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牡丹江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卫生状况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当今社会医院体制转型、医患矛盾增多的状况下,尤其是扩招以后,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本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在本科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试能力,已成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了解现阶段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SMHS对2 232名沈阳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沈阳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来源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源农村学生。结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SCL-90对医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其结果25.60%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并与卫校生、军医大学生和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卫校生〉医学院学生≈军医大学生〉常模。因此提示我们,加强医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4.
6289名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某医学院本科学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情况,为开展本科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医学院2001—2005级本科学生6289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测试的6289名医学本科生中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2.56%,症状出现最多的为强迫症状,最少的为躯体症状.结论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国内外大学生的一致,医学本科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斌  刘洁  郭永 《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284-285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素质 ,可以协助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应注意结合专业特点 ,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 ;应增加科普宣传力度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应注意普遍心理教育和重点心理干预相结合 ,并应针对特殊阶段和特殊人群开展工作 ,应增强同学互助与合作 ,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心理卫生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伴随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我院于1999年在校内为低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了心理卫生选修课,本次研究要了解此门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焦虑量表(SDS)、Zung氏抑郁量表(SAS)对学生在开课前后进行测评,并对参加选修课与未参加先修课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学习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心理卫生选修课能够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卫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习、择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将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近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远期将决定医务工作者的素质。为了揭示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并为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笔者对河北省职工医学院的466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中专院校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跳楼、杀人及其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有报道[1],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60%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反思。笔者于2005年11月对我校临床医学及护理2个专业的一年级共663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及分析,以为医学生的心理卫生咨询与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据国内外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更日趋严重。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以及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在校学生心理卫生水平的评估与调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了解卫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以便给学校提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依据,笔者对广西梧州市卫生学校在校部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袁震 《中华综合医学》2002,3(9):780-782
目的:研究分析土家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整群抽样对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97级、98级、99级医学生中的土家族学生509人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被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21.41%,男、女及不同年级间比较,均无显性差异,在总体上,土家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男、女生心理卫生状况显示出土家人的一些心理特点,结论:土家族医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要根据土家人的心理特性对土家族医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对174名医学院校国防生进行测评。结果被调查的医学院校国防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军人常模,与地方大学生常模相比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优秀。结论医学院校国防生需要在开展全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所侧重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国防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对1072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SCL-90对随机抽取10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心理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占41.32%。大学生强迫症状和恐怖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恐怖有显著差异(t=7.203,P<0.01)。焦虑和抑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r=14.250,r=13.191)。由此表明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SCL-90对河南省和河北省部分医学院校806名大、中专和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医学生在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得分较高(P<0.001);而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P<0.001);(2)男女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本科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项得分高于大专生和中专生(P<0.01,P<0.05);(4)成教学生各项得分与普通教育学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突出表现为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较高;医学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某医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对某校中医、药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一年级大专生153人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U检验进行两组间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查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41%,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总和(14.67)大于全国成人常模(12.96)及全国青年常模(13.49),但小于全国大学生常模(15.59)。中医专业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滨州医学院1~3年级在校生1000名发放《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90名医学生中,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33.54%,不同性别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5),男生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要高于女生;医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身体健康状况、与同学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成绩、家庭气氛。结论医学生亚健康状态比较严重,建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提升社交能力等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医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如何做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周建军  孙萍  杨黎 《重庆医学》2015,(5):681-683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医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对810名医学类专科层次的学生进行生活满意度状况、心理健康的调查。运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 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描述性分析等。结果专科层次医学生在不同性别、籍贯(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的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分值与症状自评表(SCL‐90)中的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从干预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入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沈阳医学院和辽宁何氏医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应激源与应对方式中,男、女生各项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和认知反应项得分中,男、女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别〈0.01,〈0.05);不同院校大学生在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得分中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生理反应项和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在应激源挫折项得分中,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对方式得分中,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各应激反应均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之呈正相关,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两所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石大玲  井玲 《医学与社会》2012,25(10):85-86
目的:分析体育运动与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对武汉某医学院536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调查。结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同龄组大学生水平,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常运动的医学生;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每周参加运动的次数、时间及运动量有着显著性差异,参加体育运动年限越长,心理疾病越少。结论:在医学生教学中强化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