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康片的利胆作用。方法:利用小鼠利胆试验、大鼠胆汁试验及胆汁成分分析来观察肝康片的利胆作用。结果:肝康片可提高小鼠胆汁分泌量,能明显提高大鼠总胆汁分泌量,能明显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胆汁中总胆红素和HCO3-含量(P〈0.05)。结论:肝康片具有明显的利胆、降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康片的利胆作用.方法:利用小鼠利胆试验、大鼠胆汁试验及胆汁成分分析来观察肝康片的利胆作用.结果:肝康片可提高小鼠胆汁分泌量,能明显提高大鼠总胆汁分泌量,能明显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胆汁中总胆红素和HCO3-含量(P<0.05).结论:肝康片具有明显的利胆、降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胆灵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消黄保肝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89例肝外胆道梗阻的患者作利胆灵治疗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利胆灵可加速部分性胆道梗阻患者的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完全性胆道梗阻者服用利胆灵可加重肝功能损害。实验研究提示利胆灵可增加胆红素的排出,有增加肝血流量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 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能降低胆汁β—G酶活力、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钙离子含量,具育明显的防石作用,应用大鼠作不同剂量养肝柔肝中药利胆作用的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能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养肝柔肝中药在肝细胞水平的作用可能是防治胆色素结石最重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的生化学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养肝利胆颗粒组,每组8只。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该模型成石率、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钙离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养肝利胆颗粒组的成石率、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养肝利胆颗粒通过降低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胆汁,从而起到预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梅 《四川中医》2006,24(1):96-97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观察平均治疗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胆湿热证肝内胆汁淤积通过利胆退黄法治疗的机制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100名肝胆湿热证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将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胆退黄法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肝酶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B、DB、IB、TBA相比治疗前差异显著,对照组BD、TAB差异显著,组间比较观察组T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T、AST、ALP、GGT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治疗肝胆湿热证肝内胆汁淤积时,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胆退黄法治疗对患者各类肝酶均能显著改善,同时血清胆汁酸、胆红素降幅较大,能够有效改善胆湿热证肝内胆汁淤积的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高博  潘建新  顾振纶 《中草药》2000,31(3):200-202
给大鼠十二指肠灌注苦黄口服制剂(4,5,9.0 g/kg)后,肝脏分泌胆汁和胆红素量均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5,P<0.01),持续时间约为1~2 h.结果提示:苦黄口服制剂有一定的利胆及促进单位时间内肝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霞  韩姗姗  丁樱  陈文霞 《河南中医》2019,39(6):871-877
目的:分析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中英文网络检索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 Fang)、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1日,收集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运用Cochrane推荐的风险评估量表(risk of bias,ROB)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用Rev 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显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光照疗法、肝酶诱导剂、益生菌及其他对症治疗)与单一西医疗法在有效率、日均胆红素浓度、治疗天数、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共7项研究425例中提及了19例轻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少量皮疹,均在停药后自行消退。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纳入原始研究数量少且证据质量级别较低,临床运用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常用生药的定量方法:牛黄,山茱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牛黄牛黄为民间传统用药,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胆红素。 HPLC定量法——牛黄中胆红素的定量。 1.1 目的牛黄从古就用于六神丸、奇应丸的配方中,目前治感冒的药及滋补强壮剂也用之。牛黄的指标成分——胆红素和利胆酚酸均有分析方法,但因其它动物器官生药也含有利胆  相似文献   

11.
苦黄口服制剂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博  潘建新  顾振纶 《中草药》2000,31(3):200-202
给大鼠十二指肠灌注苦黄口服制剂(4,5,9.0g/kg)后,肝脏分泌胆汁和胆红素量均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5,P〈0.01),持续时间约为1~2h,结果提示:苦黄口服制剂有一定的利胆及促进单位时间内肝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的介入加中药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加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对103例原发性肝癌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及清肝利胆退黄汤。计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改变。结果:有效率91.2%,治疗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显著下降。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加中药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作用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利胆组、利胆灵组(活血化瘀 清热利胆)、熊去氧胆酸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大鼠“T”管胆肠内外引流模型。各组大鼠给药7d后收集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胆汁及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磷脂。[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及清热利胆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与利胆灵组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大鼠胆汁流量、胆汁胆红素、胆汁总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胆汁及血清磷脂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思美泰结合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予思美泰结合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血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思美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瘙痒症状减轻,总胆汁酸、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痛、面色潮红等,占4.8%(2/41)。结论:思美泰结合中药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明显。结论:思美泰结合中药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ICP患者疗效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补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胆汁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有效增加胆汁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实现术后肝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养肝利胆颗粒剂对胆道术后胆汁中单结合胆红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在防治胆道结石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对36例胆总管结石并行胆道引流术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在术后予养肝利胆颗粒剂(白芍、首乌、枸杞子、陈皮、甘草等),分别在术后第1、7、14d采集病人的胆汁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单结合胆红素(MCB)、双结合胆红素(D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UCB)、测定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手术后第14d治疗组胆汁中的MCB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UCB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能降低胆汁中的MCB,可预防胆道病人术后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术后由于湿热蕴结,胆汁在肝内郁结,高胆红素血症难以消退,从而成为临床治疗难症之一。2010年9月-2013年9月,笔者采用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之法治疗胆石症术后残留黄疸,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黄疸的诊断标准,选择总胆红素(TBi L)在34.2-85.5μmol/L之间者。  相似文献   

18.
乌索酸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及胆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乌索酸保肝利胆作用。方法:分别以CCl4、APIT制作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AST、SB含量,作肝组织病检,观察乌索酸对动物急性肝损伤的影响;采用麻醉大鼠行胆汁引流术,测定正常大鼠及APIT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及胆汁成分。结果:乌索酸能明显降低CCl4、APIT急性肝损伤动物血清ALT、AST水平及SB含量,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使正常大鼠、APIT肝损伤大鼠的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提高。结论:乌索酸有明显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养肝利胆合剂防治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复制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的实验研究中,从生化和形态学角度观察到肝细胞水平是胆石病发生和发展的枢纽环节。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降低胆汁β—G 酶活力、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中钙离子含量,具有明显的防石作用。通过对豚鼠肝质膜ATP 酶活性改变与肝、胆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两种方法都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具有抗肝脏脂肪变性和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变化的作用。应用SD大白鼠对不同剂量养肝柔肝中药进行利胆作用观察,表明高剂量能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养肝柔肝中药具有从肝细胞水平发挥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是临床防治胆色素结石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造成生长发育障碍。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清热利胆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