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急性乙型肝炎66例,慢性乙型肝炎68例,8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 24例、B 37、C 25)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下降(P<0.01);Child-Pugh A、B、C级三组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呈负相关(P<0.01)。结论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演变的可靠指标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107例HBV感染者和20例健康者血清中IL-18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定44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重型肝炎各组间血清IL-18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19.49,P<0.001);低病毒量组血清IL-18浓度高于高病毒量组(P<0.05)。血清IL-1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TBiL呈正相关(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在清除HBV的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静  李青春  卜岚 《吉林医学》2011,(33):7017-7018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方法。方法:分离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培养后提取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用表位多肽刺激后,和自体淋巴细胞共育时加入IL-18,检测IL-2、IFN-r及CTL杀伤活性。不加IL-18组作为对照。结果:IL-18可增多该试验中Th1类细胞因子,增强CTL杀伤活性。结论:DC联合IL-18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增强CTL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
王威  甄燕  闵晓春  罗少锋 《医学争鸣》2009,30(22):2676-2676
1临床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男39,女11)例,年龄15~67(平均44.9)岁.其中轻度19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均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单纯感染,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以及其他原因(如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引起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5.
梁新宇  李彩东  杨勇卫 《甘肃医药》2020,(6):508-509+5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6(IL-16)、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IFN-γ)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C,45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血清中IL-15、IL-16、IL-18、IFN-γ的水平,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LC组IL-15、IL-16、IL-18、IFN-γ血清水平高于ASC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ASC组者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5、IL-16、IL-18、IFN-γ的均明显升高,四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理损伤过程,对监测病情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白介素(IL)-18、IL-10及其比值变化,探讨其在NAFLD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大鼠和20例NAFLD模型大鼠血清IL-18、IL-10的水平并计算出IL-18/IL-10比值。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较明显;血清IL-18水平、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且IL-18水平和炎症程度相关(r=0.71,P<0.05),IL-10水平、IL-18/IL-10比值与炎症程度和脂肪变程度相关(r=-0.64,P<0.05;r=-0.46,P<0.05;r=0.70,P<0.05;r=0.61,P<0.05)。结论 NAFLD模型组大鼠IL-18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IL-10水平与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呈负相关,IL-18/IL-10比值与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L-18/IL-10比值可能对预测NAFLD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检测CHB患者血液中ALT、AST、IL-18、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HBeAg定量、HBVDNA等,并统计分析.结果 在CHB患者中,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ALT、AST均较抗HBe阳性组、HBeAg阳性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1);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ALT异常率63.6%、IL-18异常率86.4%,二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及抗HBe阳性组比较,ALT、AST均明显增高(P<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HBV DNA拷贝量、HBeAg定量(S/CO值)明显较高(P<0.01,P<0.001);IL-18水平明显较低(P<0.01);HBeAg水平与IL-18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36、P<0.01),HBeAg阴性组,HBeAg与IL-18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7、P>0.05).结论 CHB患者中,HBeAg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功能、疾病活动度有明显的影响.IL-18参与了HBV感染后的免疫反应、肝脏损伤过程,且血清IL-18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9.
宋莉 《海南医学》2013,24(23):3509-351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肝(CHB)患者53例、慢性重型乙肝(SHB)患者47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CHB组与SHB组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SHB组免疫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恶化组,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血清IL-10水平,探讨其在HBV持续感染及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54例HBV感染者临床血清标本,其中无症状携带者21例,慢性乙肝患者33例(轻度12例,中、重度21例).用双抗体ELISA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IL-10水平,以10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为正常对照.结果:HBV感染者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症状携带者及中、重度慢性乙肝患者组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HBV-DNA高载量者明显高于低载量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0浓度升高与HBV持续感染、HBV-DNA高载量复制及肝损伤有关;无症状携带者IL-10浓度升高可能与其诱导的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探讨sICAM-1I、L-18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1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698.64±270.14)I、L-18(45.94±4.3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214.62±72.31)(P<0.01)I、L-18(5.13±3.24)(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4464,P<0.01)。结论:sICAM-1I、L-18可能参与慢性肝炎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的变化。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IL-22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DNA含量变化。此外选择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22、ALT及HBV-D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通过抑制HBV复制并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脂氧素A4水平与疾病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患者34例、慢性中度患者30例,慢性重度患者30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浆脂氧素A4的含量,分析脂氧素A4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度的关系.结果慢性重度肝炎患者外周血脂氧素A4水平显著低于慢性轻度患者和慢性中度患者(P〈0.05),和疾病临床分度显著相关.外周血血浆脂氧素A4的含量与ALT和AST的水平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41,=0.019和=-0.37,=0.034.结论外周血血浆脂氧素A4的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与HBVDNA以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IIL-18、HBVDNA基因含量以及血清HBV标志物检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EILSA法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HBsAg(+)、HBeAb(+)的阳性率为66.67%,比HBsAg(+)、HBeAb(+)、HBeAb(+)的阳性率高,且差异呈显著性(P〈0.05)。不同HBVDNA含量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可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IL-12 IL-18对乙型肝炎患者Th_1/Th_2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厦  亓峰  邢磊  常金兰  李波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05-807
目的探讨IL-12I、L-18对乙型肝炎患者Th1/Th2亚群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IL-12、IL-18和植物血凝素(PHA)培养72 h。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IFN-γ、IL-4的含量。结果IL-12联合PHA或IL-18联合HA诱导下,乙型肝炎患者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2联合PHA诱导下,乙型肝炎患者IL-4水平降低;IL-18联合PHA诱导下轻度患者明显降低;IL-12、IL-18联合PHA诱导下,乙肝患者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有降低趋势。结论IL-12、IL-18能够诱导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Th2细胞向Th1细胞转化;而且IL-12的体外作用要强于IL-1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替比夫定(LdT)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IAT对CHB患者血清中IL-17的影响.方法 收集105例CHB患者血清,以35例健康体检人群IL-17为基线评价指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7的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CHB组加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CHB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轻、中、重度CHB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组间比较,重度>中度>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血清IL-17及HBV-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CHB轻、中、重度各组血清IL-17水平与该组治疗前水平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轻、中、重度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中HBV-DNA含量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22,P <0.05).结论 替比夫定通过抑制HBV复制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IL-17水平,使肝细胞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18.
廖谷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131-132,138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痰液及血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8水平。结果: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IL-18水平与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痰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血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均呈负相关;COPD急性期痰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均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2):34-3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结果:各组肝炎患者IL-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慢性重度肝炎组水平最高。根据谷丙转氨酶的值分组,谷丙转氨酶值最高一组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较其它两组均高。根据HBV DNA含量分组,各组血清IL-15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IL-15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