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对21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14d检测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6~48个月随访。结果:短、中、远期有效率分别达100%、85.7%、76.2%。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覃健松  陈静桂 《广西医学》2002,24(3):408-409
部分脾栓塞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6月采用该技术治疗激素依赖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 18例 ,疗效满意 ,观察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文 18例脾栓塞组中 ,女 13例 ,男5例 ,年龄 8~ 6 0岁 (平均 32岁 ) ,病程 6~ 4 9(平均14 )个月 ,诊断符合国内ITP诊断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强的松治疗半年以上 ,停药后或强的松减量后复发 ,强的松维持量需 2 0mg 日以上者。另设对照组 14例 ,为我院 198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行脾切除治疗的ITP患者 ,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共收治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5例 ,采用介入性方法将脾脏大部分栓塞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 2∶1;年龄 1 5~ 14岁 ,平均年龄 4 5岁 ;发病时间 9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 1~2mg kg ,治疗 3个月无效或减量后复发。 8例加用长春新硷每日 1~ 1 5mg m2 静滴 ,7例血小板 <2 0× 10 9 L时用丙种球蛋白 ,每日 4 0 0mg kg静滴 ,1~3次 ,暂时血小板上升 ,停药后渐下降至治疗前水平。全部患儿都有出血倾向 ,反复…  相似文献   

4.
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16例TIP,总有效率为68.8%,随访7-22个月,有效率为56.3%,并发左侧胸腔积液2例,其余患者反应轻,恢复良好,认为该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分析. 方法 对8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82例经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显效67例(占81.7%).良效12例(占14.63%),无效3例(占3.65%,)总有效占96.34%. 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脾脏栓塞的范围、程度对疗效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脾大部栓塞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脾大部栓塞治疗,术后1 周、1月、3月、半年、1年、2年复查血象,观察疗效.结果 46例中,术后显效32例(70%),良好7例(15%),进步3例(7%),无效4例(9%).结论 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姝颖  刘玉兰  付春红 《吉林医学》2006,27(10):1253-125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常见病因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及脾脏因素有关,以往的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以及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等方法,存在副作用大、创伤大、费用昂贵、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之间对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施行脾栓塞介入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部分牌动脉栓塞治疗16例ITP,总有效率为68.8%,随访7~22个月,有效率为56.3%。并发左侧胸腔积液2例,其余患者反应轻,恢复良好.认为该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方机  罗光辉  罗鹏飞 《广东医学》2002,23(8):848-849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3例ITP患者作PSE治疗 ,随访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近期疗效 (术后 3个月 ) :3 1例完全缓解 (血小板 >10 0×10 9/L) ,缓解率 72 % ;6例部分缓解 (14 % ,血小板 84 91× 10 9/L) ,总有效率 86%。远期疗效 :术后观察 1年以上者 3 0例 ,9例发生 (2 1% )。PSE主要并发症 :脾液化坏死 (4例 ,9% ) ,一过性高血压 (2例 ,5 % ) ,胸腔积液 (2例 ,5 % ) ,其中较大的液化坏死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 ,所有并发症均痊愈。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结论 PSE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并发症少 ,临床疗效满意 ,是治疗ITP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难治性ITP患者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观察和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5例病人中4例完全缓解,缓解率达80%;1例短期有效而复发,后行脾切除治疗。全部病例(包括脾切除术1例)血象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PSE不仅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对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常规与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按栓塞程度分组,比较不同栓塞体积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的变化,监测术前、术后患者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 1栓塞程度为75%~85%组术后1、2个月WBC、PLT、Hb计数水平最高,与栓塞程度50%、栓塞程度50%~7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栓塞程度50%~74%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栓塞程度50%组(P0.05);2栓塞程度为75%~85%组术后2个月脾静脉内径缩小,血流速、流量降低最明显,与栓塞程度50%、50%~7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栓塞程度50%组,腹水、出血、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栓塞程度为75%~85%组(P0.05),三组其余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可优化患者WBC、PLT、Hb水平,改善患者脾静脉高压状态,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其中以75%~85%栓塞体积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部分性脾栓塞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微创、有效、便捷,可重复进行,且保留脾功能,优势明显,临床广泛应用于肝、脾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近年来有取代脾切除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趋势。现对PSE在治疗肝功能不全、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破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低下和在某些少见病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作用.方法24例病人按传统方法行PSE,栓塞的面积根据病情和需要而定.结果全部病人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均升高,门脉高压的各种表现如脾大、食道静脉曲张和腹水等得到改善,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例肝硬化脾机能亢进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分析,认为:(1)超选择脾动脉是PSE成功的关键,以 RH管成功率高.(2)栓塞面积,单纯改善脾机能亢进,栓塞面积30%~40%为宜.既改善脾机能亢进,又降低门脉压力,栓塞面积60%~80%为宜.(3)部分性脾栓塞对降低门脉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降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只有外科手术切除脾脏疗效明确。近年来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AE)因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肯定等优势,已成为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且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和重视。该文通过对脾亢基础临床资料、临床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予以综述,针对脾亢的介入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手术前后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安全可靠。优质护理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及频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脾动脉栓塞和骁悉(MMF)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R—ITP患者中23例采用介入方法进行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9例服用骁悉连服3个月,并与环孢霉素A(CsA)治疗34例R—ITP疗效对照。结果脾栓塞术组所有患者血小板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12例显效,4例良效,5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为69.6%。骁悉组3例显效,2例良效,1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为66.7%。CsA组17例显效,8例良效,6例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为73.5%。3种治疗方法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脾动脉栓塞、口服骁悉治疗R—ITP的疗效与CsA同样满意,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继发性脾功亢进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抗菌素,脾动脉远端小血管栓塞,观察PSE前后的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栓塞后外周血细胞较栓塞前不同程度升高.结论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选择合适的病例及严格操作是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胡建雁 《广西医学》1997,19(3):352-353
本文报道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9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栓塞面积35%至70%,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分别于术后第1周和第2周显著上升(P〈0.01),而血红蛋白半年后始呈现明显增高现象(P〈0.01),术后半年脾亢完全缓解率87.5%,7例随访33至50个月,脾亢完全缓解率85.7%,并发症有发热,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死亡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