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β-内啡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β-内啡肽浓度并与2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前的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24小时β-内啡肽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导致大量释放β-内啡肽;同时高水平β-内啡肽可导致或参与酒精中毒时脑组织血性障碍和脑组织损伤,可能是酒精性脑病的病理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压氧对缺氧病人血浆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F-1)的影响,对28例急性一氧化碳重度中毒病人,经高压氧治疗前后即刻进行静脉血浆NO和ET-1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后病人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ET-1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病人病情明显好转。提示:高压氧可显著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血缸浆中NO水平,降低ET-1含量,两值经相关性分析,r=-0.435,P<0.01,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尿TNF—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尿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CGN患者(治疗组)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尿液TNF-α水平;并与30例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尿、TNF-α、尿β2-M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Cc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有较好的降低CGN患者血、尿TNF-α作用,为该药治疗CGN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何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2-12
目的:时间治疗学在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93例,观察运用时间治疗学的方法,治疗前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白昼及夜间的动态血压及其血压负荷,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能有效降低24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动态变化及白昼与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尿β2-MG、血β2-MG、尿-mALB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昼夜血压变化呈非杓型65例(69%),治疗后昼夜血压变化呈非杓型24例(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昼夜血压变化节律,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改变(P〈0.01)。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血压能够控制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24小时血压的昼夜节律,降低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5.
动态测定了7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血LPO及GSH-PX活性,结果显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续发性脑病患者血LPO水平增高,GSH-Px活性降低,与未出现续发性脑病者及健康人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重庆中毒者,常规检测血LPO及GSH-Px活性,作为是否出现续发性脑病的预测指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谢玮  庞缨  叶絮  冯莹  郭锐 《广东医学》2016,(3):377-379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骨髓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PDCD5)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MM患者骨髓中PDCD5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比较不同Durie-Salmon分期患者及5例患者治疗前后PDCD5 mRNA表达及β2-MG、CRP水平的差异。结果Ⅰ、Ⅱ、Ⅲ期患者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依次下降(P<0.05,P<0.01);Ⅲ期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而Ⅰ、Ⅱ期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 PDCD5 mRNA表达量与β2-MG水平(r=-0.622,P=0.003)、Durie-Salmon分期(r=-0.791,P<0.01)呈显著负相关,而与CRP水平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5例患者经治疗在获得部分缓解后,其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血清β2-MG、CRP水平虽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M患者PDCD5 mRNA表达下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治疗后PDCD5 mRNA表达可上调。 PDCD5 mRNA与MM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76例按照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浆β-内啡肽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74%(36/38),较比对照组78.95%(30/38)的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β-内啡肽水平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组间同时段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效果较好,患者β-内啡肽水平改善显著,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动态测定了7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LPO及GSH-PX活性,结果显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续发性脑病患血LPO水平增高,GSH-Px活性降低,与未出现续发性脑病及健康人相比,差异显(P<0.01);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重庆中毒,常规检测血LPO及GSH-Px活性,作为是否出现续发性脑病的预测指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高压氧治疗组与高压氧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百分率,并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纯高压氧治疗组来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为24例(n=38,百分率为63.2%);而高压氧联合综合治疗组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为32例(n=36,百分率为88.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为了最大限度的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时,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同时,最好给予药物综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对预后的关系,以及其对患者充足疗程的治疗指导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3组:A组轻度组、B组中度组和C组重度组,应用ELISA法对81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度组与中度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且重度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究迟发性脑病患者均发生在重度组,其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与其它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中的CO中毒死亡只有3例,未做统计。结论:检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代巴比受酸反应产物比色法对1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外用血过氧化脂质(LPO)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毒急性期L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轻度中毒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中、重度中毒显著增高(P<0.01,P<0.001)。表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变化与自由基的损害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30例重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LDH及其同功酶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急性期有75%的病人LDH及其同功酶于来院时即已增高,且LDH五种同功酶与参考范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毒后24小时达到高峰,经高压氧治疗后第7-10天降至正常。同时对该酶同功酶增高的机理和临床意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9例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水平,并与30例急性CO中毒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27例其他原因痴呆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急性CO中毒组、其他原因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DEACMP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1)。结论 IL-10在DEACMP患者急性期治疗前血清水平明显升高,IL-10参与了DEACMP炎症损伤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治疗DEACMP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及内科治疗者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加内科治疗的11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GCS评分、治愈率、死亡率及后遗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h后两组Glascow评分(GCS)、治愈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L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2个月内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将其分为发生组30例和未发生组39例。比较两组24h LCR、治疗前(入院时)和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P水平,分析24h LCR及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P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24h LCR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发生组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治疗前后血清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 d后,未发生组血清MBP水平低于治疗前,而发生组血清MB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h LCR及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解救酒精中毒病人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15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用盐酸洛酮治疗后血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急性乙醇中毒后,病人血浆β-内啡肽水平升高,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后,其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下降,提示纳络酮解救急性乙醇中毒与减少β-内啡肽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8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在针对病因及诱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用精氨酸治疗,观察其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及血氨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理是纳洛中通过拮抗内毒诱发的内啡肽增加使肝必病病人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8.
DEACMP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β2-MG检测价值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淑静 《中原医刊》2006,33(13):46-4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2-微球蛋白(β-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S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β-MG采用免疫浊度法。对37例DEACMP急性期患者和29例经治疗30d后的患者分别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NSE和β-MG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NSE、β-MG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NSE、β2-MG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β-MG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SF中β-MG、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和血清NSE、β-MG水平可作为DEACMP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通淋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通淋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尿蛋白排泄率(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UN、SCr、UAER、β2-MG、24 h PR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BUN无明显变化(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SCr、UAER、β2-MG和24 h PRO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对照组UAER和24 h PRO较治疗前下降( 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Cr、UAER、β2-MG和24 h PRO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 <0.01)。结论益气通淋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肾功能损害,较单用氯沙坦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酶(CK、CK—MB、LDH、HB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8名,按照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取同一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入院后24h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和cTnI水平,比较它们与对照组与中毒组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轻、中、重组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中、重度中毒组心肌酶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随中毒程度加深而显著升高,它们可作为ACOP的常规检查,并对评判心肌受损程度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