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吸痰时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54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效果。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能明显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达到最佳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2.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之一。吸痰前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正确拍背、吸痰过程中吸痰方法、吸痰的压力都与吸痰效果密切相关。通过对30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合理正确气道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儿机械通气吸痰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机械通气时吸痰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对48例机械通气患儿吸痰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正确的吸痰及有效治疗,本组48例患儿抢救成功39例,家属放弃治疗9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81.25%..结论:护士熟练掌握小儿机械通气时吸痰的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颖 《全科护理》2013,11(13):1170-1171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对159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机械通气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CES),观察并记录吸痰前后患儿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a02)、耐受程度的变化。[结果]与开放式吸痰(OES)比较,使用CES前后患儿心率、SaOz的波动影响较小,更耐受吸痰。[结论]cEs更适合新生儿机械通气患儿。  相似文献   

6.
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6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丹 《当代护士》2014,(8):11-13
综述了机械通气患儿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进展,包括吸痰时机的判断、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吸痰压力和时间、吸痰方式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及操作方法和吸痰后的护理,认为正确的吸痰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技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浅层吸痰及常规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探讨最佳的吸痰方式.[方法]采用浅层吸痰法,即吸痰管的前端不超过人工气道的长度,并在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结束后2 min记录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结果]浅层吸痰法吸痰结束时及吸痰结束后2 min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常规吸痰(P<0.05).[结论]采用浅层吸痰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再加上气管内导管的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不利于气体交换,为了减少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于2002年4月开始用0.45%盐水替  相似文献   

10.
浅层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娟 《护理研究》2010,(8):2202-2202
[目的]比较浅层吸痰及常规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探讨最佳的吸痰方式。[方法]采用浅层吸痰法,即吸痰管的前端不超过人工气道的长度,并在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结束后2min记录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结果]浅层吸痰法吸痰结束时及吸痰结束后2min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常规吸痰(P〈0.05)。[结论]采用浅层吸痰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将40例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采取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密闭式吸痰前后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式吸痰前后心率、SpO2、Ppeak、Pplat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RR、PaO2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PaCO2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较开放式吸痰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氧法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将30例呼吸衰竭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按上机日期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法,观察组给予高氧法密闭式吸痰。对2组患儿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 HR、SpO2及MAP变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吸痰前1min的SpO2、MAP均高于吸痰后3min,HR低于吸痰后3min(均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儿选择高氧法密闭式吸痰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35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比较吸痰前后患儿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前后患儿SpO2、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能有效清理气道分泌物,且对患儿生理指标的影响小,能降低耗材和费用,省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范亚莉  夏燕亮 《临床荟萃》1998,13(16):737-738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危急症之一,发生率最高,病死率高达71.3%.为降低病死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我院新生儿科自1995年1月~1996年10月对46例急性呼衰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胡晓静  张玉侠  陈超 《护理研究》2010,24(7):1789-1790
介绍了密闭式吸痰(CS)方法,从CS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心率、院内感染、肺容量、脑血流方面综述了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正确、安全有效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随着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发展,危急重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成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将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吸痰护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密闭式吸痰(CS)方法,从CS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心率、院内感染、肺容量、脑血流方面综述了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浅层吸痰法和常规吸痰法对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给予浅层吸痰法吸痰,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吸痰。结果:(1)试验组新生儿吸痰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吸痰成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和死亡情况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时,使用浅层吸痰法可以减少对机体的干扰,提高临床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