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 《当代医学》2001,7(8):18-21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自1992年McCarthy首次报道并应用于口腔颌面部以来,已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整形外科界形成研究热点。1996年口内颌骨牵引成骨技术问世,进一步促进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为诸多复杂的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但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许多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尚有待深入进行。适合于不同颌骨部位,不同牵引方式的内置式牵引器的研制开发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牵引器设计等有关问题。方法使德国Martin公司及国产两种不同设计之升支牵引器,完成了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矫治手术11例,平均年龄14.1岁,最大23岁,最小4.5岁。最长牵引成骨30mm,最短15mm,牵引矫治过程中配合正畸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行LeFOrtⅠ型截骨术及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等。结果11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无1例感染或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1例牵引3d时因牵引器故障重新更换了牵引器,继续完成了牵引。部分患者牵引过程中有疼痛,口唇麻木等一时性反应,通过改变牵引速度与频率自行缓解。结论牵引成骨技术是目前矫正此类畸形的最佳选择,较传统方法不仅简化了治疗程序,降低了创伤及手术风险,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并在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中开始应用的新技术。它在治疗颌面部组织缺失发育不全类疾患中所显示的巨大优势,为长期以来口腔颌面部诸多疑难复杂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取得了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从而成为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整形外科界的研究热点,被称为20世纪这两个学科的最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张圃  顾晓明 《医学争鸣》2001,22(10):897-897
0 引言 牵引成骨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整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主要是转移盘牵引成骨 (Bifoc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BDO;Trifoc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TDO) ,所用实验动物为犬 [1 2 ] ,本研究以下颌骨结构与人类接近的山羊为实验对象 ,探讨山羊用于下颌骨转移盘牵引成骨的特点及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关中山羊 3只 ,10~ 12 mo龄 ,体质量 17~2 3kg,雄性 ,有山羊角 ,排除羊类传染病后确定为实验动物 ,驱虫处理 ,青饲料与精饲料 (麸子等 )混合喂养 ,适应性训养时间 7~ 10 d.术前 12 h禁饮食 ,全麻药使用速眠新 ,…  相似文献   

6.
王锋  周诺 《广西医学》2009,31(5):739-742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是指通过对骨切开后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张力,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促使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以延长骨骼畸形。自从Mccarthy首次利用牵张成骨成功延长了半侧颜面矮小畸形患者的下颌骨后,牵张成骨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基础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iang C  Wang X  Yi B  Li Z  Wang X  Che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807-809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方法。方法: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器,治疗11例(13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9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患者年龄9.51岁,平均年龄20.9岁。手术首先在强直关节区形成15-20mm的骨间隙,然后在残留升支后缘行“L”型截骨,形成一长约2cm,宽约1cm的可移动骨段,然后安置骨牵引器,术后第4-8天开始牵引,牵引速度0.25mm/次。每天4次。直到可移动骨段顶端接近术中制备的假关节窝(保留3-4mm间隙)。术后即行开口训练。稳定期为3-4个月。结果:11例(13侧)患者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治疗后,开口度可以达到正常(33-45mm)。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新形成的髁状突经改建变得圆钝,形态接近正常髁状突,无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牵引成骨关节成形可有效治愈颞下颌关节强直,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风险小,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总结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下颌骨缺损的护理。方法对3例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下颌骨缺损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和口腔清洁,术后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注意牵引器旋转杆周围口腔黏膜的护理,指导有效牵引,做好出院指导,促进患者康复。结果3例患者均牵引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行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Fan H  Wang X  Lin Y  Zhou Y  Yi B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99-702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牵引方式的选择。方法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 ,年龄 11~ 2 5岁。其中不全腭裂 1例 ,单侧完全腭裂 4例 ,双侧完全腭裂 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 ,7例患者采用改良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术 ,1例儿童患者行LeFortⅠ型截骨后采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完成牵引。手术前术后均投照定位头颅正位、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颞颌关节薛氏位片 ,并在模型外科上准确测量牵引距离 ,设计牵引方向 ,牵引完成后即开始术后正畸 4个月后拆除牵引器。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定牵引。除 1例右侧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处约有 1cm× 0 .5cm的骨缺损外 ,其余病例牵引区均有致密新骨生成 ,术后咬合关系稳定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平均 2 0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 ,上颌骨及咬合关系均稳定 ,无明显复发。 8例患者平均牵引上颌骨向前达 12mm(5~ 15mm) ,患者的上牙槽座角由术前的平均 71°增加到术后的 79° ,所有病例均达到容貌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不需植骨、效果稳定、对腭咽闭合的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同期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XM  Teng L  Wang YH  Niu F  Tang Q  Wu GP  Gui 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3):i0010-i0012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同期正畸治疗的意义和原则。方法采用方丝托槽固定矫治器颌间牵引正畸,对正在下颌骨牵引成骨中和牵引后巩固阶段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同期正畸时间为3~4个月。结果收治11例小颌畸形患者,在获得预期下颌骨延长的同时,开、牙齿错位等畸形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的咬合关系改善。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同期进行正畸治疗能明显减轻牙畸形程度和缩短术后正畸时间,并能辅助引导下颌骨牵引成骨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固定式牵引成骨技术在小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国产内固定式牵引器牵引成骨治疗小颌畸形,其中3例为关节强直致小颌畸形,1例为半侧颜面萎缩,1例为肿瘤切除骨移植失败后形成小颌畸形.结果5例患者均达到了小颌矫正的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地用于矫治小颌畸形,对于关节强直患者可在关节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牵引成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牵张成骨广泛用于治疗骨发育不足以及骨缺损等方面,该方式的短期效果及原理研究较为广泛,但长期应用效果以及机理等理论依据较为缺乏。该实验研究牵张成骨后周围软组织长时期血管变化关系,进一步丰富牵张成骨的理论依据。方法:对10只成年绵羊的单侧下颌骨进行截断轴向牵拉延长,截骨位置位于左侧下颌升支前缘,咬肌附着处。在颌骨截断后的一周,我们对它进行牵拉延长,持续10天;在此之后对牵拉成果进行巩固,为期60天。然后处死实验动物,对软硬组织进行放射性粒子示踪,血流量分析。结果:无论软硬组织,牵张侧血流量均优于对照侧。结论:牵张成骨可以促进血管发生,并且维持血管的生成直至固定晚期。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 concept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s applied in Maxillofacial surgery extensively in the recent past, revolutionizing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of facial deformities specially the mandible.

Metho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tra oral mandibular distractors in managing mandibular deformities in 9 cases.

Conclusion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possible in very young patients. Distraction Osteogenosis does not reduce the need for orthodontic intervention. A multifariou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should form the basis of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deformities.Key Words: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Mandibular hypoplasia, Congenital deformities  相似文献   

14.
口内牵引成骨术的健康教育实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口内牵引成骨术的手术前后恢复期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方法对19例口内牵引成骨术患者,运用健康教育对手术期、间歇期、牵引期、固定期及出院,手术前后正畸,对患者心理调适、生活质量、饮食方式、口腔护理、牵引期等观察,采用特定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9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者面容、面型的改善达到理想效果。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使19例患者无骨不连,骨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经过2年跟踪随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评价确切,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咬颌关系,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5.
腭部牵张延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自制的腭部牵张装置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 ,探讨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新方法。方法 :用 7只健康青春期杂种雄性犬为实验对象。手术形成腭裂模型 ,在实验侧行牵张成骨术。手术当天、术后 7、1 8、60d分别取印模 ,灌注石膏模型。制作术后 60d头颅骨标本。在模型和颅骨标本上测量各标志点间的距离。结果 :实验结束时 ,动物实验侧硬腭后缘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退 ,牵张间隙内为新生骨组织。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可后退腭裂模型犬的硬腭后缘 ,延长硬腭  相似文献   

16.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牵张成骨的骨形成过程及机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8只3月龄健康幼年山羊,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动物模型,成模后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第1组动物在牵张完成后1周处死,第2组在牵张完成后2周处死,第3组在牵张完成后4周处死,第4组在牵张完成后6同处死。对新生骨的组织学、影像学及骨密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动物的右下颌骨均延长了大约10mm,组织学证实牵张区确有新骨形成。随着固定期时间的延长,X线检查和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新骨组织中骨密度逐渐增高。牵张器相接触一侧的新生骨的骨质成骨较差。结论山羊是一种较理想的对牵张成骨进行模拟性研究的实验动物,采用与牵张方向一致的牵张器施力方向可以避免侧向力的产生,从而提高术后成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下颌骨骨痂延长前后微量元素变化,探讨骨痂牵引成骨机制。方法:15只犬行下颌骨延长术,术后不同时间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铜(Cu)、镁(Mg)、锌(Zn)、铁(Fe)元素含量在5周、8周、20周结果不同。结论:Cu、Mg元素在牵引早期参与成骨;Zn、Fe元素在实验的各个周期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建立犬垂直向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mm,长5mm。先拔除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随机选取一侧行骨切开术,植入两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mm,共5d;分别在牵张后1、2和3月将动物处死进行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50)mm。组织学切片显示在牵张区有骨质形成,其骨小梁方向与牵引方向一致。【结论】采用该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成功建立稳定的、重复性好的犬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为牙槽骨牵张器的国产化和临床上应用该项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