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机械性损伤疾病之一,颅内压( ICP)升高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继发脑损害,甚至引起脑疝,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准确监测患者ICP,对判断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1-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有创ICP探头装置对患者ICP进行实时测定,但此法昂贵,且给患者带来...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急性期脑细胞损伤关系。方法 测定 12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血清肌酸酶和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 (CSF)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 ,分析CRP在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CRP与CSF呈明显相关。CR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显著高于中型组 (P <0 0 1) ;中型组也高于轻型组 (P <0 0 5 ) ;评分低的重型组高于评分高亚组 (P <0 0 5 ) ,死亡患者CRP无升高或升高不明显。CRP与CSF呈明显相关。颅脑损伤与CK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CRP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 ,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知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葛群兰 《吉林医学》2011,(20):4238-423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病情现察,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针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严密观察与护理,3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引起颅内感染。因此,积极预防脑脊液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漏口愈合,防止逆行感染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 (Traum atic Brain Injury,TBI)后早期患者脑脊液和血清 IL - 6水平变化 ,探讨 IL- 6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 (Chemilum inescent Enzyme Im munometricAssay)测定 42例患者脑脊液和血清 IL - 6含量。患者分 2组 : 组 (轻中型颅脑损伤组 ,GCS>8分 ) 2 3例 ; 组 (重型颅脑损伤组 ,GCS≤ 8分 ) 19例。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组脑脊液 IL- 6含量为 6 35 .79± 10 6 .48ng/ L,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的 181.11± 76 .2 4ng/ L ,而血清 IL - 6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 IL - 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度相关 ,损伤程切重者 ,IL- 6含量明显增高。对指导治疗、判断伤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重度颅脑损伤组15例(GCS≤12分)和轻度颅脑损伤组21例(GCS>12分), 同时选择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19例患者CSF和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患者CSF和血清的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中/重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CSF中的IL-6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CSF和血清IL-6水平的差异表达对脑损伤机制探讨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早期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24h内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与颅脑损伤的伤情程度和伤后时间的关系.方法:39例颅脑损伤24h内惠者,按照GCS评分分为3组:轻中型颅脑损伤(GCS 9~15分)11例,重型颅脑损伤(GCS 6~8分)1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15例,以上3组再根据伤后距手术时间不同分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脑外伤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术中切除的挫伤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进行GCS评估。并以脑部肿瘤患者14例为对照组。结果挫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且随受伤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强;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792 P<0.01)。特重型脑外伤组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重型脑外伤组。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参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甘露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脊液渗透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使用甘露醇过程中,脑脊液渗透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使用甘露醇时间的长短,将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长时程组和短时程组,分别检测使用甘露醇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脑脊液渗透压值。结果:开始使用甘露醇时,血浆渗透压迅速上升,48h即从(300.7±3.3)mOsm/kg H2O上升至(323.1±5.2)mOsm/kg H2O,然后维持相对稳定;而脑脊液渗透压起初维持稳定,大部分病人24h后开始缓慢上升。甘露醇停用或减量后,血浆渗透压下降迅速而脑脊液渗透压仅轻微下降;使得血浆与脑脊液间的渗透压梯度急剧减小,甚至形成负向渗透压梯度。结论:使用甘露醇过程中血浆-脑脊液渗透压梯度的改变与甘露醇的治疗效果及停用甘露醇出现的“反跳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将术中取得的挫伤水肿脑组织(损伤组)和颞极减压获得的相对正常脑组织(对照组)进行AQP-4的免疫组化和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损伤组各时点挫伤水肿脑组织AQP-4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损伤24h后周围水肿脑组织中的AQP-4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与AQP-4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的病例,按对照原则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未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栓溶二聚体(DI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率实验组为12%、对照组为29%;脑积水发生率实验组为15%、对照组为32%;预后良好率:实验组为29%、对照为12%,中残率: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9%;病死率:实验组24%、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效果肯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致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腰大池引流组(观察组)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除住院后24h内行腰大池引流术外,其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2周内临床治愈率和颅内感染率。结果脑脊液漏停止时间观察组为(5.0±0.9)d,对照组为(10.0±1.8)d,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2周内观察组30例(100.0%)均临床治愈,对照组临床治愈23例(76.7%),观察组2周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颅内感染,对照组4例(13.3%)出现颅内感染,观察组颅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能明显缩短脑脊液漏时间,提高2周内脑脊液漏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颅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同期在我院放射科行椎管造影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无其他疾患)作为对照组,结合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患者入院后24 h及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ES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伤后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分别为(48.96±25.77)、(62.32±40.08)和(64.52±38.4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86±13.29)ng/L(P值分别<0.05、0.01),病例组伤后3、5、7 d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CS评分3~5分亚组在伤后3和5 d的脑脊液ES水平明显高于GCS评分6~8分亚组(P值均<0.05)。预后恶劣亚组在伤后5和7d的脑脊液ES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值分别<0.05、0.01)。经ROC曲线分析,伤后7d的脑脊液ES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其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阈值为≥67.29 ng/L,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3.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脊液ES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在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局灶亚低温、人工脑脊液冲洗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脑外伤组(TBI组)、局灶亚低温组(FH组)、局部人工脑脊液冲洗组(FI组)、局灶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冲洗组(FIH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伤后4h、8h、1d、3d、5d、7d分为6个亚组,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Na+、K+含量,光、电镜病理检查.结果 脑外伤后各组脑组织水含量于伤后1d达高峰,持续至第3天,第7天降至SO组水平.伤后8 h~5 d FIH组、FH组、FI组水含量均<TBI组(P<0.05);FIH组水含量<FH组和FI组(P<0.05).各组钠含量变化趋势与水含量相近.结论 局灶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冲洗能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其作用优于单一局灶亚低温或人工脑脊液冲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不同的人工脑脊液灌洗时间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人工脑脊液灌洗3 h组、6 h组、9 h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伤后12 h,1 d,3 d,7 d分为4个亚组,通过检测水、Na+、K+含量、VEGF的表达来证实不同灌洗持续时间对减轻外伤后脑水肿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相比,人工脑脊液灌洗组脑组织含水量和Na+含量下降,K+含量和VEGF灰度值水平升高,在伤后12 h,1 d,3 d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灌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结论:人工脑脊液灌洗能减轻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程度,灌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ICU病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36)接受32~35℃低温治疗,对照组(n=36)体温维持在(37±0.5)℃,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对照组死亡13人,植物状态2人,重度残疾4人,轻度残疾7人,良好康复10人.亚低温治疗组死亡5人,植物状态1人,重度残疾2人,轻度残疾13人,良好康复15人,亚低温治疗组伤后6个月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χ2=4.471,P=0.029),且良好神经系统转归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70,P=0.007)。亚低温治疗组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在治疗后3-7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并能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细致的治疗、观察和护理,我院共治愈重度颅脑外伤患者56例,好转32例,总体生存率为88.4%;无并发症患者为96例,占85.7%.治疗前GOS评分均为3~8分,一段时间后,有56例患者GOS评分达正常标准15分,21例患者达13 ~14分,11例患者达9~12分,平均得分为12.45分,经配对t检验,治疗、观察和护理前后患者的GOS得分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29,p=0.000).结论 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密切观察监控、全程细节护理,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计算住院患者死亡率,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GCS评分、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FT3)、总甲状腺激素(T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455和0.405,P =0.000);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FT3、TT3水平影响死亡率(P <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急性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明显,血清FT3、TT3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肖向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7):1079-1082,1085
目的 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 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惠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CT检查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5例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结果 该组45例存活42例(93.33%,42/45),死亡3例(6.67%,3/45)。40例(95.24%,40/42)患儿获随访(时间为6~66个月),28例(70.00%,27/4b)恢复良好,轻残7例(17.50%,7/40),中残3例(7.50%,3/40),重残2例(5.00%,2/40)。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