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6,27(3):201-203
五味是古人对食物与药物从“味”的角度进行概括与分类,以说明其功用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藉此指导人们养生与防病。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类,实际上还有淡味。《黄帝内经》在叙述五味的功用的同时,常按五行学说将五味分属五脏,进一步说明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今对其相关论述,尤其是在养生防病方面的论述,作如下探析。《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最先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其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说味相对于气(性),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2.
申申 《家庭中医药》2006,13(6):13-14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提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为了与五行属性相应,常将一些味合并,如“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王好古《汤液本草》中说:“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后经李时珍、徐大椿等人的论述,“淡附于甘”逐渐发展成一种理论。涩味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如乌梅酸温平涩、何首乌味苦涩、石衣涩冷等,但在讨论药性时,常认为涩是酸的变味,如徐大椿:“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涩,亦…  相似文献   

3.
五味者,酸苦甘辛成也。五味有食之五味和药之五味。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五味调和,则脏腑各有所归,人体就健康,五脏的功能发挥就正常,此生理之常也。五味之味,各走所欲之脏之经。如辛入肺经,能散能行;酸入肝经,能收能涩;甘入脾经,能升能缓;苦人心经,能泻能燥;咸入肾经,能软坚能润下。即所谓“嗜味不同,各有所喜”。若五味偏盛,易致脏腑功能紊乱。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相似文献   

4.
国人历来重视饮食调味,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史,很大一部分载录的是食物调味。三千多年前的《周礼·天官家宰》有烹饪调味叙述,列出“八珍”、“三羹”等美味名菜。春秋战国时期,洛阳有烹饪调味专著,那时人们对菜肴的色、香、味有了一定需求,渐进演绎为以孔子和吕不韦为代表的两大菜系,强调饮食的五味、五香等。《中庸》称:“五味调和便成美味。”《国语》讲:“以和五味以调口。”民间有“调和五味羹”之说。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6.
一、五味先走其所喜《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成,先走肾。”五味入胃先走其所喜之脏,说明某味时某脏有一定的亲和性。对于这一亲和性的产生,《内经》以天人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予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  相似文献   

7.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五味已有广泛的实践认识记载,如《左传》的"昭公元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均记载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先王之济五味"、"气为五味"、"以奉五味"等,《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为《内经》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五味标准化检验方法。方法:采用盲法同步方式对龟甲、蛇舌草等10味中药饮片进行品味及打分,将所得各味中药的五味检验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相关记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龟甲、蛇舌草、赤芍、鸡血藤、白芍、金银花、淫羊藿、制附子、生晒参及制吴茱萸等中药饮片进行五味标准化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相关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淫羊藿及制附子检验结果显示苦味较浓,而药典所记载则以辛、甘味为主。结论:中药五味标准化检验方法所得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客观,且可有效检测出中药饮片的五味,该方法有利于检验已有中药五味结果,提高准确性,有利于当代新型中药制剂的研发,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药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 《江西中医药》1997,28(2):39-40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邓云指导:谢文光(江西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经》五味学说五欲五过五伤五宜基本概念临床运用《内经》中有关五味学说的论述颇多,特别是在五味的产生、性质、生理病理作用以及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整套的...  相似文献   

10.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  相似文献   

11.
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药物理论进行探讨,从理论上追溯五味的本原,提出五味具有阴阳五行的不同属性;再以体用升降、土枢四象等易学思想方法,对药物的五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指出各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对五味药物理论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延伸、发挥。  相似文献   

12.
《灵枢·脉度》篇云:“心气通干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似乎味觉由心与脾所主,但笔者认为味觉由脾所主而非心所主。从生理上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清阳上奉,开窍于口,直接接触、感知五味。心主神志,对于味仅是“知觉”或“记忆”,而不是“感觉”,因此不能推演出心主味觉的结果。何况《素问·灵兰秘舆论》又有明文:“脾胃者仓厚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九难》云:“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福立等通过实验指…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中医养生学》中四时五味观的质疑,从病理、四时、五味3方面分析《素问·脏气法时论》四时五味观的本源意义,认为该篇中的"脏气"为病理状态而非生理状态;所法之五"时"是天干物候十月太阳历的产物,其中的"长夏"大致在现行农历四月中旬到六月下旬的72天,读长(cháng)夏而非长(zhǎng)夏;调理脏气之"味"指食味而非药味。"脏气法时"系指五脏病态下的饮食调治而非生理情况下的饮食调养,《中医养生学》所持时味观不符合原文本意且其养生指导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4.
“汤液经法图”所示的诊治体系需要中药五味理论的参与,而五味理论又与中药的五行属性密切关联。《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记录了25味常用重要中药(原文称为“药精”)的五行属性,例如,附子为木中水、人参为土中土、黄连为水中火等,但其真实内涵尚未明确。本文尝试寻找中药的五行属性与四气、五味、归经、饮片真实味道等的相关性。首先,通过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现有21个传抄本的比较,确定25味药精的五行属性。然后,将其拆分为前位属性和后位属性,并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权威参考书的药性记载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发现,25味药精五行属性的前位属性,与《中国药典》五味的总体符合度最高(76%);25味药精五行属性的后位属性,与《中国药典》归经的总体符合度最高(68%)。中药五味理论的演化和复杂化、中药归经理论的局限性、《辅行诀》传抄本错简和中药品种变迁是造成存在不符合案例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17.
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新进展王爱坚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530027)主题词五味消毒饮/治疗应用综述五味消毒饮源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5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肿的功效,主治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是常用的著名的痈疡...  相似文献   

18.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9.
请问:什麽是中药的“四气五味”?性与味之间又是什麽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理清孙思邈时味观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从“四时”与“五味”角度对《备急千金要方》的2种时味观进行解读。在四时方面,2种四时模式兼容共存源于其优势互补;由于四时模式拘于五行以及四时模式下的脾土观与中医学的认知发展不相符,而使该模式存在应用困难。在五味方面,时味观偏重五味的合理性在于五味是食物突出的内在属性及重要的功能因子;但由于食物五味的复合性以及对五味的认知差异等,导致五味模式的具体实行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