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丙烯腈对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丙烯腈作业工人及实验动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揭示丙烯腈对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更全面认识丙烯腈的毒性。方法 采集职业人群及实验动物的全血,分别测定其中胆碱酯酶活性,并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工人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丙烯腈浓度的升高,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更明显。动物实验也有相似结果。结论 对职业人群和实验动物,丙烯腈均有降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脑皮质,海马胆碱酯酶以及突触蛋白-Ⅰ的变化.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功能,比色法测定胆碱酯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突触蛋白-Ⅰ变化.结果:6,9,12mo APP阳性转基因小鼠(APP^+)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9~12月龄降低尤为显著;皮层,海马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且皮层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更为明显;海马CAⅠ区突触蛋白-Ⅰ的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减少.结论: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内胆碱酯酶活性及突触蛋白-Ⅰ的表达呈负相关.说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乙酰胆碱的变化和神经突触的萎缩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拉硫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胆碱酯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给予马拉硫磷0、22.19,119.07和238.14mg/kg,连续灌胃20天。观察结果:马拉硫磷119.07和238.14mg/kg组小鼠,初次免疫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免疫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活性,给药组明显受到抑制(P<0.01),免疫系统的改变伴随着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提示免疫系统的改变可能与马拉硫磷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有关。本实验未发现马拉硫磷引起小鼠脾细胞体外转化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杀虫双和速灭威的联合染毒对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昆明种清洁级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不同剂量的杀虫双和速灭威混配对小鼠进行经口灌胃急性染毒实验.实验分为3个阶段:杀虫双单独染毒实验、速灭威单独染毒实验、杀虫双和速灭威混配析因设计.各染毒组按相应的染毒方案以0.1 mL/10g经口灌胃染毒,染毒后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改良建立羊水总胆碱酯酶活性比色测定法。此法简便,适于推广;反应颜色可稳定90分钟;羊水样品在-4℃或-20℃至少可保存4个月,其总胆碱酯酶活性稳定不变;重复测定13管的变异系数为3.7%。测定167例正常妊娠羊水总胆碱酯酶活性,全距为3~13.1mu.ml~(-1),均值±标准差为8.07±2.27mu.ml~(-1)。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DFP作为假性胆碱酯酶的选择性抑制剂,建立了同时测定真假性胆碱酯酶活性的微量比色法。DFP的最适终末浓度为2×10~(-7)mol/L。37℃保温时间在120分钟内与酶活性呈直线关系。测定直肠粘膜的真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75%和3.7%。本法适用于神经管缺损畸胎的产前诊断和先天性巨结肠症的门诊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查找可能导致树鼩腹泻的寄生虫类病原,为实验树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8只腹泻树鼩新鲜粪便和全血,分离血清,其中野生来源样本45份,人工繁育样本33份.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进行阿米巴原虫形态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粪便中阿米巴抗原和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结果 形态学镜检结果显示,野生来源和人工繁育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42.22%(19/45)、33.33%(11/33);经ELISA检测粪便中阿米巴抗原,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64.44%(29/45)、42.42%(14/33).采用ELISA粪便抗原检出率高于形态学镜检法.经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63.63%(21/33).结论 腹泻树鼩对阿米巴原虫的携带率较高,该原虫可能是导致树鼩腹泻的病原之一.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阿米巴病的监测和防治,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不同形态食物灌胃予树鼩、大、小鼠,观察排泄时间及解剖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学特点,了解树鼩消化特点.方法 给空腹12h的大、小鼠、树鼩灌不同食物,观察排泄时间;麻醉后解剖观察树鼩胃、小肠、大肠、总消化道全长并与大、小鼠相比较.结果 同龄动物树鼩与大、小鼠消化道比较,树鼩消化道较短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食物树鼩排粪便的时间最快(P<0.05).同食物在树鼩体内消化吸收的时间最短;不同形态的食物:食物糊、牛奶、油,树鼩对油类排泄最快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树鼩的胃肠解剖及功能与大、小鼠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乙醚、速眠新在实验树鼩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40只树鼩随机分为(A、B、C、D)4组,按乙醚组和速眠新0.3、0.6 ml/kg两种注射剂量和0.3 ml/kg剂量加苏醒灵组,每个剂量是一处理组,每组10只,速眠新按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 分别给予麻醉药后A、B、C、D组分别在0.62±0.41 、6.63±0.43、5.89±0.42、6.20±0.22 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为3.83±0.26、32.82±3.19、38.68±1.67、5.55±0.57 min; 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分别是每分钟66.75±3.23、71.16±2.89、47.17±0.45、69.50±2.00 次; 心率每分钟97.92±0.63、 99.08±0.77、67.67±2.43、99.08±0.77次, 直肠体温38.83±0.17、39.42±0.25、37.60±0.19、38.16±0.70 ℃.结论 乙醚麻醉对树鼩的麻醉效果良好,速眠新剂量在0.3~0.6 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树鼩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对经83~158周实验的55只树鼩肝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有45只树鼩接种过HHBV,在肝细胞检出HBV DNA的有30只,另15只肝内HBV DNA阴性。这55只树鼩,有41只摄入了AFB_1,其中肝HBV DNA阳性的A组22只有10只发生PLC;19只HBV DNA阴性的B组,只发现2例PLC。两组差别显著(P<0.05)。未接触过AFB_1的14只树鼩中,肝内HBVDNA阳性的8只(C组),有1例出现PLC;而HBV DNA阴性的6只(D组)无PLC发生。结果表明:HHBV和AFB_1在PLC发生中起协同作用,支持了HHBV感染与PLC存在病因学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lood collection procedures, various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durations of storage on the levels of plasma cholinesterase and whole blood glutathione in turkeys were investigated.Collection of blood through vacutainers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hereas the plasma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remained unchanged even after three weeks of storage at -17.8 degrees C., blood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 was unaffected only when the samples were stored at -28.9 degrees C for the three weeks. The range of mean activity was from 4.64 to 4.71 DeltapH/hour x 10 for cholinesterase and from 44.85 to 47.91 mgm/100 ml for glutathio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LAC/PCHE)的比值预测重症患者颓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入住我院ICU患者的24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指标。按APACHE Ⅱ分值分组,比较各组间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LAC/PCHE比值在APACHE Ⅱ评分10~20分组(1.29±1.60)×10^3显著高于小于10分组(0.26±0.29)×10^3(P〈0.05);21~30分组(441±5.76)×10^3显著高于10~20分组(1.29±1.60)×10^3(P〈0.05);而APACHEⅡ评分〉30分组(21.28±20.16)×10^3明显高出20~30分组(4.41±5.76)×1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LAC/PCHE比值有显著相关性(r=0.793,P〈0.01)。结论LAC/PCHE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LAC/PCHE比值随APACHEⅡ评分同时升高,LAC/PCHE比值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较为简便,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光荣 《当代医学》2010,16(22):82-83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改变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分别测定30例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和3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36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浆ChE活性水平。结果散发阿尔茨海默病(4160±1048U/L)和血管性痴呆(5436±1722U/L)患者血浆ChE平均水平比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5436±172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ChE活性亦较血管性痴呆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ChE活性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SAD患者血浆ChE活性较VD患者亦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后24 h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探讨其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NYHA分级,其中NYHA分级Ⅰ~Ⅱ级19例,Ⅲ级27例,Ⅳ级1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对心衰患者进行血清CHE活性的测定。结果 NYHA分级Ⅰ~Ⅱ级血清CHE活性为(8340±2049)U/L,Ⅲ级为(6137±1759)U/L,Ⅳ级为(5126±1599)U/L,CHE活性在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碱酯酶与慢性肝病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瑾滨  徐磊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16-1117
目的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观察各临床分型肝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肝纤维化分期的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方法采用丁酰硫代胆碱法对19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CHE活性检测。结果不同临床分型中慢性肝炎轻度CHE(7730.6±852.4)U/L,中度(6587.5±920.0)U/L,重度(5068.9±813.6)U/L,三者与对照组(8520.3±920.6)U/L比较P〈0.05;肝硬化CHE(2882.1±810.5)U/L,慢性重型肝炎CHE(2583.2±807.0)U/L,两者与对照组比较P〈0.01。肝组织炎症不同分级患者血清CHE分别为G17815.9±925.6,G26888.2±953.4,G35470.6±1088.7,G42604.0±1015.7。G2,G3,G4与G1相比P〈0.05;G4与其它组相比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不同分期病人血清CHE分别为S08043.5±985.3,S16888.2±953.4,S25598.7±1054.6,S33841.2±1179.5,S42518.4±1028.9。S2,S3,S4同S0、S1比较P〈0.05,S4与各期比较P〈0.01。结论血清CHE活性与肝脏病变程度及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血清CHE可用于慢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血清CHE是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变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优化护理模式,观察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3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抢救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不同,将2010年8月~2013年5月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0月~2010年7月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洗胃、补液、应用解毒药、血液净化等抢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救治,观察组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救治。分析观察比较两组48 h抢救内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重要器官功能、临床疗效(用解毒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出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抢救内,生命体征平稳[(2.56±0.50)分]、意识恢复[(2.30±0.69)分]、临床中毒症状消失[(2.44±0.62)分]、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2.36±0.82)分]及重要器官功能无损害[(2.06±0.63)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2.26±0.70)、(1.66±0.75)、(1.95±0.75)、(1.81±0.81)、(1.65±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解毒药时间[(5.21±0.71)d]及住急诊监护室时间[(4.48±1.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71±0.78)、(6.81±1.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愈出院率(95.5%)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87,P〈0.05);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P〈0.05);病死率(3.0%)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9,P〈0.05)。观察组护士在抢救过程的人员调配[(2.52±0.66)分]、物品准备[(2.76±0.43)分]、措施及时[(2.83±0.38)分]、主动配合[(2.61±0.49)分]、应急能力[(2.88±0.33)分]、护理质量[(2.91±0.29)分]、工作场景[(2.73±0.45)分]评分与对照组[(1.97±0.8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内毒素(LPS)刺激后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中细胞组织因子(TF)的促凝血活性(TF—PCA),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用LPS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TF活性(tissue factor clotting time,Ti-FaCT),即在抗凝全血中加入或不加LPS于37℃温育一定时间,然后复钙检查全血凝固时间,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结果实验显示,LPS刺激全血中TF-PCA能为TF途径抑制物(TFPI)部分抑制。组织凝血活酶浓度一凝固时间反应曲线显示良好的相关性(r=0.916,P=0.029),表明该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LPS刺激最适浓度为5.0~10μg/ml,最佳刺激时间为4h。初步临床应用显示正常组试验管(LPS刺激)和对照管全血复钙时间差值为30.4±25.1A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例组差值为95.2±68.86△S,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实验研究示方法简单、适用,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珠海地区血液流变学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整群收集检测3216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珠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流变学检查标本,其中男性1750名,女性1466名。应用LBY-N7500B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锥板式)和血沉仪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回顾分析检测数据(按性别和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 x±1.96S)为可信限,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结果男性全血粘度(低切(10S-1)、中切(60S-1)、高切(150S-1))、血浆粘度测定(ηP)、红细胞压积(HCT_B)、血沉(ESR)参考范围分别是:(9.87±2.55)、(5.63±1.22)、(4.73±1.06))、(1.35±0.29)、(45.24±5.92)、(7.09±11.66);相应的女性的各项参考范围分别为:(8.17±2.31)、(4.34±1.18)、(4.01±0.90)、(1.31±0.24)、(39.30±5.98)、(13.94±16.29)。男女性各项指的标参考区间都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有所不同。并且珠海地区男女之间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别,除ESR外各项指标的参考值范围男性均高于女性,ESR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其中,男性0~29岁与40~79岁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70~79岁与0~69岁的各年龄段的生物参考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0~29岁与其他各年龄段的生物参考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9岁的各年龄段与50~79岁各年龄段的参考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流变学参数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应综合考虑性别、年龄及地域性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估,各实验室应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生物参考区间,珠海地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