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与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常温下脱脂牛奶与汉克斯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保存脱位牙对再植牙牙根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48只6周龄 SPF级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3只为空白对照,直接处死取材拍摄根尖 X线片,标本切片组织学观察;余45只随机分为3组,将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分别采用 HBSS、脱脂牛奶浸泡或干燥室温保存,30 min 后植回牙槽窝,术后1、3、7、14、21 d处死大鼠,拍摄根尖 X线片进行图像分析,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后各时间点牛奶组与 HBSS 组近中根阴影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皆小于干燥组(P<0.01);牛奶组根尖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根吸收少,根周修复类型与HBSS 基本相同。结论:脱脂牛奶与HBSS 在常温下均为良好的脱位牙体外保存液,可在普通人群中作为再植牙保存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外伤脱落性恒切牙再植后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作者探讨了恒切牙再植术疗效与牙脱落时间、贮存媒介、牙髓状态、牙根发育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作者对就治的36名儿童46颗再植牙进行追踪调查,患儿平均年龄9岁,最小6岁,最大14岁。每个儿童在术后1月、3月、6月、3年进行复诊,检查再植牙牙髓活力、(牙合)关系,拍牙X线片观察牙根发育和根尖情况。再植牙术后疗效分为①成功:无牙髓炎、创伤(牙合)、牙X线片无牙根吸收,根尖病变,无骨性愈合。②基本成功:无牙髓炎、创伤(牙合)、牙X线片无牙根吸收,根尖病变,但牙呈骨性愈合。③不确切:牙有创伤(牙合)、牙根吸收、尖周炎需进一步治疗。④  相似文献   

4.
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犬上切牙的牙根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建立犬上切牙压低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压低移动牙牙根表面结构的变化。方法:9只犬随机分为5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1只犬,未施加牵引力;Ⅱ、Ⅲ、Ⅳ、Ⅴ组每组2只,在上颌两侧第二切牙牙根和第三切牙牙根之间唇侧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每侧施加100g的牵引力,压低上颌两侧第一切牙和第二切牙,分别于加力后1、2、4、12周(主动加力4周,撤力后保持8周)时处死动物,完整拔出实验牙,制作扫描电镜标本,观察其牙根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Ⅱ组在牙根尖表面可见小的吸收陷窝,较浅,面积局限;Ⅲ组在接近根尖1/3处可见融合的吸收陷窝,未见牙本质暴露;Ⅳ组在根尖1/3与根中1/3交界处可见吸收深达牙本质的陷窝,且面积广泛;Ⅴ组牙根吸收停止,吸收凹陷变浅,底部变平。结论:在持续的压低力作用下,随着施力时间的延长,牙根的吸收由根尖部向牙颈部扩展,且逐渐加重。停止加力后,吸收牙根明显修复。  相似文献   

5.
持续性压低重力致牙根吸收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牙根吸收机制研究的需要,以持续性压低重力作用于犬上颌切牙,建立在X线片上有牙根吸收指征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成年杂种雄性犬6条,以种植钉为支抗,对上颌切牙(共36个)施加持续性压低重力300 g,通过X线根尖片和对作用牙齿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研究牙根吸收的发生及进展情况.结果:经X线观察,有33个实验牙出现了牙根吸收现象:2周后根尖周出现稀疏区;6周后根尖区出现牙根组织缺损性吸收.对牙根大体形态进行观察,可见牙根形态不完整,根尖区吸收后成不规则形态截面.组织切片观察,可见根尖吸收区有大量单核、多核细胞聚集.结论:通过持续性压低重力作用方法,可建立起在X线片上可见的牙根吸收动物模型;持续性过大压低重力是造成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固定时间和牙髓摘除、根管充填的时机对外伤性根尖闭合型完全脱位牙再植术后愈合方式和远期存留率的影响。方法 收治56位患者83颗外伤性根尖闭合型完全脱位牙再植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改良治疗组采用再植后弹性固定2~3周,2周时去髓并用Vitapex(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充,1月时常规根管充填,随访观察5年,比较两组再植牙术后愈合方式及近、远期存留情况。结果 改良治疗组再植牙术后牙周膜愈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骨性粘连率与炎症性吸收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再植牙术后1年、2.5年的存留率,改良治疗组略高于常规治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5年存留率,改良治疗组(86.50%)优于常规治疗组(6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根尖闭合型完全脱位牙再植术,改良治疗方法可促进再植牙牙周膜愈合,减少牙根吸收的发生,提高远期疗效。[关键词] 完全脱位;再植;固定;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结合牙髓血运重建术在比格犬成熟恒牙牙髓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只18月龄比格犬的36颗上颌门齿,分为4组:阳性对照组不干预,阴性对照组建立根尖周炎并牙根吸收模型后不治疗,血运重建组建立同样模型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血运重建加置CGF膜组建立同样模型后置CGF膜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拍摄X线片,HE染色观察各组牙组织学变化。结果:比格犬实验模型建立成功。血运重建组和血运重建加置CGF膜组根尖周阴影缩小,根尖部矿化组织中可见骨陷窝,但后者矿化组织更致密。结论:CGF结合牙髓血运重建术有促进犬成熟恒牙根尖周炎愈合和牙根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菌内毒素诱导大鼠根尖周炎的组织病理学及X线片动态变化.方法:用24只Wistar大鼠,采用磨牙开髓置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棉球并暴露于口腔环境的方法,建立实验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分别于0、3、7、14、21、35d时各处死4只,制作牙颌骨联合标本,拍摄根尖X线片并制作组织切片,观察根尖周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第3d,大鼠根尖周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1周时表现为急性炎症状态,2周时达重度炎症,3周后进入慢性炎症期,5周后可见牙骨质增生.根尖周阴影面积1周后开始逐渐增大,各时期之间阴影面积差别显著(P<0.01).结论:用LPS置于髓腔并开放于口腔环境的方法建立的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其病变发生较快且类似于人类自然感染过程,是简单易行且周期较短的研究根尖周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左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合面大面积银汞充填体,颊侧牙龈瘘管,X线显示根尖阴影,牙根影象不规则,怀疑有牙根吸收,去除旧充填体打开髓腔仅扩通腭侧及远中颊侧根管,且根管狭窄,经根管封药瘘管消失后,根管塑化治疗。半年前该牙又反复出现胀痛,颊侧牙龈又出现“脓包”,于2004年9月23日来口腔内科就诊,检查见颊侧牙龈瘘管,且位置较低,探诊与根尖方向相通,牙齿叩痛(±),不松动,X线显示根尖大面积阴影,牙根短、不规则,诊断为根尖周病变,牙根吸收,故转口外行拔除术。拔牙经过:2%利多卡因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腭后神经阻滞麻醉下完整拔出左上颌第一…  相似文献   

10.
400颗脱位恒切牙再植与牙周韧带愈合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牙脱位再植后与牙周韧带(PDL)愈合相关的因素。 作者应用标准X线片和临床检查(如叩诊和松动度)检查了400个脱位再植恒牙的PDL愈合情况。记录并分析了下列各种临床因素:年龄、性别、再植牙的类型、有无冠折或牙槽骨骨折、根发育的阶段(含根尖孔的直径和牙髓长度)、牙槽骨外保存的类型和时间、根表面污染情况、根表面清洁的方法、固定的方式和时间长短及抗菌治疗。PDL愈合可分为:①正常PDL愈合;②牙根表面吸收;③牙根炎症性吸收;④固连;⑤为②~④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