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性疗效,探讨其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本院顺产出生的新生儿5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Ⅰ组和Ⅱ组),观察Ⅰ组(176例)单用退黄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Ⅱ组(176例)给予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176例)不予干预,比较三组黄疸发生率及持续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茵黄合剂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结果: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治愈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茵黄合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胆退黄合剂用于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给予利胆退黄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胶囊、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2%、89.2%,高于对照组的46.6%、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退黄合剂用于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祛黄胶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祛黄胶囊,对照组给予护肝片,30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56.7%(P<0.01)。结论:祛黄胶囊对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春新  沈剑虹  倪艳华 《中国药房》2011,(20):1872-187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60例,随机分成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一组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二组予退黄合剂口服,对照组未用药。用药5d后,观察3组患儿胆红素浓度平均下降幅度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一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二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治疗二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组总有效率和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药物,其疗效与退黄合剂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可解决不少医院因无条件配制退黄合剂而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血浆、白蛋白对症支持疗法,其中对照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思美泰片,治疗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成药退黄肝康合剂(处方:茵陈、大黄、栀子、败酱草、金钱草、北柴胡、白茅根、龙胆草、赤芍、山楂、神曲、厚朴、甘草、蜂蜜)。观察治疗1疗程后两组TBIL、ALT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之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具有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退黄饮和能量合剂联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改善围产儿预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IC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肝退黄饮和能量合剂,对照组用苯巴比妥.结果:治疗组胎窘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缓解瘙痒、黄疸等症状,降低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肝退黄饮联合能量合剂对ICP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依家长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对照组予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连服5 d,观察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5 d后,黄疸均较前减轻,但观察组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116例)单用菌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TCB)超过257 μmol/L时给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 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刑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自制中药制剂消黄Ⅱ号对湿热型慢性肝炎退黄的疗效。方法:82例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措施,治疗组予以消黄Ⅱ号水煎液250 mL,每日分2-3次口服,20 d一疗程,共1-3疗程;对照组加服护肝宁片,每次4片,t.i.d;比较综合疗效、肝功能(TBIL、ALT、AST) 及黄疸完全消失时间。结果: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TBIL、ALT、AST)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显效病例中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30.5±15.5 d)好于对照组(39.5±14.5d)(P<0.05)。结论:消黄Ⅱ号可改善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及肝功能,并对黄疸消退有明显作用,其机理可能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及减轻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黄口服液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脑电地形图变化。方法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川黄口服液,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脑电地形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脑电地形图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治疗组脑电地形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黄口服液与西比灵合用可明显提高偏头痛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本院分娩的足月(孕周>37周)新生儿黄疽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3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平均时间为(8.46±2.15)d,对照组黄疸消退平均时间均数为(10.86±2.92)d。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76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89.5%),有效3例(7.9%),无效1例(2.6%),总有效率97.4%。而对照组显效21例(55.3%),有效11例(28.9%),无效6例(15.8%),总有效率84.2%。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1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蓝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76.2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黄时间比较,观察组要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退黄速度快,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茵陈退黄合剂结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间歇光疗(蓝光照射12 h后停16 h,累积光疗时间不超过72 h)。实验组33例,给予短期光疗(蓝光照射12 h后停16 h,累积光疗时间不超过24 h),同时给予茵陈退黄合剂,少量多次频服,50 mL/d。结果实验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退黄合剂结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单纯光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降酶退黄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制降酶退黄合剂(JMTH),建立质量标准,观察其疗效。方法配制降酶退黄合剂,选择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设计合理, 制备工艺简单,疗效确切。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酶退黄合剂制备简单, 质量可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96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两组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黄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黄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观察组黄褐斑面积从(4.3±1.0)cm2降至(2.0±0.8)cm2;月经不调总评分降至(2.1±1.1)分,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达97.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给予黄桃红四物汤治疗具备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口服妈咪爱和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新生儿黄疸病例共388例,其中200例作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进行临床观察;188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从新生儿大便次数、大便转黄天数、黄疸消退时间及由生理性黄疸转为病理性黄疸比例等几方面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缩短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时间,明显减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