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证候要素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对200例CHD患者进行证候要素辨证分型,比较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CHD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是:术后1周: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术后1月、3个月:气虚证血瘀者痰浊证;术后6个月: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PCI术前与术后6个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PCI术后患者证候要素的转化可能始于术后1周,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证候要素与术前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痰、瘀证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经中医辨证后观察70例NSCLC患者术后痰、瘀证情况。Spearman检验分析痰、瘀证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ROC曲线探究痰、瘀证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否存在价值。COX回归和生存曲线分析痰、瘀证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联。结果 NSCLC术后患者痰、瘀证组占比高于正常人群,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无关。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痰、瘀证占比高于未出现者;痰、瘀证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痰证组的相关性强于瘀证组。痰证组敏感性58.5%、特异性89.7%,瘀证组敏感性41.5%、特异性86.2%。临床分期、痰、瘀证是影响疾病转移的危险因素。痰、瘀证>1.5的NSCLC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痰、瘀证<1.5的NSCLC患者。结论 痰、瘀证是NSCLC术后患者的常见证型,是影响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91-793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证型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给予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然后对其介入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患者术后1个月的标实证中血瘀证比例与术前、术后1 d、1周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1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气滞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浊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本虚证中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气滞证和血瘀证冠心病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9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证候要素。结果 证候要素分布:射频消融术前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血虚、气滞、阳虚、火热,术后1周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血虚、气滞、火热、阳虚,术后1个月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痰浊、火热。证候要素演变:术后1周血瘀证、火热证显著增多,术后1个月血瘀证、痰浊证、火热证较术后1周显著减少,痰浊证较术前显著减少。证候要素组合:术前及术后1个月以两证组合为主,其次为单证、三证组合;术后1周以两证组合为主,其次为三证组合、单证。聚类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要素组合均聚为阳虚-痰浊-气虚、气滞-血瘀、阴虚-火热-血虚三类,术后1周聚为血瘀-痰浊-阳虚-气虚、气滞、阴虚-火热-血虚三类。结论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具有明显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气虚、阴虚贯穿始终,术后1周时血瘀、火热加重,术后1个月时痰浊明显改善;血瘀的病机...  相似文献   

5.
荣杰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23):2027-2030
目的 通过分析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30年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采用证候要素归纳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的证候特点.结果 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病例421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中医证候分布主要以血瘀证(33.33%)、气虚证(20.98%)、痰浊证(18.74%)为主;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布亦主要以血瘀证(28.48%)、气虚证(22.98%)、痰浊证(20.64%)为主.介入术前血瘀、气滞、寒凝、热蕴等实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后(P<0.01),而介入术后的气虚、阴虚、阳虚等虚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前(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均以血瘀、痰浊和气虚证为主,但总体介入术后较介入术前有从实转虚趋势.  相似文献   

6.
姚石安 《中医杂志》1989,30(10):17-18
节育术后诸证,主要指节育术后可出现的副反应与并发症。临床常见的有放环后月经失调、腹痛,人流后继发盆腔感染,术后发热及术后神经官能症等。姚师认为究其病理因素主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瘀证相关信息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证候属性,对模型大鼠血瘀证相关信息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后多个时间点,动态观察大鼠宏观体征,采集大鼠耳廓、足底及舌面图像,进行色度分析,同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LARS法分析局部图像色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7~28天,局部图像色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术后7天时模型组大鼠足底R值(176.29±4.96)比假手术组(182.04±6.35)显著降低(P0.05);术后14天时,模型组大鼠舌R值和G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21天模型组大鼠耳廓G值(130.38±7.52)比假手术组(138.02±9.32)显著降低(P0.05);术后28天,模型组大鼠舌B值(93.70±4.79)较假手术组(85.80±6.60)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足底R、G、B值于术后14、21、28天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模型组大鼠红细胞压积于术后14天和术后28天时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检测结果相比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21天时模型组(45.38±1.96)比假手术组(41.50±2.12)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术后7天时模型组(49.35±6.74)比假手术组(37.83±9.94)显著升高(P0.01),术后14天时模型组(58.19±7.57)比假手术组(48.00±10.44)亦显著升高(P0.05);不同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也在模型组术后7~28天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改变。LARS回归显示局部图像色度与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存在相关性。结论左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的心肌缺血大鼠在术后7~28天内同时具备血瘀证和气虚证相关指征,诊断为气虚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局部图像色度的改变可能与其血中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为开展相关中医药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证候学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患者回顾性调查以及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进而总结出抗青光眼术后5个证候类型。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符合临床实际,为开展青光眼术后证候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开展中医药其他证候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异病同证”的血浆共同代谢物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对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的血浆代谢物谱进行代谢组学(GC-MS)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寻找其“异病同证”的共同代谢物,并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和丙氨酸,其代谢调控以氨基酸的降解为主;脾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赖氨酸和肌醇,氨基酸的降解和糖类的分解功能受到影响;湿热证的共同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丙酸、甘露醇、山梨醇和赖氨酸,以影响糖类物质分解和供能过程为主要特征。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异病同证”的有效工具之一。大肠癌、肝癌术后在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有其共同的代谢物以及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纽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6月,观察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髓芯钻孔减压术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不同阶段中医证型的演变,为中医治疗胃癌术后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胃癌术后患者按时间分为术后早期、化疗期间、化疗间期以及术后1年进行临床观察,归纳各期主要中医证型。结果:①术后早期以脾气不足为主,兼有气滞、湿阻;②化疗期间以气血亏虚为主,兼有气逆、湿阻;③化疗间期以脾肾两虚为主,兼有阴虚;④术后1年以肝胃不和为主,兼有气血不足、血瘀。结论:胃癌术后以虚证为主,不同阶段的证型各有侧重,宜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给出证型。结果:调查发现,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所涉及脏腑为脾肾。其中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较为常见。移植1年以上组及肾功能正常组阴平阳秘比例高;男性患者以气虚证为多,女性患者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40~50岁年龄组病人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其中以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证型与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初步探索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87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经一般性描述分析后进行因子分析,归纳证候要素。结果:经频数分析,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纳呆、形体消瘦;根据因子分析,公因子有9个,证候要素的病位在脾、胃、肝,病性为气虚、脾虚、阴虚、血瘀、痰湿、气郁、气逆。提示的中医证型:脾胃虚寒证、血瘀证、胃阴亏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及脾气虚证。结论:应用因子分析规范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辨证规范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辨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河南中医》2011,31(11):1220-1221
PCI术后冠心病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属本虚标实之证。介入治疗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瘀阻症状,治其标;但胸痹之证终究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补气与祛瘀的关系,使补气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临床上以中医辨证治疗与西医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为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狭窄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根据内痔的肛垫下移理论设计,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来治疗严重脱垂痔病的手术方法。自2000年开展以来,以其微创、无痛、有效的特点得到了广泛推广。但PPH术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PPH术施行的早期,术后出血病例较多。随着PPH逐渐普遍开展及掌握的熟练程度增加,PPH术后出血的病例有所减少,但因术后出血难于发现,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必须要引起重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16.
张玲军 《中医药导报》2002,8(8):457-458
根据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 ,脏腑虚衰 ,血气懈惰 ,久病多瘀以及衰弱之体其肉不坚 ,易感外邪这一特点 ,其痛证的发生始终贯穿着虚中挟瘀这一机理 ,指出扶虚祛瘀是治疗老年痛证的重要方法 ,并结合头痛、胸痛、胁痛、术后腹痛、腰痛等病案给予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 2003 年和 2004 年各治一例,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多年,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做复通术而生育者,因术后粘连疤痕组织增生,阻塞输精管,精子数量全无。疗效神奇,现介绍于下: 病例 1:孙某某,男,42 岁,个体经营老板,新邵县人,男扎 15 年,于 2002 年因故儿子早逝,精神极度悲伤,胡思乱想长吁短叹整日泪流满面,经县人民医院做输精管复通术,术后经抗炎及中草药治疗,由于情志不畅,药物疗效欠佳,输精管吻合处肿胀结节明显增大,精液化验:精子全无。连续在省市级医院专家门诊治疗半年乏效。精神压力大增,喜怒无常,辗转到我门诊治疗,观其形体肥胖,面色憔悴,精神恍惚,饮食不佳,二便尚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稍弦。查:输精管疤痕增生结节触痛明显。性功能低下。证属痰瘀互结,湿热下注,肝气郁结。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散结,清热利湿,健脾益肾。处方:当归、鸡血藤、红花、鬼箭羽、穿破石、蓍草、菝葜、大活血、丹参、缬草、陈皮、枸杞、羊霍根、甘草 5 剂,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服。2 月 9 日复诊,精神情志转佳,局部肿胀减退,触痛减轻,继服上方加白术,刺蒺藜20 剂。配疤痕消散灵冲服,上方服完疤痕结节消散,饮食起居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证型、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类,观察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患者证型、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证型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血热型占42.96%,肾虚型占23.44%,脾肾两虚型占17.96%,血瘀型占12.5%,气血两虚型占3.13%。结论:血热型及肾虚型是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的主要证型,以肝肾阴虚为本。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术后再狭窄、无复流、慢血流等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医药在防治介入术后危险因素、改善和缓解症状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对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支持与补充。本文以CHD病变过程及介入后的临床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中医对冠脉介入术后的认识及临床观察,初步探索其中医证型及相应的方药。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笔者通过对妇科术后病人的观察 ,注意到术后特殊的环境 ,易造成气虚湿阻证 ,并用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 6 7例 (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2 2岁 ;全子宫切除术 5 0例 ,附件术14例 ,盆腔脓肿术 3例 ;全部病例均未伤及肠道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于术后 3~ 4d出现症状者 42例 ,5~7d出现症状者 2 5例 ;均表现脘腹胀满、恶心欲呕、纳呆、大便不爽 ,伴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舌淡、苔厚腻 ,脉濡缓 ) ,日 1剂 ,水煎 2次温服。服中药 3~ 5剂后 ,5 7例症状消失 ,10例症状缓解。自拟健脾化湿汤组成 :茯苓 15 g,白扁豆 15 g,白术 9g,陈皮 6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