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观察遭受机械性离心损伤时,米诺环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变速离心培养板,造成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测量损伤前后不同时间段损伤组与损伤加米诺环素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 光镜见轴索肿胀、轴索和神经元崩解. 损伤组与对照组神经细胞损伤后LD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损伤后30 min损伤加米诺环素各组LDH的水平与损伤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 05;P<0 01);损伤后24 h、48 h损伤加米诺环素中、低浓度组LDH的水平与损伤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 05;P<0 01),高浓度组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米诺环素对机械性损伤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有双重作用,高、中、低浓度不能减轻神经元膜的原发性损伤,但中、低浓度能减轻神经元膜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机械性损伤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及其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荧光鉴定;通过台盼蓝拒染色动态观察NGF对神经元的活性的影响;采用机械性离心损伤皮质神经元,观察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测量损伤前后不同时间段损伤组与损伤加NGF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培养4、5、6、8天NGF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损伤组与对照组LD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损伤组加NGF组与损伤组LDH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NGF对皮质神经元有促生长作用;NGF对机械性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元在低氧适应过程的保护作用。方法对胚鼠皮质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观察透射电镜下缺氧诱导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正常对照组(A组)、不同缺氧时间点皮质神经元缺氧对照组(B组)及缺氧培养前24h和缺氧即刻加入不同剂量外源性BDNF实验组(C组)神经细胞存活率差别;4’、6-二脒基-2-苯基吲哚盐酸染色法结合凋亡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遭受缺氧损伤的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显示缺氧可以诱导神经细胞坏死、凋亡和混合型细胞死亡;以神经元缺氧最为敏感的0~10h为研究时间,C组在缺氧0~6h时细胞活性显著高于缺氧对照组B组(P〈0.05)。凋亡神经细胞百分率低于缺氧对照组B组(P〈0.05)。结论缺氧可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元死亡,早期加入外源性BDNF可以使神经元对低氧的耐受性增强而发挥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对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及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谷氨酸损伤和奥氮平给药组,在体外通过MTT法检测奥氮平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LDH的释放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奥氮平应用前后神经元凋亡和坏死的改变情况。结果: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使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约为正常的50% (P<0.05);与谷氨酸损伤组比较,奥氮平浓度为200和500 μmol•L-1时其存活率升高 (P<0.05),100 μmol•L-1时明显升高 (P<0.01)。谷氨酸损伤组LDH的释放急剧升高,是正常组的7.4倍;奥氮平组与谷氨酸损伤组比较,LDH释放减少(P<0.05或P<0.01)。谷氨酸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增加 ( P<0.01 );而奥氮平作用后凋亡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使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坏死细胞比例升高 ( P<0.05 );而奥氮平组与谷氨酸损伤组比较,坏死细胞比例降低(P<0.05或P<0.01)。 结论:奥氮平能够抵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提高神经元存活 率,减少LDH的释放,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和坏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5.
石菖蒲冰片对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石菖蒲,冰片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缺氧培养条件下造成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测定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菖蒲挥发油组,冰片组,冰片+石菖蒲挥发油(低,中,高配比)组神经元细胞数,神经细胞支配面积。结果 石菖蒲挥发油,冰片,冰片+挥发油(低,中,高配比)给药组神经细胞支配面积和神经元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结论 石菖蒲,冰片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镁对缺氧大鼠皮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镁对离体培养的缺氧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皮质神经元分别给予MgSO4和Mg^2+-ATP处理后连续给予97.5%N2和2.5%CO2混合气体,制成大鼠皮质神经元体外缺氧试验模型,分别观察缺氧后1、2、4h不同时间神经元死亡率、神经细胞内Ca^2+浓度(Fluo-3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的动态变化和培养液中LDH、K^+、NSE浓度的变化。结果MgSO4和Mg^2+-ATP能减少缺氧状态下的脑皮质神经元钙内流(P〈0.05),降低培养液中LDH、K^+、NSE浓度(P〈0.05),明显降低神经元死亡率(P〈0.05)。结论镁对离体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卫东  费舟  章翔  王西玲 《医学争鸣》2004,25(4):307-309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 方法: S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 d,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于培养孔内机械性划割培养之神经元,依划割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对照组除不进行机械性划割,其余处理同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10, 30 min, 1, 3, 6, 12, 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伤后30 min起,损伤轻、中、重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24 h达高峰,伤后30 min起LDH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 结论: 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机械性划伤操作简便,能较好模拟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机制,造成神经元不同程度损伤,利于观察和研究神经元损伤及周围神经细胞反应,是一种较好的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钙调蛋白抑制剂W-7对NMDA诱导的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 取原代培养7天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⑴对照组:仅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⑵ NMDA组:去除正常神经元培养液,加入NMDA 50μmol/L。⑶ 保护组:W-7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加入NMDA 50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内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⑴同对照组比较,NMDA组神经细胞存活力降低(P<0.01),W-7预处理组增加(P<0.05)。⑵NMDA组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W-7干预组LDH含量低于NMD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⑶同对照组比较,NMDA组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1);同NMDA组比较,W-7干预组表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1 W-7可减轻NMDA对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对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2其作用是通过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钙调蛋白介导IL-1β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方法 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β)诱导和NMDA诱导原代培养的胎鼠皮层神经元损伤;利用MTT法与LDH释放率测定及观察细胞生存力与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表明,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均能够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白细胞介素-1β与NMDA处理的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经所发生的细胞凋亡数量与坏死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钙调蛋白参与介导IL-1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0.
几种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体外培养神经元为实验对象,探求更为有效的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方法将培养至第9天的胎鼠皮层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低糖组、低氧组及低氧低糖组,测定培养介质LDH、MTT、总ATPase活力,以寻求更为有效的神经细胞缺氧模型。结果在比较分别运用低糖、低氧及低氧低糖三种处理方式构建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时,低氧低糖方式使培养上清液中LDH升高、细胞MTT活力及ATPase活性下降程度较其他两种方式更为显著,相同时间内细胞损伤最为严重。结论低氧低糖模型较其它缺氧方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Itisrecentlyheldthatnervecellagingiscloselyrelatedtothefreeradicalandanti oxidaseactivity,theAcanthopanax(AP)injectioncanelevat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细胞水平建立可靠、简便易行的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及神经系统损伤的分子病理学。方法:将大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通过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培养的神经元。以微量移液器塑料枪头划割细胞,造成神经元机械性损伤。研究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培养液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明神经元机械性损伤的效果。结果:神经元体外培养7d,光镜及电镜检测符合神经元特点。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阳性率达90%;机械性划割后可见神经元立即坏死和伤后6h的细胞凋亡,以及伤后72h神经元损伤修复现象。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伤后30min起,各损伤组较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伤后1~24h,中﹑重型损伤组细胞存活率较轻型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伤后30min起,各损伤组较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升高;伤后12~24h重型损伤组乳酸脱氢酶活性高于轻型损伤组(P<0.05)。结论:胎鼠脑皮层体外原代培养生成的神经元纯化率较高;划割损伤对神经元有确切的致伤作用,依据划割范围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种神经营养物质CBD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联合应用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谷氨酸化学或机械划痕创伤性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根据培养细胞台盼蓝活力计数和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评估损伤程度。结果 CBD和Nim单独应用时,对谷氨酸和创伤介导的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有中等程度的保护作用,与单独损伤未加保护性药物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BD和Nim联合会用时,保护作用比单独应用明显增强(P<0.01)。结论 CBD和Nim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逆散(SNS)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VPSNS)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和形态观察法,确立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经培养后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RT组、SNS血清组、VPSNS血清组,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微板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细胞中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与20%SNS血清组均能显著提高DA、5-HT含量和SOD活力,以及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P<0.05),并均能降低TNF-α、IL-1β和LDH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P<0.05)。与20%SNS血清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BDNF-ERK-CREB通路可能参与了SNS和VPSNS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且VPSNS的保护作用优于SNS。   相似文献   

1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后鼠脑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鼠脑机械创伤后测定脑皮层及海马CA2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变化说明BDNF是否对脑创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鼠脑创伤模型,取鼠脑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创伤后不同时间BDNF表达含量变化。与设立的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创伤后鼠脑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BDNF明显表达,时间为伤后12h,在2h为表达高峰期(P<0.01)。结论 BDNF对脑创伤后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合成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融合蛋白兼具穿越血脑屏障及神经保护双重活性,为使用功能蛋白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胡AT.HA-BDNF,原核表达获得TAT-BDNF融合蛋白.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性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AT-BDNF的神经保护作用.尾静脉注射TAT-BDNF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其穿透血脑屏障的活性;Nissl染色验证TAT.BDNF急性脊髓压迫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TAT·BDNF融合蛋白由重组质粒能有效表达.在神经元谷氨酸损伤模型中,使用TAT-BDNF后各组间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 27,P<0 05).形态学观察显示,TAT.BDNF可改善神经元的存活状态,减少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坏死比例(t=4.59,P:0 001).大鼠体内实验显示TAT-BDNF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与脊髓组织.脊髓损伤7 d后Nissl染色显示TAT-BDNF注射组髓内神经元存活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合成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具有穿透血脑屏障活性及神经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dural activities of neuroprotection and penetrating blood-brain barrier (BBB) for TAT-BDNF (transactivating-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usion protein to explore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the injury of central nerve system (CNS). Methods With molecular cloning techniques, a recombinant vector termed pTAT-BDNF was constructed to encode both TAT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and human BDNF. Purified TAT-BDNF fusion protein was generated from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The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in vitro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of neonatal rats.To observ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AT-BDNF fusion protein on glutamate-mediated excitotoxic insults,the content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ere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Hoechst33342 analyse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mmunocytochemical and Nissl stain analysis of TAT-BDNF content in CNS tissue were performed after 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TAT-BDNF fusion protein in normal or spinal cord injured rats.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of glutamate-induced excitotoxic in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AT-BDNF could decrease the apoptotic ratio,reduce the leakage of LDH and enhance the survival of neurons (P<0.05) . As demonstr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AT-BDNF fusion protein was efficiently delivered into rat brain and spinal cord tissues at 4 h post-injection. At Day 7 post-injury, Nissl stain show that the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neurons in the TAT-BDNF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synthetic neotype TAT-BDNF possess the dual biological effects of neuroprotection and penetrating BBB.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脑保护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GF-1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IGF-1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IGF-1组于缺血2 h再灌注1 h后经尾静脉注入5 mg/L IGF-1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经尾静脉注入1 ml生理盐水.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各组取6只大鼠灌注,取视交叉前后各2 mm的脑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nNOS阳性表达.另6只断头取脑,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皮层少见正常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减少,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损伤神经元空泡变性多而明显.与模型组相比,IGF-1组皮层神经元细胞空泡变性较少,程度较轻;正常细胞增多,可见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假手术组未发生脑梗死.IGF-1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为(12.4±0.9)%,较模型组的(24.6±3.7)%减小(t=9.97,P<0.01).模型组、IGF-1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皮层nNOS阳性细胞数依次为(38.83±2.92),(28.33±2.58)和(15.00±1.41),逐渐降低(F=106.8,P<0.05).结论:外源性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NOS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脑溢安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脑溢安用于治疗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谷氨酸致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损伤模型 ,用中药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脑溢安浸膏粉含药血清能显著地对抗培养皮层神经元的谷氨酸兴奋毒损伤 ,培养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1)。实验过程中 ,含药血清加入量 5 %至 2 0 %均可。致神经元损伤的谷氨酸浓度以 1mmol·L- 1 以下为宜。结论 :脑溢安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重型脑损伤后损伤部位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型脑损伤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每组各40只大鼠,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Feeney模型造成脑部自由落体打击伤(重型),治疗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腹膜注射干预。3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7 h、24 h、72 h、168 h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各时间窗取受伤部位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bFGF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尼氏体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在24 h、72 h、168 h处死动物前取血2 mL,放射免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川芎嗪治疗重型脑损伤后,损伤区脑组织BDNF、bFGF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血清SOD水平上升,MDA减少(P<0.05)。对神经元尼氏体和神经功能保护良好。结论川芎嗪对脑神经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