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分支和腮腺部分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另一组行传统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a.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行Minor试验,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X2检验.结果:2组对比,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2组无显著差异.2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问卷调查和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后支,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垂下小切口行腮腺下极良性肿瘤功能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8例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行改良功能性切除术:采用耳垂下小切口,保护耳大神经耳垂支及耳后支,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顺下颌后静脉向上寻找面神经,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浅叶腮腺组织。术后跟踪随访2~24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面部瘢痕轻微,外形恢复良好,无术后面瘫,无涎漏。有耳垂麻木2例。术后随访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耳垂下小切口行腮腺下极肿瘤功能性切除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降低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1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 23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同时切除腮腺咬肌筋膜,随访0.5~2.5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组中有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3.3%;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组有1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2,P<0.01).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有效减少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05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86例,其中,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49例;所有患者随访1-5年,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组面部畸形明显,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20.4%(10/49),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40.8%(20/49),涎瘘发生率4.1%(2/49);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4%(2/37),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8.1%(3/37),P<0.05,本组无涎瘘发生;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面部畸形小等优点,是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改良术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耳大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改良腮腺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22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94例患者采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式;2组: 42例患者采用保留筋膜加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术式;3组:5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皮下瓣(不保留腮腺嚼肌筋膜);4 组:33例患者采用不保留筋膜加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术式。患者术后随访2年,每2月1次。通过Minor试验和主观感受,观察术后患者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评价患者耳垂麻木和耳垂区软组织凹陷情况。结果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1组(5·32%)或2组(4·76%)与3组(49·1%)或4组(51·5%)间在主观感受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5)。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与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淀粉碘试验检测示1组与3组或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5)。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症状持续时间在1组与3组或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1组和2 组或3组和4组间在防止耳垂凹陷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未采用胸锁乳突肌瓣的2组与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后术区出现麻木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腮腺切除术时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显著效果。采用胸锁乳突肌瓣整复可以防止耳垂区的凹陷,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保留耳大神经可预防术区感觉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首发良性肿瘤146例,肿瘤直径≦3.0cm,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导管、耳大神经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距肿瘤边缘0.5~1.0cm正常腺体组织内切除肿瘤。随访2~5年,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耳垂无明显麻木,无永久性面神经损伤,肿瘤无复发。出现暂时性面瘫45例,Frey’s综合症23例。结论: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对21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的同时保留了腮腺咬肌筋膜,术后随访6~30个月。结果:2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仅有1例于19个月后肿瘤复发,4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完好地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明显效果,并且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瘤体及瘤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腮腺咬肌筋膜重建术。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采用咀嚼酸性食物或维生素C片诱导碘一淀粉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结论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腮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探讨部分切除术的合理性。 方法 选择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103例,其中53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 1.0 cm 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耳大神经分支。50例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0.5~ 5年,观察并比较(卡方检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 结果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较少出现面部畸形,腮腺功能良好,相对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组,Frey综合征、口干、耳垂区麻木以及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既能保证腮腺良性肿瘤彻底切除,又可以显著减少各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咬肌筋膜和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用于腮腺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05.1~2007.12.收治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A组)15例,单纯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②保留咬肌筋膜组(B组)15例,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③ADM组(C组)12例,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后,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④ADM+保留咬肌筋膜组(D组)16例,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并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进行临床检查及碘-淀粉试验。结果:A组12/15例(80.0%)、B组2/15例(13.33%)、C组2/12例(16.67%)、D组1/16例(1.32%)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碘淀粉试验阳性),D组和B、C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并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能明显减小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腮腺良性肿瘤病例,按照手术切除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另一组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直径<4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腮腺切除改良术式共治疗3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式改良内容包括除皱术手术切口、解剖保留耳大神经后支、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术区、术后负压引流。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者2例,发生涎瘘者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功能减弱者7例,术侧耳垂和耳廓背部皮肤感觉均暂时性减弱,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100%。结论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既可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手术方式,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面瘫,于术后2周~3个月内恢复正常,耳垂皮肤感觉减弱,于术后2月内恢复正常,无涎瘘发生,随访2~10年,Frey综合征2例,无肿瘤复发,术后术区无凹陷,切口疤痕隐蔽。结论:改良术式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与传统术式相比,能达到同样疗效,但具有保存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后缺损便利,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率低,术区无凹陷畸形,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改良耳周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改良耳周切口行区域性腺体切除术、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改良耳周切口的美观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随访3 ~ 36个月,患者术后切口隐蔽,瘢痕小,腮腺区凹陷畸形不明显;无1例复发;有1例患者出现Frey's综合征;5例患者术后出现耳垂麻木,术后3 ~10个月内逐渐得到恢复.对32例患者行面神经功能评价:3例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Ⅱ级,其余均为Ⅰ级.患者对切口的美观度比较满意.结论 改良耳周切口隐蔽,瘢痕小,并发症低于传统术式,术后美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常规"S"切口,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至总干,将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然后分离胸锁乳突肌瓣旋转至腮腺缺损区,将胸锁乳突肌筋膜与残存的腮腺嚼肌筋膜对位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1例均无涎瘘发生,外形良好,颈部功能正常,仅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症。结论: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区缺损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腮腺美容切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8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由面部除皱切口改良而来的腮腺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腮腺切除术,并联合颈清拐杖式切口手术入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2个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除3例患者耳大神经损伤外,其余患者耳垂麻木于术后2个月恢复.患者对该切口的美观程度十分满意.结论 腮腺美容切口入路隐蔽,美容效果好,腮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2006年江苏泰州普济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3例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深浅叶良性肿瘤病例,作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于肿瘤外0.5~1.0cm处切除肿瘤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腮腺浅叶及全叶切除术。结论对于界限清楚、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并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8.
徐伟  张来健  王浩  陈志  蒋蕾 《口腔医学》2012,32(10):593-595
目的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62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其中28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34例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患者随访2~7年(平均3.8年),并比较2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例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畸形、耳垂麻木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P<0.01)。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腮腺功能保存良好等优点,可作为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术式提高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术后美学效果。方法:腮腺良性肿瘤52例,手术术式中对切口、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分离保留、腮腺的区域性切除、残留腺泡的处理等方面作了相应改良。随访观察,评价术后美容效果。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随访6~18个月,腮腺区外形良好,功能正常。有3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均在3月内恢复功能。所有患者对面容恢复均较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的腮腺手术术式提高了手术的整体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