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治疗肾盂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在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的技术要点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5例。病理类型均为移行细胞癌。结果5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50min,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9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无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治疗肾孟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附9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该组9例。男6例,女3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方法行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气管内插管全麻,侧卧位。首先采用3、4个套管经腹入路行腹腔镜下肾及肾周脂肪囊整块切除。然后将体位转成45。斜卧位,用超声刀将输尿管向下分离至膀胱壁外,提拉输尿管末段,绕其根部2cm切除膀胱壁及输尿管开口。用2-0 Dexon线缝合膀胱切口。将肾输尿管放入标本袋内取出。结果该组病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min,平均210min。出血量150-250ml,平均180ml,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2-34个月,未见肿瘤种植转移及膀胱肿瘤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更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减少并发症。随着腹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该术式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趋势,发病率有所增加。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标准术式,但是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恢复期长,甚至需要长切口或双切口,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多以腹腔镜切除肾脏并处理中上段输尿管,再应用开放小切口或者电切的方法进行下段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需重新摆放体位,增添繁琐、另外冲洗液外渗、增加肿瘤种植风险等也是其不足之处。本次研究总结完全腹腔镜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后腹腔镜组)51例,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开放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对肿瘤复发、肿瘤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临床疗效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2年11月~2004年7月于后腹腔镜下行肾癌根治术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23~86岁,平均58岁。3例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就诊,余53例为B超体检发现。所有患者腹部均未触及肿物。B超检查报告肿物直径1.5~8.0cm,平均4.5cm,肿瘤位于肾上极27例,肾中部13例,肾下极16例。56例均行CT检查,41例行MRI检查,报告肿物大小均与B超相符,术前临床分期:TlN0M03例,T2N0M048例,T3aN0M05例。结果该组手术时间60~255min,平均145min;出血量20~800mL,平均133mL;32例肿瘤位于肾上极、瘤体〉6cm、肿瘤与肾血管关系紧密者均行肾上腺切除。3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1例为生殖腺静脉损伤,出血约800mL转开放手术;1例用直线切割器切右肾静脉时,误将腔静脉切割封闭了一半,但未出血;1例为直线切割器切断肾动脉后残端喷血,用钛夹止血。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51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错构瘤1例,嗜酸细胞瘤1例。随访1~20个月,平均9个月,1例因肾癌肝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其余病例仍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施行17例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肾盂癌13例、输尿管癌4例;病灶位于左侧10例、右侧7例。结果 17例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85~160 min,平均(110.26±20.35)min。术中出血量约50~220 mL,平均(142.32±70.26)mL。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38个月,未见肿瘤种植转移及膀胱肿瘤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将成为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孟癌根治术并总结经验。方法2000年8月"2006年5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19例肾孟癌(含8例手辅式)。其中输尿管末端经尿道切除17例,经手辅切口切除2例。同时期行开放性肾孟癌根治术3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P=0.59),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腔镜组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开放组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随访1~61个月,腔镜组1例肺部转移,开放组1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腹膜后局部复发,1例发生膀胱癌。结论后腹腔镜结合电切镜行肾孟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并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有望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液细胞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尿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近16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并做尿细胞学检查的66份病例做回顾性研究。结果:肾盂癌阳性率为72.5%(29/40),输尿管癌阳性率为69.2%(18/26)。对比分析表明:肾盂、输尿管癌尿细胞学阳性率与移行细胞癌组织分级、查尿次数及留尿方法有关。连续查尿4次后,阳性率不再升高。结论:尿细胞学阳性率与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留尿方法有关。尿液细胞学检查应废弃以清晨首次尿作为标本的传统力法。应大量饮水后留尿以保证尿液新鲜有足够的癌细胞,采用适当叩击病变部位及活动体位等方法,以保证有足够的癌细胞脱落是提高尿检阳性率的关键。临床以连续查尿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行上尿路细胞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经腹途径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手术治疗16 例上尿路细胞移行癌,其中10例为肾盂癌,6例为输尿管癌.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86分钟,术中出血平均106ml,术后24~48小时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天.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2例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随访病例中无切口及穿刺孔的种植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合电切镜行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10月26例肾盂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病人在我院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通过回顾分析总结对术后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200min;平均出血量80mL;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下腔静脉属支损伤和1例胸膜损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不利影响,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陈策  孙颖浩  许传亮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474-475,47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对1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180~240min;术中出血量80~200mL;术后8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is the most common urothelial malignancy.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exceptionally aggressive TCC involving the renal pelvis and ureter. To our knowledge, an upper tract TCC of such rapid growth has not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磁共振尿路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FSE)重T2WI技术的磁共振尿路造影和旬学检查方法检测15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结果 输尿管中上段癌11例,下段癌4例,MRU共同征象;梗阻端输尿管腔内有中等信号的肿块,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表现为充盈缺损征象,梗阻以上尿路扩张。结论 MRU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术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再取腰部一个切口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评估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23例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均顺利完成。电切时间平均5min(3~8min)。术后未发生出血、尿瘘及感染等。平均随访28个月(6~36个月),膀胱镜复查未发现切除的输尿管口部位肿瘤种植。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佳。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同时为腹腔镜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处理膀胱壁段输尿管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vasion of the main renal vein by transitional cell cancer of the renal pelvis is an infrequently reported event. No accurate clinical frequency of this phenomenon is available. Extensive invasion of the renal parenchyma by the tumor usually is present by the time it presents in the renal vein.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but the second documenting main renal vein involvement depicted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n a patient with carcinoma of the renal pelv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P<0.01);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结论: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评价血、尿透明质酸的测定在肾癌、肾盂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41份血液和尿液样本,其中肾癌17例,肾盂癌14例,正常人1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尿液和血液样本中透明质酸的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尿液中蛋白浓度,用SPSS 11.0分析血液、校正尿液的透明质酸浓度及其比值。结果:在41份血液样本中,各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份尿液样本中,比较经尿蛋白浓度校正后的尿透明质酸浓度,肾癌组与肾盂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41例样本的血尿透明质酸浓度比值,肾癌组与肾盂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盂癌患者尿液中校正透明质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肾癌患者。尿液透明质酸浓度可作为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肾盂癌的诊断及其与肾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