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251例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6年11月251例小儿胃镜资料。结果:251例中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5例,6例未见异常。结论: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治方法,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舌象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6 0 0例经胃镜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舌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和结论 :舌象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 ,不仅能反映出疾病的寒热虚实 ,而且能反映病变的性质、程度演变及转归 ,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症之一,系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腺的出血。对此症紧急处理的关键在于及早明确出血原因并予以合理治疗。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由于上消化道器官的疾病引起的出血,部分是由邻近器官疾病所致,少数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出血。 1.上消化道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者以消化性溃疡为多,约占40~70%,其次为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疾病时胃液pH值会发生变化。现将我院自1990年~1991年经胃镜检查的19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液pH结果报道如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192例;男135例、女57例。年龄9.5岁~79岁。计有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溃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疾病谱及儿童胃镜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24例行胃镜检查及胃镜治疗的消化专病患儿,统计其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内镜诊断、治疗情况等。结果:524例患儿共行胃镜检查602次,发现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道溃疡是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4岁患儿上消化道先天畸形及消化道异物发现率较高,8~15岁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构成比较高。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儿童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其在儿童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电子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261例小儿进行成人电子胃镜检查。结果 261例中成功检查260例,成功率达99.6%,检出疾病251例,病变检出率达96.2%。其中浅表性胃炎169例、消化性溃疡44例、十二指肠球炎18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5例,息肉清除5例,局部止血2例,术后效果等评价3例。结论成人电子胃镜用于小儿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主要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诊断,部分用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息肉清除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胃镜检查者并检出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共152例,临床确诊上消化道疾病种类,将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年龄、性别、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吸烟、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是发生上消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在受检的15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Hp阳性者共78例(51.32%),其中男56例(71.79%),女22例(28.21%)。Hp感染率与健康体检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Hp阳性率分别为63.16%、66.67%和64.29%,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的35.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Hp感染等都可作为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重视对健康体检人群的胃镜检查,以期能大幅度降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垂体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促卵泡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规律,研究垂体激素变化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的急性期血FSH、TSH、ACTH水平并与36例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FSH、TSH、ACTH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FSH、TS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ACT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可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环境紊乱,ACTH的升高,可能引起皮质醇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本文将上消化道疾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滞、胃中积热、脾胃虚寒、胃阴亏虚四种证型。旨在讨论上消化道疾病与胃脘痛的内在联系,总结胃镜下胃粘膜表现与胃脘痛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因素,我们对有上消化道疾病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622例患者行Hp检测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14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诊断的病理观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胃炎占首位,达34.04%,其次是急性胃粘膜疾病占13.51%,上消化道溃疡25%,上消化道肿瘤21.40%。肠上皮化生12.98%,不典型增生10%。结论:提示胃镜检查对于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1)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6.3%,常见疾病依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9.1%,胆汁返流性胃炎12.9%,十二指肠球炎12.6%,十二指肠球溃疡11.7%.(2)腹痛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占比例最高为88.3%.上消化道出血36例,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主占61.1%.呕吐主要以胆汁返流性胃炎为主占47.6%.(3)各种上消化道疾病中H.pylori检出率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最高(71.1%),上消化道出血H.pylori检出率66.7% (24/36),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检出率40.1%(77/192).(4)325例患儿中H.pylori平均感染率为42.8%,男性感染率为44.8%,女性感染率为40.4%,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65,P>0.05).各年龄组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3~6岁组30.4%(24/79),7~11岁组42.1%(48/114),12~ 16岁组50.8%(67/132),差异有显著性(x2=8.13,P< 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高,腹痛、呕吐以胃炎为多见.H.pylori感染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结果:呼衰、重症感染、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大剂量类固醇激素应用、精神因素等是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在。结论: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好转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很多,消化道本身的疾病,门静脉梗阻及高压,上消化道毗邻脏器或组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急性重型肝炎、出血性麻疹等。下面主要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发病机制及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5.
儿童650例胃镜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胃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并分析了1985年8月-2003年9月650例小儿胃镜检查的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644例,阳性查出率99.08%,其中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较高,6例未见异常。结论 胃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大部分成人胃镜检查用于小儿检查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的病因、预防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诊断明确,治愈10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对存在血栓相关性疾病高危因素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当及早预防,及早诊断、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5月的92例行肠外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86例行肠内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安全、有效,既可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又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增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其特点、死亡因素。方法: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酸相关疾病122例,占59.51%,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7例,占18.05%,胃癌21例,占10.24%,三者占总数的87.80%;死亡31例,直接死于出血6例,占19.35%,死于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24例,占77.42%,死因不明1例,占3.23%。病死率为15.12%。结论:酸相关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全身疾病恶化及基础病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利军  赵桂燕 《临床医学》2005,25(10):53-54
目的探讨有上消化道症状的50岁以上老年人胃镜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日~2003年9月30日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50岁以上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50岁以上老年人疾病检出率为100%,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72%,上消化道恶性肿瘤34.7%,食管炎28.7%,十二指肠球炎10.6%,消化性溃疡9.4%。结论5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胃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症状并在研究医院行胃镜检查的病例327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期(小于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0岁)和青春期(10~17岁),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阳性率为97.2%,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病变者占61.9%;(2)共检出15种病变,常见的疾病类型有慢性浅表性胃炎(88.4%),随着年龄增加发生比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溃疡占8.9%,其中胃溃疡占34.5%,十二指肠溃疡占65.5%;(3)上消化道疾病主要伴随症状为反复腹痛、恶心呕吐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率分别为69.1%、35.8%、12.5%,其中具有2种及以上症状的患儿占20.8%;幼儿期(1~3岁)反复脐周痛的发生比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脐周痛发生比率减少,反复上腹部痛发生比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腹痛的患儿中上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6.2%,在<3岁患儿中伴反复恶心呕吐的发生比率(50.8%)明显高于≥3岁患儿的发生比率(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病种和症状表现多样,并随着年龄发生变化,胃镜可安全检出多种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熟悉儿童胃镜适应证并普及胃镜检查技术可使更多的患儿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