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强化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22例、中药灌肠组21例、联合治疗组22例和美沙拉嗪组21例,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灌肠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每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穴位埋线组复发9例(40.9%),缓解时间(208±81)d,中药点滴灌肠组复发10例(47.6%),缓解时间(213±74)d,美沙拉嗪组复发10例(47.6%),缓解时间(209±77)d,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中药点滴灌肠组复发4例(18.2%),缓解时间(278±69)d,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中药灌肠组复发率、维持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穴位埋线组、中药灌肠组、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穴位强化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维持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用鱼腥草注射液分别于双侧归来穴穴位注射、中药保留灌肠,10天为1疗程,可用3个疗程。结果:对50例患者用上述方法治疗,痊愈20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SASP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中药穴位贴敷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肠溶化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麻痹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每次取足三里、合谷、天枢、中脘、上巨虚、下巨虚进行穴位按摩;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用温肥皂水灌肠治疗;比较两组腹痛、腹胀缓解情况;首次出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用少量多次的中药灌肠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不仅促进患者肠蠕动的恢复,亦增加其舒适度;中药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 用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性麻痹性肠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护在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仅给予开塞露肛门给药,必要时肥皂水灌肠等。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便秘3例,发生率为6.5%;对照组发生便秘20例,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药灌肠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肖倩  刘春强 《河南中医》2012,32(7):933-935
目前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中药内服治疗、中药灌肠治疗、钟刺治疗、穴位埋线治疗、中药膏穴位敷贴治疗、耳穴压豆治疗,另外还有生物反馈、胃肠起搏器等治疗方法.中医运用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中药栓塞等中医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医的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中药栓塞等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中药栓塞等中医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郑淑云 《新中医》2019,51(5):47-49
中风后呃逆是常见并发症,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病人呼吸、睡眠、饮食等。笔者总结近10年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呃逆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病机、治疗原则、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多疗法结合是近几年研究热点,中药灌肠结合穴位注射、中药结合针灸、电针结合温针灸、电针结合穴位注射、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针刺结合敷脐、头针结合腹针、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按摩或隔姜灸等,丰富了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尿毒症常规护理及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2个月后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及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排便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排便情况,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60例,根据不同的辨证选择中药敷贴处方,并统计出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率达到55.00%,有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治疗婴幼儿发热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婴幼儿外感发热患儿施以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并在此药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结果:经过治疗、护理总有效率达95%。结论:对于单纯的婴幼儿外感发热,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能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本文从中草药、中成药内服及针灸、穴位注射、推拿、中药灌肠和耳穴埋豆等外治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用自拟中药煎剂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尿毒症常规护理及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2个月后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及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排便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排便情况,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笔者采用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灌肠、穴位注射及敷脐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好,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择时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9例证型为湿热瘀结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全成分配方颗粒中药择时灌肠结合穴位微波理疗为治疗方法,灌肠时间选择上午9时脾胃经当令时间进行灌肠治疗,理疗采用子宫、中极、关元、阿是穴穴位理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甲硝唑加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两组所得结果经2个疗程观察后对治疗前后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中药灌肠结合理疗有效率10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的灌肠方剂择时灌肠结合理疗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穴位艾灸对慢性盆腔炎影响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穴位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