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对肝细胞癌侵犯血管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4月~2009年2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或肝脏手术前接受门脉3D CE MRA,采用仪器为Philips achiva 1.5test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所获的原始图像经计算机重建成类似血管造影的3D CE MRA图,用于诊断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受侵情况。3D CE MRA的诊断结果同术中超声X线造影和手术-病理所见相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3D CEMRA。所有病例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均显示良好。手术或门脉造影发现受累血管门静脉23例,肝静脉15例,下腔静脉12例。3D CE MRA检测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的总体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2.8%、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3D CE MRA对肝癌侵犯血管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且直观和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对判断肝移植术后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3D DCE MRA检查,血管显示分级评分及血管吻合口相对于受体吻合口侧血管狭窄程度的测定,并将结果与超声及DSA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D DCE MRA显示,本组20例患者血管与背景组织对比佳,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显示良好;肝动脉显示轻度狭窄和正常者11例,中度狭窄者5例,重度狭窄者4例.除1例吻合口重度狭窄者DSA显示中度狭窄外,其余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程度与超声或/和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3D DCE MRA是肝移植术后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对门脾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脾静脉血栓的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3D DCE-MRA)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27例门脾静脉血栓患者行3D DCE-MRA检查及工作站三维重建,其中肝硬化继发门脾静脉血栓形成19例,非肝硬化继发门脾静脉血栓8例.结果: 门脾静脉血栓3D DCE-MRA主要表现为门脾静脉内栓子形成,正常门静脉变形、消失,局部出现扭曲的向肝性侧支血管,肝内可继发动静脉瘘,腹腔及腹壁可见离肝性侧支血管.结论: 3D DCE-MRA能清晰显示门脾静脉内栓子,同时完整显示门静脉系统及侧支循环,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门脾静脉血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PCTPV)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造影或手术证实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MSCT血管成像,观察其特征性,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进行了评价。结果:6例中4例清楚显示门脉主要分支近肝门处阻塞,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代之以肿块样纡曲血管并在其周围形成向肝性放射状侧支血管影像,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6例CT血管成像均能对与分流或断流手术有关的血管解剖提供准确信息。结论: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SCT血管成像具有特征性,对CTPV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MSCT)静脉血管重建技术对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情况,并分析其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对肝硬化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33例。采用16排螺旋CT机行上腹部双期增强扫描,并于门脉期采用MPR、MIP、VRT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血管图像以显示开放的侧支循环血管。结果显示食管胃底粘膜下静脉曲张12例,食管旁静脉曲张11例,胃左静脉曲张26例,胃短静脉曲张22例;奇静脉、半奇静脉曲张11例;脐旁静脉与腹壁静脉曲张12例;脾肾、胃肾之间分流11例;腹膜后分流15例。结论MDCT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能良好地显示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并可充分评估侧支形态及开放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re 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在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3例患者的3D CEMRA及DSA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3D CEMRA与DSA在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方面的符合程度。结果与DSA相比,3D CEMRA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5.9%,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在五种狭窄程度(Ⅰ-Ⅴ)3D CE-MRA与DSA比较符合度分别为97.5%,91.7%,88.9%,93.8%,100%。结论 3D CE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本可以替代DSA。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40例肝硬化、全部进行了B超检查、并对门脉主干左、右干,脾门静脉直径进行了探查。结果肝硬化病人门脉血管直径较正常人明显增粗。对肝硬化病例门脉高压症的诊断提供了临床依据,是临床诊断门脉高压的方法之一。现将资料完整的35例进行整理分析。资料和方法男、35例,女、5例,年龄23~67岁,本组40例均经临床确诊为晚期肝硬化。33例有腹水,34例B超检查脾大,17例有食管静脉曲张。符合门脉高压症诊断。并除外门脉阻塞,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在门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门静脉系统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门静脉栓塞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形成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邻近病变的门静脉受侵5例.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MIP及VR能清楚显示门脉主干的病变,门脉的侧支血管和邻近病变的门脉受侵;MPR较直观显示病变整体形态、范嗣及门静脉管腔变窄程度.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是显示门静脉病变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 CEMRA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TOF MRA成像、PC MRA成像和DSA检查。将颈部动脉分段后分别统计上述方法所发现的病变数目并进行χ2检验。将所有行3D CEMRA的患者按照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分为三组,将各组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3D CEMRA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受检者中,18例未发现异常,占13.8%,112例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占86.2%。病变血管288段,其中粥样斑块形成者98段(占34.0%);动脉狭窄者75段(占26.0%);动脉闭塞者20段(占6.9%);动脉发育纤细者44段(占15.3%);动脉迂曲者46段(占16.0%);动脉发育变异者4段(占1.4%);动脉瘤1例(占0.3%)。93例3D CEMRA与TOF MRA比较,除颈外动脉以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3D CEMRA与PC比较,各段动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3D CEMRA与DSA比较对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对比剂注射速度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1ml/s组与2ml/s组之间及1ml/s组与3ml/s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ml/s组和3ml/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 CE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较TOF MRA及PC MRA准确,基本能代替DSA。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CEMRA的成像效果有影像,要获得良好的CEMRA图像,必须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  相似文献   

12.
赵军  刘银社  付维林  贾策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14(3):200-201,F002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系统癌栓的多层螺旋CT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进行2D及3D重建图像以显示门脉情况。【结果】在20例患者中,无癌栓者10例,占50%;门静脉主干癌栓6例,占30%;门静脉分支癌栓3例,占15%;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癌栓形成的1例,占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怀疑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分析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MSC7成像特点。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诊断为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其中9例为门静脉血栓,3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及脾静脉混合血栓。MSCT直接征象:平扫期血管腔内高或等密度影、强化扫描期可见受累静脉无对比剂充盈或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肠壁增厚、肠壁密度改变、肠腔积气、积液等特征。结论MSCT三期扫描能准确的诊断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并能够正确评估血栓范围、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指导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常规门静脉造影对照,评价门静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的使用价值。方法36例病人做了门静脉3DDCEMRA成像,分析门静脉3DDCEMRA上门脉主干、肝内门脉左右分支的开放性,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显示结果与门静脉造影术相对照,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在36例病人108支门脉主干和分支中,有104支两种检查方法显示门脉的开放性的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6%。3DDCEMRA发现20处冠状静脉曲张,4处自发性脾肾分流和3处脐静脉重开,漏诊1处脐静脉重开。3DDCEMRA所揭示的侧支循环的分布情况同门静脉造影术的符合率为96%。结论门静脉3DDCEMRA同常规门静脉造影术符合率高,它能较准确地显示门脉的开放性和侧支循环的分布情况,在多数病例中能够取代创伤性门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15.
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剂应用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最佳应用方案。方法:无胸部疾病的自愿者61人,按0.08、0.17、0.25和0.33mmol/kg4种不同剂量分成4组,各组再分别以2、3、4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应用Siemens Vision Plus 1.5T成像系统进行CEMRA检查,评价不同成像条件对人胸部CEMRA信噪比、信号强度、血管对比度等的影响。结果:从图像的主观评价看,对比剂在0.17mmol/Kg以下无论以何种速度都难以取得理想图像(相同剂量下低流速略好于高流速),对比剂在0.25mmol/kg以上却无论何种速度都能获得较满意图像。血管的对比度也基本与剂量成正比,但肺动脉在对比剂剂量较大时,由于肺实质的强化,反而会引起血管肺组织对比度的下降。结论:胸部血管的动态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效果主要与对比剂的注射剂量有关,与流速关系不大。推荐胸部增强MRA对比剂剂量为0.25mmol/kg,注射流速为2~3m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研究肝门静脉病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因疑肝、胆、胰等病变行上腹部增强及CTA检查的病人共245例。结果245例病人中发现门静脉病变120例,其中门静脉高压52例,门静脉癌栓4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10例,门静脉主干受侵犯20例。结论64排MSCTA可清晰显示门静脉血管病变,发现细微征象,为临床制定、优化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提供客观详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右半肝门静脉系统的解剖,为计算机辅助个体化肝脏分段和解剖性肝切除提供形态学依
据。方法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83例肝脏CT数据的肝静脉和门静脉分割重建,对门静脉右支的数
量、走向和分布规律进行三维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建立门静脉右支的3D分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个体化肝脏分段。结果重
建后的门静脉模型可显示门静脉4级分支,门静脉右支三级分支基本分为P5、P6、P7、P8四大分支,根据其三级分支的三维分布,
将P5、P6、P7、P8 分为以下3D分型。P5 可分为5 型,A型有16 例(19.3%),B型有5 例(6%),C型有30 例(36.1%),D型有7 例
(8.5%),E型有25 例(30.1%)。P8 可分为4 型,A 型有29 例(34.9%),B型有29 例(34.9%),C型有10 例(12.1%),D型有15 例
(18.1%)。P6可分为4型,A型有35例(42.2%),B型有12例(14.5%),C型有33例(39.7%),D型有3例(3.6%)。P7可分为6型,
A型有27例(32.5%),B型有11例(13.3%),C型有27例(32.5%),D型有4例(4.8%),E型有12例(14.5%),F型有2例(2.4%)。以
门静脉三级分支供血区域实现了个体化肝段划分。结论右半肝门静脉三级分支解剖结构复杂多变,熟悉正常人群右半肝门静
脉3D分型,术前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个体化分段,对解剖性肝切除术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辜忠良 《西部医学》2012,24(10):1991-1992
目的评估三维对比增强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拟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和3DCEMRA检查,以DSA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应用统计软件Meta-DiSc1.4计算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eicROC)下面积。结果 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56处,DSA诊断54处,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无差别(χ2,P=0.65);以DSA为诊断金标准,3DCE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0.80(95CI:0.68~0.89)特异性为0.99(0.98~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结论 3DCEMRA诊断颈动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