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在体外快速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煅烧骨鄄胶原支架上,分别在RCCS和静态环境中进行培养,8、24和72h后取材,细胞计数,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扫描电镜观察成骨潜能。结果: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增长,但RCCS组明显高于静态培养组。超微结构观察,可见有颗粒状分泌物和丝状胶原纤维,形成三维结构。结论: 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是体外快速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3D细胞培养是一种模拟人体内细胞生长环境的体外培养方式,使细胞保持原有的立体形态,有利于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3D干细胞培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于器官体外培养和组织再生领域.在牙髓再生研究中,干细胞经2D培养后,存在细胞接触抑制、基因表达受限以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缺失的局限性,而3D培养可增强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特异性分化的能力,再生神经血管化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效果明显优于2D培养.本文将介绍3D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3D干细胞培养在牙髓再生研究中的优势、应用及展望,为牙髓再生中干细胞培养条件和再生效果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ils,ADSC)在二维平面培养和三维培养中的生长特性。方法切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原代培养ADSC,分别在二维平面和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系统中培养,对两种条件下ADSC的形态学和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在三维培养期间ADSC一直保持着三维的结构,在二维培养系统中培养2d后ADSC开始贴壁生长,随后人部分ADSC向四周扩散。培养1、3、5、7、9d后检测结果湿示,ADSC在二维培养系统中各时间点测得的光密度值均较三维培养系统中高。结论ADSC在二维培养系统较在三维培养系统中增殖更活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限定性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和3T3滋养层培养毛囊bulge干细胞的比较,寻求既能方便获得大量毛囊bulge干细胞,又能减少其分化的理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DK-SFM和3T3滋养层分别培 养毛囊bulge干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毛囊bulge干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毛囊bulge干细胞的特异性标 记细胞角蛋白19(CK19)和分化相关抗体群34(CD34)的表达鉴定毛囊bulge干细胞。通过比较2种方法培养的毛囊bulge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和CD34阳性率的差异,分别比较毛囊bulge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干细胞的数量,综合评估 2种培养方法的优劣。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2种培养方法所得毛囊bulge干细胞均为铺路石状。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2种培养方法培养的毛囊bulge干细胞CK19和CD34均呈阳性。DK-SFM和3T3滋养层培养的毛囊bulge干细胞克隆形成 率分别为69.4%和62.2%。流式细胞仪检测DK-SFM培养的毛囊bulge干细胞中CD34阳性率为72.3%;3T3滋养层培养 的毛囊bulge干细胞中CD34阳性率为34.7%。结论DK-SFM和3T3滋养层培养作为毛囊bulge干细胞的2种培养方法, 均可以获得未分化的毛囊bulge干细胞。用3T3滋养层培养毛囊bulge干细胞的方法比较复杂,且所获的细胞混杂有 3T3细胞,但用此种方法可获得大量的毛囊bulge干细胞。用DK-SFM培养毛囊bulge干细胞方法简单,但细胞不易贴 壁,且数量较少,但能有效分离出较纯的毛囊bulge干细胞,保持较好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三维细胞培养(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TDCC)自上世纪初以来已广泛运用到生物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TDCC做为体外无细胞系统及单层细胞系统的研究与组织器官及整体研究的桥梁,显示了它既能保留体内细胞微环境的物质及结构基础,又能展现细胞培养的直观性及条件可控制性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适合牙髓干细胞诱导iPS细胞的无饲养细胞培养条件与方法。方法分离牙髓干细胞,慢病毒介导Lin28、Nanog、Oct4和Sox2因子重编程获得iPS细胞。在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基质胶(Matrigel)上传代培养iPS,检验iPS的单细胞生长密度,比较不同基质胶培养方法对iPS生长的影响。结果 DPSC iPS在60ug/cm^2浓度的基质胶上生长密度最高;基质胶覆盖2小时后应用可以获得最好的DPSC iPS生长密度。。结论应用60ug/cm^2浓度的基质胶覆盖培养板2小时是DPSC iPS无饲养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表皮角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角化细胞体外培养已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研究手段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表皮角化细胞培养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滋养层细胞培养、无滋养层细胞培养到与生物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有望通过少量表皮角化细胞经体外扩增来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皮片用于临床。本文就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方法和条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表皮角化细胞体外培养已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研究手段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表皮角化细胞培养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滋养层细胞培养、无滋养层细胞培养到与生物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有望通过少量表皮角化细胞经体外扩增来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皮片用于临床。本文就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方法和条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尽管牙骨质在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对形成牙骨质的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可供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的六种成牙骨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它们各自取材来源和部位不同,鉴别方法各异,表现出不同优缺点,可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尽管牙骨质在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对形成牙骨质的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可供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的六种成牙骨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它们各自取材来源和部位不同,鉴别方法各异表现出不同优缺点,可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13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形态学特点和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细胞分化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将HN13细胞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应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进行模拟微重力培养14d,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以实时定量PCR检测分析立体培养和平面培养细胞中,HIF1α、TGFβ1、VEGF-C、NF-κB和CCND1等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贴附于PLGA材料表面呈立体生长,表现为典型角化细胞形态,并形成类角化珠样结构,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形态相似。HIF1α,TGFβ1和NF-κB表达降低(P<0.05),VEGF-C表达升高(P<0.05),CCND1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培养的细胞更接近体内细胞的真实形态,模拟微重力可作为构建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新生猪牙胚的发育情况并培养猪牙乳头细胞,对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3日龄新生猪,分离牙胚,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研究牙胚的发育情况.分离牙乳头组织,酶消化法培养牙乳头细胞并鉴定;观察细胞生长特性,通过牙本质涎蛋白、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体内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 新生猪磨牙尚未萌出,其中第二磨牙为典型的钟状期牙胚.分离培养的牙乳头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经鉴定细胞来源于间充质组织,免疫组化表明,牙本质涎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阳性,Ⅲ型胶原表达阴性.结论 新生猪可以提供处于钟状期的牙胚,通过酶消化法可成功培养猪牙乳头细胞,第3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体内细胞有一定相似性,可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用改良细胞培养法测定牙科材料钛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华  王宏 《口腔医学》1996,16(3):115-116
我室综合了现有的测定某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细胞培养法测定钛的生物相容性的方法,本法观察面广,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并能保存及复核,在一次实验中能全面客观地反应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经测定钛的毒性级别为0级,可以作为人体牙科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更近似地模拟细胞在体内所处的低氧环境,研制一种低氧控制装置,以实现对体外细胞培养氧气浓度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体外细胞培养低氧控制装置由计算机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氧气控制与检测系统、氮气管路、细胞培养和抗干扰优化装置,软件是基于C语言的系统开发套件.当控氧仪经氧气传感器读取的氧气浓度值大于设定值时,氮气管路开放,氮气进入培养箱;当达到设定值时,氮气管路关闭,氮气不能通入,如此不断循环往复,从而使氧气浓度达到某一水平并维持稳定.通过将装置设定的氧气浓度与测氧仪测得的箱内实际氧气浓度进行比较及对氧气浓度达设定值后的波动情况进行监测,进一步验证装置的可行性.结果 体外细胞培养低氧控制装置设定的氧气浓度与测得的箱内实际氧气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装置对设定值模拟的精度可达±0.5%的要求,满足系统预定精度要求,并可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结论 本装置能有效控制氧气浓度达所需要求,能满足在低氧条件下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由成牙骨质细胞(CB)形成的牙骨质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牙骨质和形成牙骨质的CB知之甚少。从CB着手建立体外培养的CB系,是进行该细胞研究的关键。下面就牙骨质瘤来源的CB、CD1小鼠来源的CB和牙周膜细胞、人牙骨质来源的CB、人牙骨质薄层刮取物来源的CB、大鼠第一磨牙来源的CB、人牙周膜来源的CB、牛牙骨质来源的CB、人CB细胞系克隆株来源的CB和马后牙来源的CB在体外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培养在牙科材料生物相溶性试验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使用的材料生物相溶性试验方法中,每种试验方法都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物系统、细胞-材料接触及生物学终点和相应的记录系统。体外细胞培养试验作为一种初级快速毒性筛选程序,在牙科和其他医用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体外建立的细胞因子BMP-2作用下牙髓干细胞(DPSC)三维培养体系应用于大鼠牙髓损伤模型中,观察DPSC对牙髓组织损伤修复的能力。方法:已构建的三维培养DPSC的细胞团添加BMP-2体外持续培养7 d,BrdU标记及检测鉴定后,将其置于建立的大鼠牙髓损伤模型洞内,移植4周后HE染色,改良Mallory三色法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rdU标记的细胞分布。结果:移植后4周,DPSC三维细胞培养的牙髓盖髓实验中有骨样牙本质基质形成,没有观察到组织的炎症和坏死。在基质中可以看到骨性成牙本质样细胞,带有长的突起的成牙本质样细胞在骨性牙本质中形成管状牙本质。结论:损伤的牙髓表面植入添加BMP处理的DPSC细胞团能够产生修复性牙本质。  相似文献   

18.
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丹  杨四维 《口腔医学》2008,28(7):376-378
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口腔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就,应用在口腔正畸领域中,主要是针对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膜组织改建机制和正畸牙移动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就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起源、培养技术、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上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hDPSCs)在裸鼠体内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DPSCs并进行鉴定,然后将hDPSCs接种到PLGA支架上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重力组和模拟微重力组,经矿化诱导液培养1周后分别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移植到裸鼠体内,植入术后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HE和Vonkossa)和免疫组织化学(DSPP)检测。结果:HE染色均可见有血管生成,Vonkossa染色均为阳性,模拟微重力组DSP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重力组(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有利于hDPSCs在裸鼠体内的矿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粗糙表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的体外细胞培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对不同粗糙度表面纯钛种植体(光滑、机械表面、大粗糙表面、2种不同的微粗糙表面)的体外细胞培养评价,寻找具有较好的细胞附着的表面状态。方法:对5种不同粗糙度的钛种植体表面进行2BS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面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细胞的粘附状态和细胞与种植体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粗糙表面的钛种植体对成纤维细胞的"诱导能力"更强,表现为细胞迁徙、附着于二者的细胞数目比光滑表面的钛板为多,细胞桥形成更早。结论:钛种植体表面微粗糙化提高钛材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