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免疫学试验新技术和免疫功能测定方法逐渐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已普及的几种试验和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一、血清甲种胎儿蛋白的测定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α-FP)是胎儿肝脏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是胎儿血清的正常组成成分。胎儿出生后,即淬止合成,故正常人血清中α-FP含量甚微。当肝细胞癌变时,又恢复其合成α-FP的能力,使α-FP在血清中的浓度增高。因此,临床上用抗α-FP血清,采取不同检验技术,来测定α-FP的存在和含量,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聚苯乙烯微量血凝板为固相载体的固相夹心酶免疫分析法以定量人甲胎蛋白(α-FP)。包被抗体最适浓度是5μg/ml,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是1∶1,000,待测α-FP以血凝试验选择其稀释度。应用本法测定了97例正常人、49例原发性肝癌及其他患者血清(或羊水)α-FP的含量。对本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血清5`—NT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539例血清标本进行了5′-NT活性分析。在89例各种肝脏肿瘤中:原发性肝癌77例,其中α-FP阳性原发性肝癌68例,活性范围为41.6±25.8IU/L,α-FP阴性原发性肝癌9例,活性范围43.3±26.2IU/L;继发性肝癌7列,活性范围39.0±17.2IU/L(P<0.001);肝脏良性肿瘤5例,活性范围10.9±6.8IU/L(P>0.05)。另外还比较了血清5′-NT和ALP在诊断肝癌上的灵敏度。结果表明,血清5′-NT活性测定对于临床上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灵敏度高于AL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对于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38例肝癌患者、67例肝硬化患者、49例急性肝炎患者及102例健康人血清SAA、α1-AG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SAA水平分别为(16.98±2.84)、(3.56±0.16)、(3.78±0.28)、(3.24±0.21)mg/L,α1-AG水平分别为(0.93±0.17)、(0.40±0.27)、(0.64±0.17)、(0.74±0.16)g/L。肝癌组血清SAA与α1-AG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健康人对照组(P<0.05);不同 AFP 水平肝癌患者血清 SAA、α1-A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AA和α1-AG水平显著升高,对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将SAA、α1-AG、AFP联合检测,则可大大提高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1999年10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明胶海绵加碘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患者38例,旨在探讨治疗后患者生存期、肿瘤大小以及α-胎甲蛋白(α-FP)等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年龄39~72岁,平均44.8岁。原发性肝癌35例,均进行α-FP检测,B超和CT检查。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另有肝转移癌3例,无外科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手术者,而行肝动脉栓塞治疗。1.2治疗方法使用的是东软…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597-599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TACE)后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0例(TACE组),所有患者行TACE;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和1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并对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与肝癌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TACE组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 d、1周时血清HIF-1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与Child-Pugh分级、Karnofsky评分以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5),但与甲胎蛋白水平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监测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对TACE治疗后肝癌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种胎儿球蛋白(α-FG)检查对肝癌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但α-FG 的出现或增高并不限于肝癌一种情况,其他肝病,甚至在妊妇血清中也有生理性的增减。为此,了解α-FG 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α -L -岩藻糖苷酶 (αFU)在原发性肝癌 (PH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转移性肝癌组、其他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α -L -岩藻糖苷酶水平 ,在原发性肝癌组中同时做血清αFP、αFU测定。αFU、αFP的测定均采用ELISA酶标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αFU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肝病各组 (P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αFU检测可弥补αFP低水平的不足 ,是一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血清酶学指标。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丽萍  毛宝宏  梁勤  杨建忠  马国珍 《甘肃医药》2022,(10):865-867+877
目的:分析血清中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及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1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1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院进行体检的188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罗氏cobas8000电化学发光系统测定所有人群血清AFP-L3及AFP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Hsp90α水平。结果:肝细胞肝癌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sp90α、AFP-L3及AF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细胞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最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其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p90α、AFP-L3及AFP能显著提升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35-73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癌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揭示二者变化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诊断明确的肝癌患者(肝癌组)术前、术后血清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并采集肝癌患者肝组织石蜡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和IL-8可作为肝癌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1972年Brock首次报道羊水甲胎蛋白(α-FP)的升高与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损有密切的关系。此后迅速得到许多作者的证实,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时正常妊娠也可产生α-FP假阳性结果,发生率为1~5%,在临床上还可发现可疑的α-FP值而不能确诊。因此除测定α-FP值外尚需其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趋化因子CXCL12α和CXCL12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72例肝癌、72例癌旁、20例肝纤维化及8例正常新鲜肝组织标本CXCL12α、12βmRNA的表达;ELISA检测71例慢性肝炎、24例肝硬化、26例肝癌患者及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XCL12α、β的水平。结果肝癌、癌旁及肝纤维化组织中CXCL12αmRNA表达均高于CXCL12βmRNA,肝癌和癌旁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 〈0.001);肝癌、癌旁、肝纤维化组CXCL12α、12β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正常组血清 CXCL12α水平分别为(497.44±216.54)、(675.17±565.43)、(812.54±446.69)、(282.47±220.78)pg/ml;CX-CL12β水平为(1619.72±730.22)、(1177.12±541.78)、(2487.96±1192.79)、(281.69±217.08)pg/ml;肝炎、肝硬化、肝癌组血清CXCL12α、12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及肝癌组血清CXCL12α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 〈0.05);肝硬化组血清CXCL12β含量低于肝炎和肝癌组(P 〈0.05)。在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期),血清CX-CL12β含量升高,组间尚无明显差异(P=0.28);血清CXCL12α水平无显著变化(P =0.686)。结论慢性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CXCL12α、12β的表达差异显著,可成为慢性肝病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 酸性糖蛋白(α_1 AGP)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细胞表面抗原及肿瘤抗原性等有密切关系。当细胞恶变后,其膜上α_1酸性糖蛋白增多。近年来有人报道某些癌瘤患者的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我们也曾对几种癌瘤患者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文献相符。血液中α_1酸性糖蛋白来源比较复杂,但从前次实验结果看,除来自癌瘤组织外,肝细胞可能为其主要来源。因之,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癌及其与肝硬变鉴别的一项指标。为此,我们对肝癌和肝硬变患者血清α_1酸性栅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二者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水平变化对肝癌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35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癌患者6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TG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IGF-Ⅱ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肝癌患者的TGF-α和IGF-Ⅱ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1),结论:血清TGF-α和IGF-Ⅱ可作为鉴别论断肝癌和肝硬化 辅佐性指标,联合检测AFP可提高肝癌阳性检出率。α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癌、49例肝硬化、36例急性肝炎及60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P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及结合珠蛋白(HP)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及α_1-AG非常显著地高于肝硬化、急性肝炎及正常人(P<0.001);肝癌患者血清HP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人(P<0.001及P<0.05)。33例AFP阴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α_1-AG及HP均显著地高于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这AFP阴性肝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将这三种糖蛋白再与AFP联合检测,则可大大地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进展,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的免疫诊断有了很大的发展,甲种胎儿蛋白(以下简称甲胎)放射免疫(双抗体法)就是应用免疫学的原理,测定原发性肝癌血清内甲胎水平。这是目前检查血清内甲胎水平较灵敏的方法,使原发性肝癌诊断由琼脂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方法的查出  相似文献   

17.
α_1-抗胰蛋白酶(以下简称α_1-AT)是体内六种主要蛋白酶抑制剂中最丰富的一种。它通过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胶原酶等一系列蛋白酶来保护人体组织免于自身消化。某些遗传缺陷可致α_1-AT水平低下,以至引起肺气肿、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疾病。Chio(1)和Onn(2)报道,肝癌患者血清α_1-AT含量明显增高,可作为肝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 HSP90α)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及HBV相关性肝细胞癌( HCC)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技术检测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及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P90α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HSP90α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HSP90α在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潜能HepG2细胞( P=0.0002)。肝癌患者及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SP90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P=0.0001),但肝癌与良性肝病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90)。肝癌患者血清HSP90α表达水平女性高于男性( P<0.05),患者年龄、HBeAg是否阳性、AFP水平、HBV DNA水平及TNM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HSP90α与HBV相关性HCC转移潜能相关,可望成为HCC侵袭转移、预后评估及区分HBV相关性肝病与健康者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抑制活力水平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根据改良Eriksson法,采用苯甲酰DL-精氨酸对硝基苯胺(简称BAPNA)为底物。测定91例正常人及30例肝癌患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抑制活力,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肝癌线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抑制活力分别为1.12±0.10mg/ml和1.26±0.20mg/ml。肝癌患血清中α1-抗胰蛋白酶抑制活力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20.
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终点法检测了 12 2例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AFU)水平 ,并探讨了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 (P <0 0 1)。并得出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为 77 9% ,特异性为 97 6 % ,准确度为 89 1% ,且AFU水平与甲胎蛋白 (AFP)浓度之间无相关性的结论。因此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价值。尤其对AFP阴性肝癌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