍和6.2倍;彰武和黄骅的AIT的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是是盘山的4.4倍和5.5倍;(3)在3个地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TSH正常者中,5年后甲减的累积发病率彰武和黄骅分别是盘山的4.2倍和10.3倍;(4)3个地区相比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黄骅甲状腺癌年平均发病率为19.37/10万,全部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盘山和彰武均未发现甲状腺癌病例。结论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可以诱发和促进甲减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尿碘中位数大于200μg/L是不安全的。尿碘中位数持续为600μg/L的高碘地区的甲状腺癌高发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耿婧  朱铁虹 《山东医药》2014,(10):73-7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72例PCOS患者为观察组,68例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甲状腺特异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比较观察组特异抗体阳性(指TPOAb及TGAb均阳性;诊断为AIT)与阴性(TPOAb及TGAb均阴性)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及流产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特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6%、4.4%,P〈0.05。观察组特异抗体阳性者LH/FSH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特异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流产率分别为23.5%、1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OS患者AIT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与雌、孕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对PCOS患者应注意筛查甲状腺特异抗体,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瘦素在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形成中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在外源性瘦素干预下诱发EAT,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以及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瘦素水平。结果小鼠经外源性瘦素干预后,其血清中瘦素水平高于EAT组和对照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和甲状腺组织中炎细胞浸润程度也较直接诱发EAT组明显增高。诱发EAT两实验组间比较,脾细胞增殖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但瘦素干预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较EAT组明显升高(P=0.000),而IL-4水平则低于EAT组(P=0.000)。两实验组小鼠血清中TPO—Ab和Tg—A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诱发EAT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瘦素的前炎症作用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奉城社区3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农村3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腰围的适宜切点。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灯民村及洪南村30岁以上人群1041人。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腰围水平与MS其他成分聚集的关系,并寻找检出2个及以上危险成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的腰围切点,作为30岁以上人群腰围切点的建议。据此计算各性别年龄组MS的患病率以及成分组合特点。结果:随腰围增大,MS成分聚集的比数比(0R)显著增高,以男性腰围≥85.0cm.女性腰围≥80.0cm.接受者运行曲线(ROC)距离最短。以此为腰围切点,30岁以上人群男性MS患病率为15.32%,女性为12.35%.其中以腰围超标、血压升高和高血糖3项的组合为最多。结论:建议男性腰围≥85.0cm,女性腰围≥80.0cm,收缩压≥13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85mmHg,血清三酰甘油(TG)≥1.7mmol/L,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3mmol/L、女性HDL—C〈1.29mmol/L,空腹血糖(FBG)≥5.6mm01/L,5项中具备3项及以上作为上海农村MS的临床检出标准。  相似文献   

8.
谢新荣 《内科》2007,2(2):231-232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所有甲状腺疾病的1.0%~6.2%。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生于扁桃体炎及腮腺炎之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甲状腺痛性肿块有时伴随甲亢症状。但其临床表现可多样性,其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临床表现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各不相同,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46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盛建民 《山东医药》2010,50(33):103-10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消化疾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约为20%~30%,而就诊者仅有其中1/4。潘国宗等在北京地区调查,估计其人群患病率为7.26%。本文选择60例IBS患者,分别应用舒丽启能(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丙咪嗪及单用舒丽启能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增加。而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病率(血压≥140/90mmHg为判定高血压的标准)根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约在28%~40%之间。1994年对全国25万年龄≥25岁人群普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4.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病例1,新生儿母亲在妊娠27周时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正规治疗。分娩前母亲L、L稍高,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为阴性。新生儿脐带血:T,0.05ng/ml(0.13~0.91ng/m1),T45.8g/dl(7.46~16.8g/d1),促甲状腺激素(TSH)23.2IU/ml(3.2~21IU/ml).FT3 0.74pg/ml(0.2~1.11ng/ml),n1.84ng/dl(1.48—3.73ng/d1),T3、L均降低,TSH升高,故为甲低,无甲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72例的超声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它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甲状腺炎中发病最高的一种。甲状腺中度肿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笔者将72例HT的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对照,探讨二维(2D)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HT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Th1/Th2的平衡偏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01~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和45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CR5^+和CD4^+CD30^+细胞,以其各自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MFI)作为反映Th1/Th2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结果HT组中CD4^+CCR5^+和CD4^+CD30^+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二者的MFI都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在HT患者中CCR5^+和CD30^+的表达均增加,提示,Th1和Th2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临床常见的老年人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甲状腺代谢相关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炎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外科指征主要包括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区打鼾人群血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打鼾的发生率、打鼾人群血压状况及打鼾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对广西桂南、桂中、桂北14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打鼾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集中填写问卷辅以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同时检测受调查者血压、身高、体重等身体参数。结果共抽样调查2862户,11163人,年龄14—99岁,平均年龄(39.6±17.5)岁。其中2940人打鼾,打鼾发生率为27.3%(2940/10758)。非打鼾人群平均收缩压为(122.7±21.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5.7±13.2)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19.9%(1566/7860)。打鼾人群平均收缩压为(128.2±30.9)mmHg,舒张压为(79.3±12.4)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1.5%(931/2940)。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趋势X^2=592.613,P=0.000),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趋势X^2=1868.277,P=0.000)。非习惯性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7.6%,习惯性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率37.4%。轻度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7.5%,中度为31.1%,重度为37.4%,同时合并(被发现)有睡眠呼吸暂停者为44.1%。可能影响高血压的诸多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打鼾、体重指数、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控制年龄、民族、体重指数、饮酒等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打鼾人群的打鼾程度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结论广西地区14岁及以上人群打鼾发生率为27.3%。打鼾人群收缩压与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打鼾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随打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打鼾程度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打鼾是除年龄、体重指数、饮酒以外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1次烧心及(或)反酸症状者占6.2%。GERD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及Barrett食管(BE),50%~70%的GERD表现为NERD。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NAFLD在西方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接近20%~30%。其中约10%的病人会发展成NASH.后者近30%的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发生终末期的肝功能衰竭。我国脂肪肝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6%,在肥胖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38%。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贵阳市城乡老年人群(≥60岁)卒中流行现状及常见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以现况研究设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常住居民进行卒中患病率及常见危险因素的调查。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80岁及以上归人一组),描述卒中的流行现状及常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①贵阳市城乡≥60岁老年人卒中患病率为5.4%(392/7299)。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5.8%对4.4%,P=0.01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对5.2%,P=0.458)。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和农村卒中患病率均有增高的趋势(P〈0.01)。②高血压患病率为40.8%(2977/7299)。血压正常组卒中患病率为2.6%(65/2539),高血压前期组(血压:120~139/80—89mmHg)为5.9%(106/1792),高血压组为7.1%(211/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论男女卒中患病率均下降;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高,卒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糖、心脏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喜高盐饮食是卒中的危险因素,高学历是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贵阳市城乡老年人群卒中患病率为5.4%。高血压是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学历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克氏综合征为Harry Klinefeher于1942年首先报告,后来发现这些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7,XXY。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新生儿细胞遗传学研究确定47,XXY核型的发病率为1/500新生儿,在男性群体中的患病率为1/600。克氏综合征患者约10%进行了产前细胞遗传学检查,在出生前明确诊断;约25%的患者在青春期或成年期诊断,约75%的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始终没有得到诊断。在一些特殊人群[如精神病、行为异常和(或)学习困难]中,47,XXY核型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6倍。  相似文献   

20.
泌乳素对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和研究泌乳索在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在溴隐亭的干预条件下,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血清中Tg自身抗体、泌乳露水平及脾脏中的IL—2/IL—2R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经溴隐亭干预,诱发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率和甲状腺组织中的炎细胞浸润程度、炎症反应均较未经溴隐亭干预直接诱发EAT组(HI—EAT组)明显减轻,血清中Tg自身抗体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未诱发EAT大鼠。结论 大鼠经溴隐亭干预,血清中泌乳素水平低下,致IL—2/IL—2RmRNA的表达减少,降低IL—2/L—2R系统对免疫应答的激活作用,其EAT的发病率和甲状腺组织中炎症反应得到缓解,高泌乳素血症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