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演变规律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DTI图像、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面弥散系数(ADC)的变化,并比较病例组不同部位脑梗死与对照组相应部位脑组织FA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患者不同梗死部位与对照组平均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在超急性期梗死部位FA值与对照组相应部位比较无明显变化,随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逐渐降低,2组患者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的ADC图表现为低信号,FA图表现为高信号;亚急性期病变区的ADC图为低、等信号;FA图为混杂或低信号;慢性期病变区的ADC图为高信号,FA图为低信号。结论DTI对脑梗死超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弥散加权和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DTI扫描,比较患侧和健侧弥散信号的改变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各项异性指数(FA)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改变、ADC值及FA值的关系。 结果: 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灶在DWI呈高信号,慢性期表现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平均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平均rADC值(P<0.05)。45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11例)患者脑梗死区平均FA值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的平均FA值(P<0.05)。结论:DWI和DTI可以快速检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和MRI的联合应用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检测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评估价值及白质纤维束分级与NIHSS评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DTT检查。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3 d)、亚急性期组(4 d~3周)、慢性期组(>3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析DTI联合DTT检测结果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和白质纤维束分级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DTI联合DTT测出86个病灶,其中脑叶白质30个,基底节区34个,丘脑6个,放射冠区10个,半卵圆中心6个;慢性期组的患侧部分各向异性(FA)值、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均高于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患者,亚急性期的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高于急性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患侧FA值下降百分比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病程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测得的各异系数(FA)值、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与肢体肌力评分的相关性,旨在分析DTI评价肢体肌力降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治疗的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在发病3d内测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行DTI检查神经纤维束的分布情况,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 梗死侧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8.70,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5.08,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63,P=0.013).结论 急性梗死灶与内囊后肢的FA值、ADC值均比健侧正常白质的FA值、ADC值低,内囊后肢的FA值与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关性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MR表观弥散系数演变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为脑梗死分期、指导治疗、判断转归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成像序列对69例脑梗死患者共进行88次DWI和常规MRI检查。其中超急性8例次,急性期35例次,亚急性期20例次,慢性期25例次,测量各期梗死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相对ADC(rADC)值,并分别测量梗死灶中心至病灶边缘的ADC值及rADC值。结果:超急性期与急性脑梗死平均ADC值及平均rADC值明显下降,亚急性期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rADC值高于超急性期及急性脑梗死病灶(P〈0.05),部分亚急性晚期(10~14d)病灶平均ADC值接近于甚至稍高于健侧相对应区,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高于健侧相对应区,其平均ADC值、平均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P〈0.05)。7例超急性脑梗死及26例急性期脑梗死灶内的ADC值、rADC值不均匀的,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低,从中心往外逐渐升高呈“梯度征”,15例亚急性期脑梗死ADC值、rADC值呈现与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相反的“梯度征”,即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高,从中心往外逐渐降低。结论:脑梗死病灶ADC值,rADC值在时间及空间上均有一定的演变规律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将脑梗死病灶ADC值、rADC值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并加以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判断脑梗死病灶期龄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梗死灶及其对侧对称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在DTI检查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脑梗死病灶区域FA值降低率与NIHSS及CST的DTT分级与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志愿者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平均FA值双侧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病例病灶区域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例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降低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0,p=0.001);脑梗死病例大脑脚及内囊后肢FA值与对侧比较,急性期病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CST纤维束分级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9,p=0.000)。结论 DTI能较好的评价脑梗死后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程度;皮质脊髓束的损害程度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弥散成像在分析脑多发性硬化病灶病理改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hu SG  Shen TZ  Chen XR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513-2517
目的探讨脑部MS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分析其在推测病灶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41例脑部MS及作为对照组的11例亚急性脑梗死病例行DWI及DTI联合成像。分析DWI及通过DTI获得的ADC图、EADC图、FA图上MS病灶及梗死病灶的信号特征。量化分析MS急性病灶的核心、周围及周围外、MS慢性病灶、梗死病灶的ADC值、EADC值、FA值,推测各种病灶或部位病理上的不同。结果慢性、较小MS病灶DWI呈等信号。急性、慢性较大MS灶及梗死病灶在DWI图像上均呈程度不同高信号:EADC图发现高信号灶13个,分布于急性MS病灶周围以外,余病灶均呈低信号。脑梗死灶ADC值与MS慢性病灶相仿(P〉0.05),升高最多。二者〉MS急性病灶核心(P〈0.05)〉MS急性病灶周围(P〈0.05);EADC值MS急性病灶周围〉MS急性病灶核心(P〈0.05)〉慢性MS病灶、梗死灶(P〈0.05);FA值脑梗死灶最低,其次为慢性MS病灶,前者低于后者(P〈0.05)。MS急性病灶核心低于MS急性病灶周围(P〈0.05),二者低于梗死灶及慢性MS灶(P〈0.05)。MS急性病灶周围以外显示ADC值最低及EADC值最高病灶。结论DWI高信号意义的判断需结合病史及常规MRI表现。EADC图判断病灶内水分子弥散受限较DWI更准确。ADC值升高伴随FA值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灶内组织结构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梗死灶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与梗死灶体积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讨DT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3 d内行3.0T常规磁共振(MRI)和DTI检查,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梗死灶体积,并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结果 患者梗死侧FA值较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降低(P=0.002).梗死侧FA值和FA值下降百分比随发病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r值分别为-0.273及-0.818,P值分别为0.446和0.004).梗死侧脑组织FA值降低百分比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无相关性(r=-0.554,P=0.097).梗死灶体积和NIHSS评分存在正相关(r=0.843,P=0.002).纤维束成像可见:梗死灶处纤维束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直径变细,数量减少,部分纤维束中断.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FA值降低百分比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可用于反映脑梗死的病程,DTT可直观显示纤维束走行及与病灶之间的关系,在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对其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测,对比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各向异性分数变化(FA)和弥散系数(ADC),并分析DTI参数变化的特点。结果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侧与梗死对侧对的FA对比在超急性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时由逐渐下降趋势;超急性期与急性期的ADC逐渐降低,在亚急性期的梗死侧与梗死对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期再度升高。结论不同脑梗死的FA、ADC指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无创显示出脑梗死皮质脊髓束的损伤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5~7 d)脑梗死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发病后5~7 d复查常规MR检查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例。应用美国GE Healthcare 3.0 T超导MR扫描仪后处理工作站自带的专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上异常区域体积的测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比较基于PWI和ADC图这2种方法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之间的差异。结果:ADC图、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达峰时间(TTP)图预测梗死体积值与复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异常区域体积值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ADC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之间的相关性(r=0.954)比PWI各参数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间的相关性高(P均<0.05)。ADC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呈明显线性相关(r=0.744,P=0.001);而CBF不匹配、CBV不匹配、MTT不匹配、TTP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基于超急性期ADC图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的方法比基于PWI各参数图的方法可行性更强,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梗死体积变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颈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结果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和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 D 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平均FA值为(425.91x±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Iin—jury,DA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证实DAI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DAI组于外伤后12、24h及72h常规进行DTI扫描,正常对照组行DTI扫描,测量并记录患者大脑额叶皮质下、胼胝体及脑干处各个时间点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trophy,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的变化,比较FA、ADC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结果:DAI患者各个部位、各个时间点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并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ADC值随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趋势,但各个部位、各个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I患者各个部位FA值与GCS呈明显负相关(r=-0.729),各个部位ADC值与GCS评分相关性不大(r=0.480)。结论:相对于ADC值,DAI患者FA值更能准确反映轴索损伤程度,与患者GCS评分具有良好相关,能及时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梗死灶显示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分别为(63.13±6.39)%、(67.75±7.90)%,亚急性期时rADC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脑梗死病程具有显著相关(r=0.866,P〈0.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与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分期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铁丰  谢平坤  白延军  陈富星  李辉  邹煜  汤升  丁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03-104,111,F000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方法25例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和PWI,测量分析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IP)及对侧镜像区扩张变化和血流灌注。计算ADC值。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WI上显示的脑灌注延长区域与DWI上显示的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区域不匹配,PWI显示的病灶范围大于DWI显示;DWI定量分析显示,与梗死中心区比较,IP、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IP区fADe值高于梗死中心区,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WI显示大面积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明显减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未见明显的灌注减低区。结论DWI与PWI的联合检查可准确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IP。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超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范围.[方法]53例脑梗死患者中超急性期者为6例,急性期为18例,亚急性期为29例;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RI,DWI检查,测量病灶平均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及病灶旁3,5mm区ADC.[结果]53例脑梗死患者病灶平均rADC为55%~75%;超急性及急性期病灶旁3mm处平均rADC为78%~80%,亚急性期为100%;超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期病灶旁5mm的平均rADC为100%~105%.[结论]脑梗死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存在缺血半暗带,其范围为病灶旁3mm区,亚急性期无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脑功能活动;探讨ALFF异常脑区DTI的变化。方法:17例MTBI患者(MTBI组)与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及DTI扫描。用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评估MTBI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MTBI组双侧额叶、小脑后叶ALFF升高,右侧丘脑、海马、脑干、双侧枕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放射冠ALFF降低(P〈0.005),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右侧小脑的表观弥散系数降低,双侧额叶、脑干及左枕叶的各向异性分数降低(P〈0.05)。两组间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状态下,MTBI患者脑功能与微观结构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ASD患儿60例(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儿40例,重度患儿20例,同时选取正常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参数差异。结果:观察组胼胝体压部FA明显高于对照组(t=6.433,P<0.05),而ADC明显低于对照组(t=8.468,P<0.05)。观察组Ⅰ波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t=3.417,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胼胝体压部FA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t=2.457,P<0.05),而胼胝体压部ADC和Ⅰ波潜伏期明显低于轻中度患儿(t=4.564,P<0.001;t=3.519,P<0.05)。胼胝体压部FA、胼胝体压部ADC和Ⅰ波潜伏期预测重度AS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7、0.789和0.700(均P<0.05)。结论:核磁定量参数联合听性脑干反应在ASD的诊断和患儿疾病严重程度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颈椎病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对照组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TT)。结果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D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 x±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颈椎病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